第七集:21 天閉關大蘇妙悟 悟得法華三昧
大蘇山什麼都缺,但求道精神可佩,同門師兄都佩服智顗。證法華三昧需閉關 21 天,宛若身在靈山,但智顗才 14 天 就在唸誦《藥王菩薩本事品》時開悟。 智顗出關後,慧思禪師驚喜之餘稱他為 說法第一人,決定將畢生所得全數傳授
【高僧傳】20180904智者大師 - 第07集
(慧綽師父):你們看,我沒騙你們,智顗師最近就在裡面閉關。 (法喜師父):原來如此,難怪這二天都沒看到他,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問路】 同為師父座下僧 智顗風采眾肯定 內心嚮往善根性 佩服累世好修行 (慧拔師父):說起來確實也不簡單,這大蘇山資源匱乏,增添了不少閉關修行的難度。 【問路】 柏木暫代點為香 松塊燃燈夜不休 欠衣缺食甚委屈 求道之志願效尤 (法慎師父):照這樣算起來,智顗師閉關差不多兩天左右,這法華三昧一期是二十一天,不知道他要修多久,這真的很難說。 (慧綽師父):有的人天縱英才,可能修幾期就有小成,不過有的人,可能修一輩子也不一定會開悟,這就像師父所說過的。 【安安趕雞】 修行並非一世事 累劫功底各懸殊 地基穩固起大厝 爛泥只能搭草屋 (師父丙):確實有理,不過智顗師父慧力非凡,又是靈山再來人,我相信無論要閉關幾期,他一定會取得進境。 (慧拔師父):你說得有道理。 【安安趕雞】 全神投入命燃燒 一心專志無雜想 捨命忘軀決意足 定當證成大和尚 (師父乙):對,我也有同感,畢竟智顗師面對修行的態度,他是將他的生命,如同蠟燭一般完全燒盡,這份壯烈無悔的求法之心,不正是我們最欽佩他的地方? 【玉樓春】 月光照在經書上 心思進入禪境中 松燈有明破闇障 柏香無蹤遍虛空 (智顗大師):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化蝶】 禪心一如入三昧 過去現在不相離 虛空粉碎任來去 重回法華講經時 (智顗大師):這是……。 (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佛陀入於三昧放光,是不可思議,極為稀有之瑞相,不知是何殊勝因緣。 (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經看此瑞相,代表佛陀將要演說,以世間難信之大法。 (智顗大師):師父所言,真實不虛,法華盛會,佛陀世尊。 【夢中未覺身是客】 靈山一會未消散 叩首仰望佛慈顏 慚愧功行不圓滿 無明蓋頭忘根源 (智顗大師):明明曾是靈山佛弟子,法華信受者,竟然輪迴沉迷至今,才幡然覺醒,實在是愧對佛恩。 【紹興調】 千經萬論通天梯 仙宮便是法華居 一朵妙蓮無盡義 極樂花開有歸期 (智顗大師):繁花雖美,蓮花為尊,萬僧不和,妙法能為,如今心清慧朗,宛如新生,內心這止不住的法喜,想要與師父分享。 【紹興調】 身如泰山心止水 吐納調息禪修為 靈知妙蓮展花蕊 去障除礙耀光輝 (師父甲):那個背影不是智顗嗎?真的沒人在裡面,他難道出關了嗎?才十四天而已,善哉善哉,法喜,慧拔,法慎。 (智顗之師兄):智顗。 (智顗大師):師兄。 (智顗之師兄):你不是在閉關嗎?為何不遵照師父的吩咐。 (智顗大師):師兄,我已經得到微薄的心得,我想要請師父印可。 (智顗之師兄):等一下,才十四天,甚至連一期都尚未修滿,你……。 (慧思禪師):智顗,你進來。 (智顗之師兄):師父在叫你,你請進。 (智顗大師):師父。 (慧思禪師):智顗,你從外面進來,大蘇山的花是不是都開了? (智顗大師):稟師父,花已經綻放,但是尚未結果。 (慧思禪師):你就讓為師聽聽看,這朵花綻放的風采。 (智顗大師):師父。 【王文英】 靈山親聞經中王 諸經疑難慧自通 開化收合心清朗 原是一體不求同 (慧思禪師):善哉智顗,只有你才能夠證得,也只有我才能夠明白,你所證悟的境界,能夠了知佛法真義,旋轉自在。 【王文英】 開眼弘辯四方界 垂眉明心在本懷 法華靈宮智慧海 契機說法樂無礙 (慧思禪師):以後,就算說是千萬文字之師,他們也無法辯得贏你,你一定會成為說法之人中,最為第一。 (智顗大師):感恩師父,弟子能夠有如此的境地,全賴師父教導之功。 (慧思禪師):一起感戴佛恩,智顗,法華三昧妙不可言,未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萬不可停留此境,你就滿足了。 (智顗大師):是,弟子明白,自己只是初入法華玄門,雖明白諸法,但尚未圓融,未來仍然要勞煩師父提點。 (慧思禪師):證量愈高,考驗愈烈,接下來為師要將自身的經驗,傳授給你,為你的法華之路,鋪出一條康莊大道。 (智顗大師):師父,此情此恩,弟子永生不忘。 (慧思禪師):慧成。 (慧成師父):師父,有何吩咐? (慧思禪師):接下來的數日,禁止任何人入禪房打擾,這比閉關更加嚴重,更加重要,你明白嗎? (慧成師父):弟子領命。 【春寒】 大蘇妙悟鑠古今 法華心燈有傳人 四夜談法心相印 功超百年脫凡身 【字幕】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智顗經二七日(十四天) 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贊: 「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 到此一句 身心豁然 寂而入定 照了《法華》達諸法相 似長風之游太虛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自心所悟 及從師受 四夜進功 功逾百年 問一知十 思師嘆曰: 「非爾弗證 非我莫識 所入定者 法華三昧前方便也 所發持者 初旋陀羅尼也 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 尋汝之辯不可窮矣 於說法人中 最為第一」 討論題綱
Q1
修行並非一世事 累劫功底各懸殊 地基穩固起大厝 爛泥只能搭草屋 請討論修行需要甚麼樣的基礎? Q2 全神投入命燃燒 一心專志無雜想 捨命忘軀決意足 定當證成大和尚 全神投入命燃燒,這段描述與藥王菩薩修行的過程相同,而且智顗也是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諸佛同贊:「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時證悟,請討論這是怎樣的一種修行狀態? Q3 靈山親聞經中王 諸經疑難慧自通 開化收合心清朗 原是一體不求同 慧思禪師說:善哉智顗,只有你才能夠證得,也只有我才能夠明白,你所證悟的境界,能夠了知佛法真義,旋轉自在。 請問智顗大師證悟的是甚麼境界? Q4. 證法華三昧需閉關多久,才能開悟? 分享: 法華三昧一期是二十一天,有的人天縱天才,可能修幾期就有小成,有些人可能修一輩子也不一定開悟。「累劫功底各懸殊,地基穩固起大厝,爛泥只能搭草屋」。 Q5. 智者大師閉關多久就開悟(請師父印可)?同門師兄弟如何看待他急速證悟? 分享: 才二七(十四天)在唸誦《藥王菩薩本事品》時開悟。同門師兄弟有人認為「智顗〈智者大師〉慧力非凡,又是靈山再來人,我相信無論要閉關幾期,他一定會取得進境」,有的認為他「全神投入命燃燒,一心專志無雜想,捨命忘軀決意足,定當證成大和尚」,有的人認為大師面對修行的態度是「他是將他的生命,如同蠟燭一般完全燒盡,這種壯烈無悔的求法之心,正是我們最佩服他的地方」 Q6. 智者大師證法華三昧時,有哪些證悟? 分享: (1)「禪心—如入三昧,過去現在不相離,虛空粉粹任來去,重回法華講經時」 ………靈山法會上……… 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佛陀入於三昧放光,是不可思議, 這是極為稀有之瑞相,不知是何殊勝因緣?」 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經看此瑞相,代表佛陀將要演說,以世間難信之大法。」 智者大師:「師父所言,真實不虛,法華盛會,佛陀世尊」 (2)「靈山一會未消散,叩首仰望佛慈顏,慚愧功行不圓滿,無明蓋頭忘根源」 (3) 「明明曾是靈山佛弟子,法華信受者,竟然輪迴、沉迷至今才幡然覺醒,實在是愧對佛恩」 (4) 「千經萬論通天梯,仙宮便是法華居,一朵妙蓮無盡義,極樂花開有歸期」 (5)「繁花雖美,蓮花為尊,萬僧不和,妙法能為」(萬僧不和:僧團不和,寺門互鬥) Q7. 