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了一百年的老狗
人生最多百年,但中國歷史上出過這樣的一個人,非常感人的真實故事人物。 「吠了一百年的老狗」為中國之奮起呐喊! 假想一下,現在11歲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可能是捧著iPad看劇,也可能跟著父母乘著飛機出了幾趟遠門。 但167年前的晚清,11歲的江蘇丹陽少年馬相伯,一身意氣地走進風中,他想見識這個廣闊的世界,獨自向兩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上海出發了。 他一頭鑽進上海徐匯一所教會學校,苦學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等七國語言,同時攻讀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 他是中國那個時代第一個能夠熟練運用7國語言的人才。 到了1870年,當年那個獨自出門的少年,已被授予神學博士。那年,他整30歲,已入而立之年,一肚子的學問,卻無處施展。 馬相伯本想獻身教會,可外國人氣勢凜人,經常欺負中國人,在無比失落和悲憫之中,36歲的馬相伯一怒之下,決定出走。 既然不能在教會施展學問,實現抱負,那就索性從政。 1876年,馬相伯敲開了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大門。 憑藉熟練7國語言,馬相伯追隨李鴻章,擔任助手和翻譯。 可晚清大廈將傾,馬相伯縱有百般學問又能如何呢,能做的也不過是跟著李鴻章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協約。 在談判桌上,馬相伯縱然用盡全力,代表國家唇槍舌劍,來回斡旋。 可回國之後,等待他的是鋪天蓋地的“賣國賊”討伐聲,所到之處,全部冷眼。 就連自己的母親,也不能理解兒子,甚至和外人常說:“我不曾生過馬相伯這樣的兒子。” 在臨終之前,馬相伯想陪在母親病榻旁,多盡孝道,可母親拒絕見他。 直到去世,也不肯和兒子說一句話,而母親葬禮上,馬相伯大哭不止。 他有一肚子委屈,這一生,他全部的努力和抱負沒有得到,那一年是1900年,馬相伯60歲。 母親去世之後,他極度悲憤與失望,人生也已入晚年,這一生終歸一事無成,揮盡無窮血淚,轉眼不過空夢。 馬相伯從此掛冠而去,終生遠離政治。 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距離死亡不遠了,與其一事無成,不如此生落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塵歸於塵,土歸於土,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去。 馬相伯從家中拿出地契,將三千畝田產全部捐出。並立下字據,“自獻之後,永無反悔”。 捐完之後,他身無分文,轉身走進上海土山灣孤兒院。 剩下的日子,就安靜地等待自己人生的夜幕降臨。 回首這一生,他有少年求學時的意氣,有治國無門時的失望,有母親死不閉眼的痛楚,也有白茫茫一片的灑脫。 馬相伯原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人生。殊不知,他悲愴的人生這才剛剛開始。 1901年秋天,33歲的蔡元培到上海擔任南洋公學總教習,他來找馬相伯學習拉丁語,馬相伯並沒拒絕, 可蔡元培一來,來學習的學生卻越來越多。 來的學生越多,馬相伯的生命重新被點燃。 “何不辦一所學校,讓中國的孩子們有書讀?” 在耶穌會的支持下,馬相伯辦了震旦學院。大學問家梁啟超聽說馬相伯出山辦學,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他在賀文寫道: “今乃始見我祖國得一完備有條理之私立學校,吾欲狂喜。” 不經意間,馬相伯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學校。 雖是如此,可馬相伯老人並無雜念,只要有才華、愛學習的學生,都收入門下,盡心盡力教育知識。 1904年,于右任還是一個文學小青年,中了秀才,在家寫嘲諷清政府的“反詩”《半哭半笑樓詩草》。被一路通緝,只好避難上海。 走投無路時,他來找馬相伯老人,老人愛才,一見于右任,對他說:“今天你就可以入學震旦,我免收你的學費、膳費和宿費。” 只這一句,于右任就熱淚盈眶。他從未想過,自己一個朝廷通緝犯,馬校長也敢收!在震旦大學期間,于右任化名“劉學裕”讀書。 幾個月後,馬相伯又把于右任叫到辦公室,鄭重地對他說: “我知道你過去教過幾年書,現在你的學識足以做我的教學助手。從明天開始,你就是震旦的教師了!” 可震旦學院成立兩年後,投資方耶穌會只想教育傳教士,而馬相伯卻希望教育出能對國家有用之人。 兩方俱不相讓,耶穌會一怒之下,解散學院。對馬相伯老人更是百般驅逐,甚至找人將老人架到醫院,讓他 “無病而入病院”。 老人被架走後,學生們就再也無書可讀了。學生們紛紛表態:“我們誓死和馬校長站在一起,可以無震旦,不可無校長……” 于右任帶著同學們找到馬相伯,在醫院,大家一見到老人,就齊齊全部跪下了:校長,我們沒書可讀了。” 聽到這句話,老人哭了,偌大的中國竟然擺不下一張小小的課桌。 