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的記憶
作者 惟智 日本人喜歡賞櫻,臺灣人一樣喜歡賞櫻,特別是台灣有些地區的櫻花會在過年期間盛開。上禮拜大年初二,帶著岳母來到臺北市自來水博物館走一走,園區裡面的櫻花有一些已經開了,有一些還含苞待放。拍了一些影片,也照了一些照片,回來一看,老婆說照得還不錯,我再跟前幾年照的櫻花比一比,覺得開的不夠茂盛,不夠好看,就沒有以櫻花為主題來報導。 最近這一個禮拜,在群組收到很多櫻花盛開的照片,這些朋友一定也是看到很美的櫻花,才會拿出來分享。這讓我想到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櫻花,有時候花美不美不是重點,是看你跟誰去看,看的當下有沒有幸福的感覺,有沒有感動,重點應該不是花,而是你的心情與態度。 以前,每年常常出遊的時候,也常會經過櫻花盛開的地方,就是看看花,照照相,有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只有一次,在日本能古島的一片櫻花園,看到真正的櫻花雨,有一點的感動,因為我終於也看到了櫻花雨。更寶貴的是,那是一趟全家人的自助旅行,能古島在福岡,算是私房景點,當地人會去,觀光客很少去。這是留學福岡多年的朋友推薦的,我們坐公車,再換乘渡船過去,所以這些獨特有溫暖的細節,其實比櫻花更可貴。 記得前幾期有談到荷蘭鬱金香的泡沫,我在網上的圖庫影片裡面,找到了大量的唯美鬱金香影片,結果大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這個時代,資訊爆炸,資訊氾濫,聲光影像圖片,唯美人工智能AI,似乎已經把我們的感官都淹沒了,所以大家反而沒有什麼感覺。 這一期,決定以櫻花的記憶為題,來談一談我們在賞花的時候,花真的是這麼重要嗎?所謂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賞花只是一個因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命的感動,甚至有沒有個人體會覺察的學與覺,才是過程當中極為寶貴的元素。所以說,不要為賞花而賞花,而是隨緣自在,隨順歡喜,這好像比較符合蛇年的精神,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與智慧。
0 評論
終於知道,令人驚豔的大漢溪
從小我就喜歡接近大自然,小時候家前面有一條大圳,旁邊有一條大埤,溪水清澈,有魚有蝦,可以游泳,可以戲水,可以洗衣,這樣的環境到現在還令人懷念。 長大以後,工作時間長,接近大自然的時間就少,但還是念念不忘,有閒暇時就想要去接近大自然,這或許是人類的本性吧。 轉換心情,到溪邊、樹林、海邊、山上散散步,花點時間在大自然中,有益身心健康,可以舒緩身上沉重的壓力。當心情煩悶時,給自己安排一趟大自然之旅,走入自然中,享受沐浴在陽光下,和風裡,讓大自然帶走你的煩惱憂慮。 兩年多前進行了一場手術,術後開始想要運動,買了一輛腳踏車,經常沿著新北市的河濱公園騎乘,感覺舒暢無比。我的習慣是,一次向右轉,往新店溪的上游騎。下一次,我會向左轉,順著新店溪往下游騎去。這樣一次上游,一次下游,很有趣,可以欣賞新店溪畔沿途的美麗,感受到腳踏車步道的風光,讓人心曠神怡。不論是沿岸溪景,潺潺流水,藍天白雲,翠綠草地,蟲鳴鳥叫,夕陽餘暉,還有許多一起運動的同伴,構成一條美麗的風景線。 最近一次,我順著新店溪騎到跟大漢溪的會合口,這兩條溪合併就變成淡水河,流向淡水出海而去。當天騎到兩溪會流處時,看到路標,頓時起心動念,我不妨騎過橋去,到河對面的大都會公園。沒想到這一段跨河的距離還蠻長的,來到橋下不久就感受到河床的寬闊,走在高聳的橋下引道,俯瞰整條大漢溪,配上當天的陽光灑落在水面上,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再繼續往前走,就更感受到溪水的遼闊與視野的舒暢。 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說不出來的感覺,但是覺得渾身舒暢。我透過拍照還有錄影把這樣的景象記錄下來,但是你的身心或者說你的心腦產生哪些變化呢?直到我想要寫這篇文章,上網搜尋才知道,原來當我們親近大自然的時候大腦會發生變化。現代人由於生活緊湊,城市化,讓我們與自然拉開了距離,無形的枷鎖困住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還會提高精神疾病、慢性病等風險。美國史丹福大學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大自然行走的人,會降低大腦膝下前額皮質區(SGPFC)的神經活動,該區域與芻思行為有關,如果芻思行為越多時,此區域就會越活躍,意謂著更容易深陷入負面思想中。研究結果表明,前往大自然走一走可以讓大腦與芻思行為較為平靜。 大自然的聲音可以幫助我們身心放鬆,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人員發現,聽自然的聲音時,使聽者的大腦連結反映出一種向外的注意力;聆聽人造聲音時,大腦連結則會反映出一種向內的集中,類似於焦慮、創傷後症候群和抑鬱的狀態。與人工聲音相比,聽自然聲音時,更有益於消化神經系統的運作,甚至在外部注意力表現更好。 舒緩壓力的解藥就在大自然裡,像是溪流潺潺的水聲、樹葉颯颯的風聲、大自然的靜謐寧靜、充滿綠蔭的整座森林的視覺等,都能起到舒緩的作用,令你心情愉快和幸福感倍增,甚至降低血壓和壓力的水平,使想法不再充滿憂慮。 終於知道,多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散步,或到附近的山上步道走走,或是騎腳踏車在河濱公園運動,都是養成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門。 作者 高明智
好 學流水
因為我們有一次去花蓮玩 然後溯溪嘛 那溯溪是這樣子 溪不是很深 但是不曉得為什麼 就翻了 那翻的時候 一緊張 然後腳踩不到水 那一直踢 一直喊救命 但是救生員來救起我的時候 那我爸爸也是 就跟我講 他說奇怪了 你站起來呀 我說 我站不起來 我踩不到地呀 他說你站起來 一定踩得到地的 結果站起來時 哈哈大笑喲 就是淺淺的溪而已 然後我爸就跟我講說 你要看看 你要學溪 溪流他們這樣是往下流的 裡面的石頭 不管大石頭小石頭 它都在那邊 不會因為它要過 然後呢就叫小石頭 大石頭閃過 沒有 它就是 如果它們的空隙比較大的話 然後它就流的水就比較多嘛 那如果空隙比較小的話呢 就是水流的比較少 但是它還是這樣子順著方向走 然後還跟我講說 以後呢 做人 因為可能啊 因為我小時候 就我父母都說帶兩隻動物過來了 前面一隻鴨 後面一隻霸(豹) 哈哈哈 鴨霸(霸道)鴨霸 所以他這個就告訴我說 我要學那個流水的柔和度 不要每次都要人家配合 你要去配合環境 要適合環境 所以呢 從小就是養成了 所以我要學溪水這樣子 順著方向走 那遇到瓶頸的時候 就是大瓶頸 就是稍微地轉個方向 轉個彎啊 然後就不起衝突 所以我會愛上溪水 是這個原因啊 這是我的心得的部分 感恩
每一樣生命體與無常生命體,都讓人類靈魂留下深刻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