慧思禪師(師父)如何看待智者大師的出關(法華三昧)?他如何認為智者大師會是「說法之人中最為第一」? 分享: 師父:「智顗,你從外面進來,大蘇山的花是不是都開了?」 智顗:「師父,花已經綻放,但是尚未結果。」 師父:「你就讓為師聽聽看這朵花綻放的風采。」 智顗:「師父,靈山親聞經中王,諸經疑難慧自通,開化收合心清朗,原是一體不求同。」 師父:「善哉智顗,只有你才能夠證得,也只有我才能夠明白,你所證悟的世界,能夠了知佛法真義,旋轉自在。」 「開眼弘辯四方界,垂眉明心在本懷,法華靈宮智慧法,契機說法樂無礙。」「以後就算說是千萬文字之師,他們也無法辯得贏你,你一定會成說法之人中最為第一。」 Q8. 慧思禪師如何為智者大師的法華之路鋪出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 師父:「智顗,法華三昧妙不可言,未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萬不可停留此境。」 「證量愈高,考驗愈烈,接下來為師要將自身的經驗信授給你,為你的法華之路鋪出一條康莊大道。」 「大蘇妙悟鑠古今,法華心燈有傳人,四夜談法心相印,功超百年脫凡身。」 證嚴上人相關開示
劇情對白
(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佛陀入於三昧放光,是不可思議,極為稀有之瑞相,不知是何殊勝因緣。 (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經看此瑞相,代表佛陀將要演說,以世間難信之大法。 20140221《靜思妙蓮華》智慧如日照人間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210-2332 「三昧」大家都知道,是「調直定」,是正心之行處。我們的心,正思惟,我們所做的、我們所行的,這個心念處,一切都是定。「心定於一處,調心不暴。」讓我們的心常常很平和。「直心不曲,定心不散,故曰調直定。」這之前也有向大家解釋,所以「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三昧 心定於一處 調心不暴 直心不曲 定心不散 故曰調直定 善心一處住不動 是名三昧 我們的心念,常常都要住在穩定的心,這才能夠讓我們對佛法更瞭解。 佛陀是日月的大光明,我們也要點起一盞的燈火,自照、照人。我們能夠體解多少,我們就與大家分享,方向一定要正確,如此自利也利人。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20130704《靜思妙蓮華》心光遍照萬八千0040-0435 時間就是每分、每秒,不斷地流逝,我們要時時把握時間,尤其是盛會難遇,有因緣必定要好好把握,佛陀講《法華經》的靈鷲山的盛會之下,當初這個法會上有這麼多人,在佛陀的坐定中,大家的心境是有懷著那種懷疑,到底佛陀接下來的法,是多麼微妙,這是人人心地的境界,這當中: 菩薩悟得透徹 即知萬八千土 皆是本地風光 從此心光流出 彌勒慈氏啟問 文殊大智當答 雖然有很多人各人的猜測,但是菩薩能夠很了解,所以已經是透徹了,他透徹的就是知道,這「萬八千土」,「皆是本地風光」,其實都是在人人,自己心地的風光,人人這一念心,若能夠和佛心會合,人人本具,佛陀的光芒,能夠照到這麼廣、這麼直,豎窮三際。 直的,能夠通過去、現在、未來,佛陀的智慧,能夠這樣的透徹,甚至十方世界很普遍,佛陀的心性、智慧、光明,能夠透徹到,其實人人與佛本具,這種的光芒、智慧,應該都是一樣。 所以「皆是本地風光」,不在其他的地方,在人人自己心靈本地的風光,這萬八千土,「從此心光流出」,就是同樣能夠從心散發出去,到達萬八千的世界,能夠透徹了知,所以「彌勒慈氏啟問」,「文殊大智當答」。 人間菩提—20170420以法供養立願行 0036-0337 Honoring Tzu Chi`s 51st Anniversary by Walk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Steadfastly 虔誠向道立願行 迎接五二總動員 禮拜朝山法供養 淨化人間共一心 【證嚴上人開示】 (2017.4.16花蓮靜思精舍,慈濟51周年朝山。) 