為了讓孩子們有書可讀,上海街頭,常常能看到一個65歲的老人,一個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東奔西走,到處遊說籌集款項。 “國家再窮,可學生們總該有書讀啊!” 1905年中秋節,老人終於得到了社會的支持,在吳淞廢棄的提督衙門,破破爛爛的屋舍裏, 一個老人,一百多個學生,沒有桌子、沒有椅子,只有一塊黑板,這就是現在名校復旦大學的前身復旦公學。 開學那天,300多名學生從各地趕來,甚至有學生坐火車從蘇州趕來,又走了一夜的路才來到學校。 馬相伯擔任復旦公學第一任校長,就是這樣簡陋的教學環境,卻培養出了: 中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民國藝術大師李叔同、國學大師陳寅恪、著名數學家胡敦複、 中國第一任輕工業部部長黃炎培政治家、教育家邵力子,等。 而今日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更是數不勝數,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傑出貢獻。但今日中國,知“馬相伯”有幾人? 就算是今日復旦大學的學生,又有幾人知道100多年前,一個65歲的老人,曾排除萬難,憑一己之力創辦學校。 從那時開始,只要說到讓孩子讀書,馬相伯老人就辦學“上癮”。 一生中,馬相伯用一己之力辦了復旦大學、輔仁大學、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培根女校,啟明女子中學。 1917年,當蔡元培第一次出任北大校長時,在中國掀起教育改革時,首先邀請恩師馬相伯老人北上,老人對蔡元培說:“所謂大學者,非校舍之大之謂,非學生年齡之大之謂,亦非教員薪水之大之謂,系道德高尚、學問淵深之謂也。” 馬相伯老人所言,便是現代教育的全部意義,他在中國第一個提出教育的普世價值,提出現代教育的平等、奮發和進取,思想和自由。 誰也未曾想到,這個現代教育的踐行者竟然是一位在60歲時,曾一度決定放棄人生追尋的失落老人。 在治國無門的失望中,在母親死不閉眼的痛楚中,用佛陀般才有的獻身精神,重新出發,並影響蔡元培、陶行知、梅貽琦等大教育家。 1937年,上海淪陷,馬相伯老人97歲,人到了97歲,按道理應該不再出門,因為生命隨時都會中止,甚至會暴死街頭,最後能不能留個全屍都不知道。 可上海已經淪陷,中華大地全在戰火之中。不當亡國奴,就只能一路逃難。 97歲的馬相伯老人,被家人帶著,像個老狗一樣,氣喘吁吁地四處逃亡。 從上海跑到武漢,從武漢跑到重慶,重慶常年遭到空襲,又跑到相對安全的雲南,當雲南也被空襲時。 家人又帶著這條老狗,竟然一路跑到了越南諒山。 1939年4月的一天,老人病了,他躺在病床上,虛弱不堪地問家人:“我們到哪里了?這裏是中國嗎?” 家人知道老人不想客死他鄉,要死也想死在中國的版圖上,可戰亂的中國,哪里還有一塊可以埋葬全屍的地方呢? 家人只能騙他: “現在我們已到達滇黔交界處了,回來了。”聽到這句話,馬相伯長歎口氣。 這一年,馬相伯老人99歲,按中國人的傳統,99歲已是罕見的高齡。 這一年,雖是戰亂年代,復旦的老師和十幾位學生依然前來為他過百歲大壽。老人示意將祝壽金拿出,全部捐給前線抗戰傷兵和難民。 《國際新聞》主編胡愈之去採訪他,面對烽煙四起,國破山河的中國,老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生,生活了整整一百年,也見證了這個國家民不聊生的一百年。 辦教育如同學狗叫,目的都在警醒世人,他內心百感交集,突然泣不成聲: “我是一條狗啊,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年底的一天,馬相伯叫來孫女馬玉章。一看到孫女的臉,老人就哽咽了,他問馬玉章:“爺爺沒有給你留下一分錢,連你自己的錢也沒有留給你……” 說完這句,老人泣不成聲。停了一會兒後,馬相伯又開口:“你……你恨爺爺不恨?” 早在1914年,馬玉章只有6個月大時,馬相伯的兒子馬君遠病逝。 于右任、邵力子等學生籌錢找到馬相伯:“先生,玉章還小,這一萬塊錢,用來資助她日後的生活費和教育費吧。” 拿到這筆錢,馬相伯轉身就去創辦了啟明女子中學,沒有給孫女留下一分錢。 對孫女的這份愧疚,馬相伯一生深埋在心,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不敢說出口。 11月4日晚,病床上的老人連日水米不進,在聽到家人說到湘北大捷時,突然掙扎著坐起來,連呼幾聲“消息!消息!”後,沉沉倒下,合上雙眼。 臨終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並未死在自已的國家,而是客死異國他鄉。 馬相伯活了一百歲,親歷晚清、民國、抗日三個時期,浮沉百年離亂,見證了無數個當政者的中國,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 每走一步,人生都是負重而行。 歷史在他身上鞭打出深深的傷口,他卻像老狗一般喘息著辦教育,育國人,叫了一百年,也見證了中國的一百年……。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2009年6月13日
