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義
厚觀法師主編 二、四要品:<2方便品>、<14安樂行品>、 <16如來壽量品>、<2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古德認為《法華經》28品之中有四品比較重要,歸納為四要品,分別是<2方便品>、<14安樂行品>、<16如來壽量品>、<2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依唐朝湛然大師說,這四品是本門與迹門的根源,是《法華經》的重要關鍵,必須詳加辨別,其他可以隨宜。這是中國古德的看法,其實在導師看來,其他如〈5藥草喻品〉、<8五百弟子受記品>、<11見寶塔品>等幾品也包含很多重要的內容。為什麼<2方便品>與<16如來壽量品>那麼重要呢?我們如果對照「法華經主要架構」科判表的話,就可以看出前半部「乙一、開權顯實說一乘」中<1序品>是「序說」,<2方便品>是「正說」,在這一品當中,把三乘、一乘重要的內容都點出來。後半部「乙二、弘讚法華巧顯本迹明法身」中<15從地涌出品>是「序說」,<16如來壽量品>是「正說」。<15從地涌出品>提到有很多大菩薩突然都從地底下跑上來,彌勒菩薩覺得很奇怪:「我跟隨佛那麼久了,為什麼從未見過這些菩薩?而且他們修行階位都那麽高?那怎麼可能呢?佛成道才四十幾年,到底什麼時候教化他們的?佛本身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有這麼高的成就,為什麼這些大菩薩卻能進展那麼快?佛竟然回答說:「其實這些大菩薩是我很久以前就教導他們的,並不是這四十幾年的事。」這一品只是「序說」,到<16如來壽量品>才正式說出「佛成佛以來甚大久遠」,並將「佛壽無量、法身不滅」等重要的意義表達出來。因此<2方便品>與<16如來壽量品>可說是《法華經》中點出「開權顯實、開迹顯本」最重要的部分。 2、〔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卷1<釋序品>(大正34,151c24-25):故〈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並是本迹之根源,斯經之樞木建,必須委簡,餘則随宜。 3、(1)《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湧出品>(大正8,40c22-28):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四方地震裂,皆從中踊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2)《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踊出品>(大正842a27-28: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4、《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踊出品>(大正8,41b27-28):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