看到了精進,這一段時間,從四月初開始,天天都看到了精進菩薩,從各地十方集中歸來,天天在看著朝山,朝山,路雖然彎曲,可是大家目標統一,一直向著一個目標行走,虔誠的步調,而且就虔誠地禮拜,這就是從虔誠。 慈濟的,人人誠正信實,誠心,總是心無雜念,共同一念心,這一念心,學佛,想要成佛。可是學佛起點是凡夫為起點,目標就要到達了覺悟的目標,這覺悟的目標,那叫做成佛。 從成佛,還有凡夫,這一段路就如在朝山路一樣,雖然路長,還是彎曲,但是目標是一,同一個目標,比喻我們眾生人人心態不一樣,可是佛法真理的引導著,不管眾生有多麼多的心念,還是共同一個方向,那就是成佛之道。 20171109《靜思妙蓮華》 以法供養成就本覺 (第1215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20160630《靜思妙蓮華》唯法供養方報佛恩 (第860集)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140114《靜思妙蓮華》自覺覺他 以法供養1812-2251 供養無數佛: 菩薩立願 常恭敬供養 一切諸佛 深信愛樂道法 修諸施捨功德 善解知見無有厭足 供養,何謂真供養?供養就是說,「菩薩立願,常恭敬供養一切諸佛」。這就是表示,他修行的時間很長,在無央數劫,累生累世,他就是同樣這樣恭敬,這樣供養一切諸佛。 在信佛之後,受佛教化,全都沐浴在法流之中。那種修行有佛法在內心,常常都會很快樂,輕安自在,所以「深信受樂道法」,就是這樣歡喜在道與法之中。 所以,「修諸施捨功德」。一直地,一方面開始相信佛陀所說的法,開始很歡喜在這道法中修行。修行,就是施,就是布施,布施、喜捨,這些功德他都開始在付出。所以發大心為眾生,就是要修這個諸喜捨,就是歡喜去捨的這個功德。 這個善解,「善解知見無厭足」,所以在聽法,很用心去瞭解,聽法不會疲勞,每天都會很歡喜聽,所以沒有厭足。聽的法,要集中我們的心思,法入心之後,好好要再去思考、去瞭解,這叫做善解。 所以,福要做在前面。過去只想要修慧,現在轉小為大,那就是福在前面。「修諸施捨功德」,那就是造福,所以「福從做中得歡喜」,要很歡喜。所以「善解知見無厭足」,「慧從善解得自在」,記得這句靜思語嗎?所以,這是福慧平行,用這受法、布施,布施、解法。物質的,我們供應;精神、理念,我們分享。像這樣,每天都很歡喜,還能善解佛法,不斷吸收法乳,這法乳來滋養我們的慧命,所以這叫做真供養。 佛陀只是一項,希望付出,眾生的回報就是眾生人人覺悟。這就是讓佛最大的供養,這叫做法的供養。就是受法之後,對佛是最大最大的回報,這叫做供養。 各位菩薩,我們學佛,真的要發大心為眾生,不要想當一個自了漢,獨善其身。若是如此,自己一人自了,周圍的人都在苦,你自己在快樂,也感覺很矛盾!所以我們要人人快樂,我們才會大快樂。所以,自覺,還要人人都能覺悟,這才是真正我們修行的目的,也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20140114《靜思妙蓮華》自覺覺他 以法供養 滿慈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故事1052-1633 這是在《五百弟子授記品》裡,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受到佛陀的授記,未來能成佛,號叫做法明如來。 滿慈子: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是釋迦十大弟子中 說法第一之阿羅漢 初出家證阿羅漢果 後聞法華因緣 回小向大 於五百弟子授記品 授記未來成佛 號法明如來 他樂說法,經典中有他這樣的故事:他在遊化,有一個地方,這小城裡,全部很多人都是性很暴惡,都不肯講道理,人與人之間,時時都在鬥爭、相殺,就是不懂道理。 這滿慈子有一天來向佛這樣請求,說:「佛!那個地方,那些人的暴惡,就是因為他沒有受到佛的教法。我想要來去教化他。」 佛陀聽到,就告訴他:「你知道那個地方,人人都是非常兇惡,他怎能接受道理呢?」 他說:「就是欠缺佛的教法,我要去。」 佛陀說:「若你去,你說的法,他們若不聽,罵你,你要怎麼辦?」 