慈濟技術學院(二日0一五年改制為慈濟科技大學)畢業典禮在莊嚴的殿堂裡舉行,同學們在臺上的形象亮麗、整齊。 上人:慈濟的教育,教之以禮,在學時期懂得以禮對父母、師長與朋友,畢業以後進入社會,即能待人以禮;育之以德,意即從環境中慢慢地培養、薰陶,建立道德觀念,能夠自愛,形象亮麗、行儀守分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好種子,從外在所學嵌入心靈,所以舉止行動都有分寸,由內心到外在都展現出人文素養。 「禮」與「德」,就是人文素養。無論孩子們將再進修,或是進入職場,只要能保持目前的心態、形態走入人群,將禮與德永存於心、守護心念,不受不良的社會風氣轉化,發揮與人為善的良能,以禮與德轉化他人,如此社會就有希望。 【知識型與智慧型的教育】2008年10月9日
上人於教育志策會時談到,人在幼童時期,師長若能循循善誘,給予正確的人生方向,就可以展現「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良心性。 問: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是優良的,究竟要維持傳統或隨時創新? 上人:優良的教育也分為知識型、智慧型。知識型的教育培養出很聰明、學得快、做事認真的人才,但是若在功利條件上衡量,就容易轉變心向;智慧型的教育著重於願力,有使命則不受名利誘惑。 評估教育,不能講究功利,要具有因果觀念,重在培養人人朝向對全人類更好的方向付出,而不是為自己。 在校學習時,若是老師了解、投入慈濟精神,自然能引導孩子培養使命感,於畢業後投入志業體,奉獻所學。像慈濟技術學院在護專時期就打下良好的基礎,孩子們對慈濟很了解與投入,畢業後在慈院工作,就花蓮成家立業。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對於孩子的人生方向有很大的影響力。 【用愛弭平缺愛症】2007年11月30日
美國總會穆家蕙師姊、林濟策師兄報告當地教育志業會務,陶慈秒、劉玹華、林宜汶師姊,以及吳兆玄、楊哲源師兄等人在座。 上人:經典不是在藏經閣裡,而是活生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任何一個孩子身上都有一部經,所以要認真辦教育。思及現今人心不古、道德觀念低落,教育問題叢生,除了用愛撫慰之外,已別無他法。 人生之苦從何而來?就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不平衡所致。社會病了,所患之病就是「缺愛症」,要用「愛」這味藥來醫。要以平等心對待所有的人,以智慧辨別是非,不對的事情就不要隨風起浪,若無法安撫別人的心,就採取靜默的方式等待風浪過去,有機會時再溝通,絕不能損壞他們的道心。 請大膽無畏的領導,以達成你的目標,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看看你會發現什麼樣的自己。 琳達.克萊特-威曼 (LINDA CLIATT-WAYMAN)是一位美國高中校長,當她接下北費城一所高中校長首日,她便發現學校情況相當棘手,這是一所被標示為「低水準、持續危險」(“persistently dangerous”) 的壞學校。她無畏的領導決心及對學生無條件的愛,堪稱各界領導人的模範。她的魄力經營,遵守三大準則,幫助她翻轉三所被標為「低水準、持續危險」的學校。 三大準則如下: 1. 如果你要領導,就要好好領導。 If you are going to lead, LEAD. 她總是相信,學校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是由校長全權決定。既然她是校長,有那樣的頭銜,就要領導。 2. 那又怎樣?現在要怎麼辦? So What? Now What? 排除藉口是校長的責任,在強制的專業發展計畫中,討論每一項藉口的解決方法。 3. 如果今天沒有人告訴你他們愛你,你要記得我愛你,而且我永遠都愛你。 If Nobody Told You They Loved You Today, Remember I Do. 她愛她的學生,並且相信學生有無限可能。 每一所在貧困學區的學校,都稱得上是真正的學校,能提供學生知識及心智訓練,讓他們能探索周邊的世界。有優勢以及責任領導貧困學區學校的人,在面對難以置信的挑戰時,一定要停下來問問自己:「那又怎樣?現在要怎麼辦?我們要怎麼做?」在領導時一定不能忘記,每一個學生,都還是個孩子,無論外界對他們的期待如何,都要全心全意對待他們,對他們的潛力深信不疑,抱持始終如一的期望。 Linda校長希望能激發正向樂觀的心態,並且讓大家了解 : 不管這個任務有多麼惡劣、讓人畏懼,當領導者能夠率先帶頭解決組織裡的問題時,就有機會創造出各種可能性。 重要單元涵蓋: 觀點視角/選擇/適應/準備/追求/聆聽/力量/了解/自信/影響/機會/價值/勇氣/目的 她的演說在 TED上發表,得到200多萬人次的點閱,獲得廣大的迴響。 作者簡介: 琳達.克萊特-威曼 (LINDA CLIATT-WAYMAN),琳達.克萊特—威曼(LINDA CLIATT-WAYMAN),曾任幾所學校的校長,最近幾年則是擔任北費城莓屋高中的校長,同時也擔任過費城學區52所高級中學的助理局長。她是充滿熱忱的教育家,堅定不移的相信所有學生的潛能,奉獻她的生命去幫助長期處境不利、未受到良好教育機會的學生,讓他們在學校內、外都能擁有成功的機會。 最近她又再一次聽到了內在的聲音,跟她說「是時候了」,所以她在2017年3月退休,設立非營利組織「當前趨勢」(CurrentlyTrending),全心投入倡議、支持貧窮孩子獲得正義與愛的教育的各種活動。她曾經是美國廣播公司(ABC)的《世界新聞與夜線新聞》(World News and Nightline)主題報導的主角,獲得兩個榮譽博士學位,並且發表了TED演講:「如何拯救壞學校?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 (How to fix a broken school? Lead fearlessly, love hard),觀看次數超過二百萬次。 譯者簡介: 侯秋玲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主修課程與教學),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曾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負責國中小學生學習扶助/補救教學師資培育計畫,關注弱勢學生的教育福祉。曾任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執行長,喜歡跟孩子一同探索「思考」和「學習」。 目前為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為拓展語文教學與學校教育之可能性而努力。另也翻譯童書繪本、親子教養和教學資源書,如《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心理出版)、《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華騰文化出版),在朗智思維科技公司編寫《聊書與人生》、《聊書學語文》、《聊書學文學》、《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未來,應該會繼續譯寫更多好書。 推薦序
【譯者導讀】 愛與勇氣的教育典範 侯秋玲 2018年3月,我收到ASCD (美國視導與課程發展學會)的《Education Update》刊物,主題文章的標題是:Push, Don't Pity, Students in poverty (推進,莫同情,貧窮弱勢學生)。弱勢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是我近幾年在臺灣師大投入的工作領域,光看標題就非常吸引我細讀這位琳達.克萊特-威曼(Linda Cliatt-Wayman)校長的專訪文章,這位校長的學校是全美國最危險的高中之一。她說:「弱勢貧窮學生不需要教育者的藉口,他們需要的是許多的愛,以及,無法想像的高度期待,培育、滋養他們熬過這個處境。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是看見他們未來能成為什麼。」 然後,我依著文章裡的介紹,循線找到這位校長的TED演講,看著她演講時時飽含在眼底的淚水,試著想像:那「許多的愛」和「無法想像的高度期待」,是什麼樣子……同時也自問:我們懷有那兩樣東西嗎?我們有什麼藉口讓我們放掉對孩子的高度期待?我們有足夠的愛去保證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培育滋養這些孩子熬過現在,迎向他們更好的未來? 為了更深入了解這位偶像校長(這是我對威曼校長的暱稱)到底是如何改造全美最危險的高中,我開始閱讀她的書《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跟著她一起走入學校,一起感受暴力犯罪的恐懼,一起為學生的悲慘困境心碎,一起在她的堅持與領導當中燃起希望、奮勇向前,同時也彷彿坐在台下聆聽著她發出教育使命的召喚: 你為何而生?上天創造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有力量讓這世界的人知道,所有孩子,貧苦的、無家的、迷失的、身心受損的、特殊需求的、勇於夢想的,都需要好的教育。 你要提醒每個人,這些孩子出身貧苦並不是他們的錯,孩子無法選擇他們的父母或出生/居住地。 請別忘記,每個人都有權擁有公平的機會過著光明、有意義、有貢獻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始於高品質的教育。 你有力量為這些孩子創造可能性,讓他們在未來變成更好的人。 你可以造成不同,所以請認真看待你的角色。 於是,我思考我的角色,投身補救教學師培計畫的我,在走訪各縣市、聆聽與了解國中小教育人員扶助弱勢學生學習的種種困難挑戰的過程中,經常感到挫敗沮喪,給予我支持力量的教育典範,就是臺東「孩子的書屋」的陳爸(陳俊朗先生)以及這位「偶像校長」。或許,把這本書翻譯出來,是我的使命。讓威曼校長親自現身跟所有願意為弱勢貧窮學生盡一份心力的教育者說說話,用她的故事來激勵每一位在過程中覺得快要失去力量、放棄希望的大人和孩子。 陳爸的《愛,無所畏》(商周出版),你看過了嗎?