他就說:「我要感恩,感恩他只是開口罵我而已。」 佛陀又說:「假使他出手打你呢?」 他就說:「我也還要感恩。他只用他的拳頭打我而已,他沒有用棍來打我,所以我要感恩他。」 佛就說:「假使他用大棍打你呢?」 他說:「我也要感恩,感恩他只是用棍打我,他沒有用刀殺我。」 佛陀就說:「假使他用刀殺你呢?」 他就說:「若是如此,我也要感恩。這是我與他,有過這樣的因緣果報,有與他結了這麼不好的緣,過去生中,我有傷害他,這生中我能還他,所以,一筆勾銷。因緣,惡因、不好的緣,都一筆勾銷了,所以我也要感恩。」 佛陀聽了之後,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種的大願,非常地讚歎。但是,佛陀內心相信,那些人就是與彌多羅尼子有緣,他去教化,絕對是沒有擔憂之處,所以佛陀允許他去。安全去度化那群,兇惡、不講道理的人,總是在那裡,真正也是度了很多人。這位就是叫做「滿慈子」,具足的名詞叫做「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是滿慈子的一段故事。 所以,他就是在法華會上,已經回小向大,他能懂得如何去度眾生,來人間修行就是要去度眾生,與大家分享,所以這是滿慈子他的故事。 討論題綱(聞思修) Q1 修行並非一世事 累劫功底各懸殊 地基穩固起大厝 爛泥只能搭草屋 請討論修行需要甚麼樣的基礎? A1: 三十七助道品,三無漏學,四攝法,四修,六度等等。 證嚴上人開示(20131210《靜思妙蓮華》五根五力根成惡破) 所以修行總是在「三十七助道法」裡。這些數字加起來就是三十七,所以用「口訣」的方式記憶,大家多用點心,因為我們行道,同時我們也要鋪路。 常常告訴大家說,「慈濟」是用愛鋪路走過來。愛是無私的大愛,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要付出慈悲喜捨,我們的內心也要誠正信實。 誠正信實是不斷在求法、學法精進;慈悲喜捨是不斷付出。學法的過程,我們就像在鋪路,將路鋪好。「三十七助道品」是菩薩菩提大直道,所以這條路我們要好好鋪,鋪好了路才能帶人走。慈悲喜捨入人群中,我們這路基若沒有打穩,如何能走得通?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在這「三十七助道品」裡。 Q2 全神投入命燃燒 一心專志無雜想 捨命忘軀決意足 定當證成大和尚 全神投入命燃燒,這段描述與藥王菩薩修行的過程相同,而且智顗也是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諸佛同贊:「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時證悟,請討論這是怎樣的一種修行狀態? A2: 對,我也有同感,畢竟智顗師面對修行的態度,他是將他的生命,如同蠟燭一般完全燒盡,這份壯烈無悔的求法之心,不正是我們最欽佩他的地方? 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Q3 靈山親聞經中王 諸經疑難慧自通 開化收合心清朗 原是一體不求同 慧思禪師說:善哉智顗,只有你才能夠證得,也只有我才能夠明白,你所證悟的境界,能夠了知佛法真義,旋轉自在。 請問智顗大師證悟的是甚麼境界? A3: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自心所悟 及從師受 四夜進功 功逾百年 問一知十 思師嘆曰: 「非爾弗證 非我莫識 所入定者 法華三昧前方便也 所發持者 初旋陀羅尼也 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 尋汝之辯不可窮矣 於說法人中 最為第一」
請點選網頁最下方的DETAILS+,有捷徑觀賞其他各集,點選你要的集數前往。也可點選網頁左上角MENU(手機版是一往下的箭頭符號∨),從首頁進入。或是在MENU選線上學習/線上讀書會/智者大師讀書會。手機版的∨點入後右側的∨是子目錄,可點選前往任何頁面,感恩。
0 評論
發表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