這麼剛好的,偶像校長的書名是《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看來,「無所畏懼的勇氣」與「堅持相信孩子的愛」,是每一位投身弱勢貧窮者教育的大人,必須期許自己具備的領導力。希望我們的學校能夠堅定的愛這些弱勢學生,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大人能夠無畏的領導其他人一起服務奉獻,讓這些掙扎奮鬥中的學生擁有自信、不放棄自己的學習,成為有希望感的人。 一位老師開始做,就有幾個學生受益;兩個教室開始做,就有兩班學生受益;三所學校開始做,就有數百位學生受益。衷心感謝在天堂的陳爸和在美國的威曼校長的示範: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以愛承擔,用心領導 文/郭春松(嘉義縣立竹崎高中校長) 承擔是一種態度,也是一股勇氣,更是一個承諾。 在琳達校長身上,我看見了願景的領導、理念的堅持、責任的承擔,以及教育場域中無畏懼的愛。琳達校長無畏的領導決心及對學生無條件的愛是各界領導人的典範,她的魄力經營,成功翻轉三所被標為「低水準、持續危險」的學校更是校長們的楷模。 琳達校長無畏的領導三大準則之一:「如果你要領導,就要好好領導。」成為校長是自願的承擔,承擔著校長頭銜所產生的責任,承擔著學校所代表的一切,不論好與壞。當我承擔竹崎高中的領導責任,我知道承擔是一種態度,承擔也是一股勇氣,承擔更是一個承諾。「我深愛竹崎高中以及她所代表的一切。」我清楚經營一所完全中學有著她特有的美麗與哀愁,再加上地處非山非市的台三線,又有鄰近嘉義市區公私立高中職的強力磁吸,但竹崎高中卻能扭轉諸多劣勢,不只留住台三線上的學生就近入學,更能吸引嘉義市區,乃至於全國各地的學生前來竹崎高中讀書、打球、學藝術、玩科學。當竹崎高中能夠獲教育部遴選為108課綱前導學校,並成為雲嘉地區108課綱具體實踐的分享者,我想這是全體師生同行共好的喜果。時常有人問我說為什麼竹崎高中可以,我時常分享志龍主任在一次候用校長拜訪學校過程中說的一句話作為我的回答:「每天叫醒校長的是夢想。」即使營造一所小而美且幸福的學校需要大家的同行共好,即便成就每一個小孩是一辛苦的歷程,但我相信「辛苦是值得的幸福」。琳達校長可以,我也願意全力以赴,用堅定的愛,攜手親師生,繼續前行。 琳達校長無畏的領導三大準則之三:「如果今天沒有人告訴你他們愛你,你要記得我愛你,而且我永遠都愛你。」琳達校長愛她的學生,並且相信學生有無限可能。當我承擔竹崎高中的領導責任,「珍視學生,猶如親生」是我面對孩子的態度,也是對家長的承諾。我自己的兒子也在竹崎高中從國中三年級讀到高中畢業,他的感受應該是這個態度和承諾的最佳詮釋。記得有一次在校長室,一群主任問他說,你爸常說「珍視學生,猶如親生」,你有什麼看法。兒子說,我爸根本不是「珍視學生,猶如親生」,我爸是「珍視學生,勝過親生」。或許兒子有些吃味,但每個孩子都是我珍視的對象,愛從每天進校門口的那張笑臉開始,一個招手,一聲早安,甚至是雨中的一把雨傘,我想讓孩子知道,有一個人始終關心他們,歡迎他們,無條件地給予問候和關懷。 興達建設陳金樹總經理在竹崎高中創校六十四週年校慶典禮上致詞,他說竹崎高中就像是一所魔法學校,什麼樣的夢想都有可能被實現,因為這裡有一個魔法校長。我想我不是魔法校長,我只是努力構築一個又一個的圓夢平台,讓每一個師生的夢想都有可能被實現。 在琳達校長身上,我看見她以愛承擔,用心領導,她愛她所經營的三所學校,她愛她的學生。身為竹崎高中校長的我,我深愛竹崎高中以及她所代表的一切。 [推薦的話] 朱元隆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作者點出最重要的關鍵『領導者應該具備勇氣、信任和愛』,這正是台灣目前最需要的社會氛圍。」 曾璧光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身為當代的教育工作者,本書作者順服心中的呼召,以屬天的意志及力量,勇敢面對超乎想像的艱難任務,因為有愛,所以無懼,因為有愛,所以期待,因為有愛,不怕挫敗。雖是無畏的領導,更是教育的大愛實踐,是一本十分珍貴而值得細讀的好書。」 楊益强臺北市大安高工校長 教育是促成社會階級流動的主要力量,而校長卻是學校的靈魂,帶領全校師生面對未來的挑戰,本書「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透過琳達.克萊特-威曼校長的做法,相信會給教育行政人員很多發想,在決策上獲得最佳指引。 鍾雲英新北市立清水高級中學校長: 身為學校領導者,需要大無畏的付出去建構一個有愛的環境,將能增進教師教學成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果。作者是位偉大的勇者,鉅細靡遺敘說著如何影響組織成員,如何翻轉學校正向成長,極適合推薦給有意擔任領導者參考。 6/14/2022 Linda Cliatt-Wayman: How to fix a broken school? Lead fearlessly, love hard 琳達.克萊特—威曼 如何修復一所破敗的學校 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Read Now琳達.克萊特-威曼 (LINDA CLIATT-WAYMAN)是一位美國高中校長,當她接下北費城一所高中校長首日,她便發現學校情況相當棘手,這是一所被標示為「低水準、持續危險」(“persistently dangerous”) 的壞學校。她無畏的領導決心及對學生無條件的愛,堪稱各界領導人的模範。她的魄力經營,遵守三大準則,幫助她翻轉三所被標為「低水準、持續危險」的學校。 三大準則如下: 1. 如果你要領導,就要好好領導。 If you are going to lead, LEAD. 她總是相信,學校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是由校長全權決定。既然她是校長,有那樣的頭銜,就要領導。 2. 那又怎樣?現在要怎麼辦? So What? Now What? 排除藉口是校長的責任,在強制的專業發展計畫中,討論每一項藉口的解決方法。 3. 如果今天沒有人告訴你他們愛你,你要記得我愛你,而且我永遠都愛你。 If Nobody Told You They Loved You Today, Remember I Do. 她愛她的學生,並且相信學生有無限可能。 每一所在貧困學區的學校,都稱得上是真正的學校,能提供學生知識及心智訓練,讓他們能探索周邊的世界。有優勢以及責任領導貧困學區學校的人,在面對難以置信的挑戰時,一定要停下來問問自己:「那又怎樣?現在要怎麼辦?我們要怎麼做?」在領導時一定不能忘記,每一個學生,都還是個孩子,無論外界對他們的期待如何,都要全心全意對待他們,對他們的潛力深信不疑,抱持始終如一的期望。 Linda校長希望能激發正向樂觀的心態,並且讓大家了解 : 不管這個任務有多麼惡劣、讓人畏懼,當領導者能夠率先帶頭解決組織裡的問題時,就有機會創造出各種可能性。 重要單元涵蓋: 觀點視角/選擇/適應/準備/追求/聆聽/力量/了解/自信/影響/機會/價值/勇氣/目的 她的演說在 TED上發表,得到200多萬人次的點閱,獲得廣大的迴響。 作者簡介: 琳達.克萊特-威曼 (LINDA CLIATT-WAYMAN),琳達.克萊特—威曼(LINDA CLIATT-WAYMAN),曾任幾所學校的校長,最近幾年則是擔任北費城莓屋高中的校長,同時也擔任過費城學區52所高級中學的助理局長。她是充滿熱忱的教育家,堅定不移的相信所有學生的潛能,奉獻她的生命去幫助長期處境不利、未受到良好教育機會的學生,讓他們在學校內、外都能擁有成功的機會。 最近她又再一次聽到了內在的聲音,跟她說「是時候了」,所以她在2017年3月退休,設立非營利組織「當前趨勢」(CurrentlyTrending),全心投入倡議、支持貧窮孩子獲得正義與愛的教育的各種活動。她曾經是美國廣播公司(ABC)的《世界新聞與夜線新聞》(World News and Nightline)主題報導的主角,獲得兩個榮譽博士學位,並且發表了TED演講:「如何拯救壞學校?無畏的領導,堅定的愛」 (How to fix a broken school? Lead fearlessly, love hard),觀看次數超過二百萬次。 譯者簡介: 侯秋玲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主修課程與教學),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曾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負責國中小學生學習扶助/補救教學師資培育計畫,關注弱勢學生的教育福祉。曾任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執行長,喜歡跟孩子一同探索「思考」和「學習」。 目前為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為拓展語文教學與學校教育之可能性而努力。另也翻譯童書繪本、親子教養和教學資源書,如《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心理出版)、《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華騰文化出版),在朗智思維科技公司編寫《聊書與人生》、《聊書學語文》、《聊書學文學》、《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未來,應該會繼續譯寫更多好書。 口述 | 我是李老師,我見證了那個姑娘被當眾羞辱後的絕地反擊。
01 大家好,我是李老師。 跟以往不同,今天講一個完整且獨立的故事。 經常有人說:什麼什麼樣的老師,一輩子遇見一個就夠了。 作為老師,我也想說:「教學生涯中,能夠遇見一個像李慧那樣的孩子,也算是沒有虛度此生。」 02 剛接手李慧的時候,她是個令人頭疼的學生。 從來不交作業,各科成績都不及格,除了體育,其它課上一律睡覺。 每次找她談話,她既不頂撞,也不吱聲,從頭到尾盯著腳尖。 要不是知道她會說話,我真懷疑她是個啞巴。 當我決定跟她爸媽聯繫,做一次家訪時,才發現家校通訊錄上,她爸媽的電話都是空號。 一個週六,我按照通訊錄上留的地址找過去,家裡卻沒人開門。 我又敲了鄰居的門,一問才得知,李慧是那樣一個可憐的孩子。 03 在她上小學三年級時,本來做生意的父母遭遇投資詐騙,欠下將近三百萬的巨債。 一時間,家裡的房子被法拍,一家三口只好搬到這個50平的兩居室與李慧姥姥同住。 在巨大的打擊面前,李慧媽媽患了嚴重的抑鬱症,姥姥跟著著急上火生病去世。 李慧上五年級時,爸爸狠心跟她媽媽離了婚,遠走他鄉。 留下李慧又要上學,又要照顧情緒特別不穩定的媽媽。 鄰居說,有一段時間,李慧媽時常在夜裡犯病,開著窗戶各種罵以及往窗外扔東西。 鄰居不堪其擾報了警,當著警察的面,李慧嚇壞了,生怕警察把媽媽帶走,她跟鄰居各種道歉,並且保證媽媽再也不會夜裡擾民。 打那之後,她每天晚上八點半左右,在媽媽犯病的時間,準時帶她出去遛彎。 據鄰居說,有時都遛到下半夜才回來:「孩子是個好孩子,就是命不好啊!」 04 聽到這些,我震驚極了。 那天,我一直等到下午五點,才見李慧領著媽媽回來。 她左手領著媽媽,右手拎著一個碩大的黑袋子。 看到我,李慧又吃驚又抗拒,絲毫沒有請我進家門的意思,還本能地把黑袋子盡力往身後藏。 我瞬間從那種物品碰撞的聲音裡猜到,那裡面應該裝的是各種紙殼和飲料瓶子。 儘管我主動向李慧媽媽介紹了自己是李慧班主任,但她表現得很冷漠,也沒有跟我說話的意思。 然後,我們仨就尷尬地站在那裡。 最後,還是我打破沉默:「李慧,老師對你家的情況多少瞭解一些。今天來,老師就想跟你說一句話,如果你需要幫忙,我隨時都在。」 說完,我帶著幾分不甘離開了。 大概過了幾秒鐘,我聽見李慧喊:「李老師……」 我帶著幾分驚喜轉過身去,她對我說:「我們家的情況,希望您可以替我保密!」 說這話時,她的語氣不是請求,而是帶著某種賭氣般的威脅。 可是,我看得出來那種倔強背後,包含著強烈的自尊心。 所以,我鄭重地向她承諾:「嗯,我不會跟任何人說。」 05 家訪之後,我一直默默觀察李慧。 她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居然不在我的語文課上睡覺了。 哪怕有時困得直點頭,依然在驚醒之際拚命地掐自己。 我在她這個小小的舉動裡,看到了某種義氣。 就因為我答應她保守秘密,她「知恩圖報」地不在我的課堂上睡覺。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個女孩的小宇宙裡,裝著強烈自尊的同時,也特別懂得如何給予別人自尊。 於她而言,不在我的課堂上睡覺,就是她能給予我的最大尊重。 是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尊重,也感受到了她內心的某種力量。 06 那時候,學校每月末會統計班級學生午餐費用,然後從他們的卡裡扣錢。 我第一次做統計時才發現,李慧沒有訂午餐。 也就是說,開學一個月了,她從來沒有吃過午餐。 於是,從第二個月開始,我幫她往卡裡存了錢,希望她至少中午可以吃頓飽飯。 令我沒想到的是,當生活委員給她分發盒飯時,她居然很快明白是我幫她交了午餐費。 那個月末,放學後,她等同學都走了,將一個信封交到我手上,裡面是一個月的午餐費。 我當時心疼極了,對她說:「李慧,你還是個孩子,要知道,這些錢對老師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她看著我,執拗地把信封放到我手上。 我忍不住問她:「這些錢,從哪兒來的?」 她說:「把他留給我的手機賣了。」 直到那天,我才得知,李慧嘴裡的「他」是爸爸。 拋妻棄女臨走前,他把兜裡僅剩的一點錢給李慧買了部手機,對她說:「等爸爸混好了,給你打電話。」 可是,將近四年過去了,李慧從沒接到電話。 「賣了也好,就當我其實沒有他。」 說這話時,她的語氣裡毫無波瀾,但我卻聽得出那份絕望。 她不僅僅是賣掉了爸爸給她的手機,而是斷掉了自己對他最後的依賴與期待。 如果可以,誰不希望有枝可依,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理應被父母呵護的年紀。 07 那天,我努力說服李慧接受我的幫助,甚至開玩笑跟她說:「老師這是做投資,將來等你有錢了,連本帶利還給我。」 但她不同意。 沒辦法,我只能問她:「那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和媽媽靠什麼生活?」 她低著頭,兩隻手用力抓著衣角。 「是不是晚上一邊帶媽媽遛彎,一邊撿廢品?」我說出自己的猜測,特別期待她能給我一個否定的答覆。 但她點點頭,有了被揭穿後的如釋重負,甚至帶著幾分安慰對我說:「晚上遛得晚一些,能多撿點,而且我媽累了,就會好好睡覺,不惹事。」 說實話,再跟她多說一句,我都能當場在她面前失控。 她才13歲啊,就要撐起一個家。 而且,還拒絕別人的幫助。 那天,跟我說再見之前,她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說道:「老師,謝謝你的關心和幫助。」 可是,我又幫了她什麼呢?能幫她什麼呢? 08 為了讓李慧名正言順地接受幫助,把她從養家的責任中解脫出來,我去找了她所在的社區,希望幫她申請低保。 可是,社區也表示很無奈,辦理低保有非常嚴格而詳細的規定,李慧家的條件並不符合,他們申請了多次,都被駁了回來。 他們跟我說,李慧的情況他們也知道,母女倆的確很可憐,而他們能夠做的就是逢年過節送去一些米面油及生活用品。 我請求社區的工作人員,錢可以由我出,他們只負責每月把錢打到李慧的賬戶上,走個形式就可以。 可是,社區人員表示這不符合規定,萬一出什麼事情,他們擔不起這個責任。 我,無功而返。 09 而學校這邊,李慧的境遇每況愈下。 先是各科老師對她拖累全班成績頗有微詞。 後來,為了治她,幾個老師要求她每天上課站著聽。 但她太累了,所以常常站著都能睡著。 於是,老師們批評得越來越難聽。 我理解老師們的感受,但知道真相的我,聽著那些批評如坐針氈。 有一次,她被巡視的教導主任叫出教室,在走廊裡罵了十多分鐘,並放話:「如果不改正,每天中午都在走廊裡站半個小時,再不改正,就去操場中間站。」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衝動地把李慧拉回教室,並對教導主任說:「我班裡的學生,我會教育好她的。」 是的,她已經沒有任何保護傘了,作為知情人,我無法袖手旁觀。 10 當天放學後,我把李慧留下,跟她進行艱難的談判。 我開出的條件是每月支援她1000元的生活費,同時替她保守秘密,但她必須答應我從此好好學習。 我跟她算了一筆賬,就算勉強捱到初中畢業,出去賺錢,很可能一輩子也就混個溫飽。 可是,好好讀書,上大學,再參加工作,無論是收入,還是認知都會更上一個台階:「你也會更有能力保護你富貴的自尊心,而且不僅僅讓媽媽衣食無憂,很可能因為你知識的增加,可以運用專業知識治好媽媽的病,讓她過上好日子。」 我也向她聲明,這每月1000元不是我給她的,是借,等她將來有能力了,必須還我,我說我每次都會讓她打欠條的。 大顆大顆的眼淚,從李慧眼裡流出。 她問我:「老師,爸爸都不管我的,你為什麼還要管我?」 我把她摟在懷裡,說:「李慧,因為你值得,不管你將來成為怎樣的人,就僅從你每天照顧媽媽,不肯讓她受任何委屈這一點,你就是老師永遠的驕傲。所以,老師無法忍受那些對你不實的批評,你能明白嗎?」 她哭著點頭,流著眼淚跟我拉勾。 就這樣,我和李慧再次達成盟約,我們之間有了第二個秘密。 11 那是初一開學的第三個月。 打那之後,李慧變了一個人。 上課時,她再也沒睡過覺,不管是主科,還是副科,都是聽講最認真的一個。 無論是課時,還是自習,從沒見她跟別人閒聊,永遠在刷題。 有一次,我發現她書桌上有小學課本,問她怎麼回事? 她告訴我,她從小學四年級後,就沒怎麼學習了,她得把落下的功課都補回來。 這是一個超級有意志力的孩子,只要她決定去做的事,一定會全力以赴。 作文是她的軟肋,她就從校圖書館借來範文書,將每篇作文都背下來,然後,再試著仿寫。 初二下學期,她的作文突飛猛進,甚至在全市中小學作文大賽中獲獎。 她的數學極差,而她追趕的辦法就是下足笨功夫,別人書上的習題做一遍,她做十遍,做到一看到題,就能條件反射地寫出解題過程。 書上的習題如此,課外題也是如此。 別人刷一本卷,她刷三本,別人一道做一到兩遍,她做十遍、二十遍。 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講《愚公移山》那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舉例,他們在生活裡看到的愚公。 結果,全班有三個同學都舉了李慧。 我當時很擔心她會因此下不來台,但她笑得很燦爛。 課後我問她:「同學拿你舉例,你介意嗎?」 她說:「不介意,我不聰明,能夠仰仗的就是笨功夫和毅力,我是愚公的比較級。」 聽了這話,我心底全是敬佩。 12 初一期末,李慧從入學時倒數,逆襲成全班第八,年級三十九名。 成績出來那天,我拿著她的成績單一個人在操場走了很久。 是的,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這孩子,太難了!這孩子,太了不起了!只要她決定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 到了初二下學期,李慧成了全校的傳奇,不管是日常小考還是期中期末考,都是年級第一。 一度,很多老師、同學懷疑她作弊。 因為日常上課時,她絕對不是反應最快,回答問題最準確的。 她絕非智商超人,就像她自己在家長會上跟大家分享的,她就是下足了笨功夫。 很多家長跟我感慨:「怎麼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李慧的經驗聽起來是很簡單有效,可是咱孩子根本做不到啊?這孩子,自律得可怕。」 就連教導主任都跟我說:「怪不得你當初拚命維護李慧,原來早就看出她是一匹黑馬。」 我能說什麼呢? 有些意志力,是情境的產物。 瀕臨絕境的李慧,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毅力。 而我,守著我們的秘密,默默為她感到開心與驕傲。 她成了我職業生涯裡,最大的驚喜與意外。 13 中考時,李慧毫無懸念地考進本市最好的高中。 而令我意外的是,當很多家長想高價買她初中三年所有的筆記時,她把所有筆記交給了我,讓我複印給所有想要的家長和學弟學妹。 我問她:「這是知識變現的機會,為啥無償貢獻出來?」 她說:「這三年,我一直像阿甘一樣忙活自己的學習,從沒給老師和同學做過任何貢獻,如果這些筆記能夠幫到學弟學妹們,我會覺得這三年,沒有白過。」 需要錢而不僅僅為了錢,自己如此不幸卻依然想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這樣的李慧,這樣的格局,我深信無須祝福,她也一定會前途無量。 14 上高中之後,我依然每月給李慧打生活費。 可是,高一下學期後,她就再沒接受過。 學校免了她的學費,而且她開始利用週末給初中生做家教,並在圈裡做出了名氣,找她的家長越來越多。 我擔心她的學習,讓她還是要以學業為主,以後賺錢的機會多的是。 她就把每次考試的成績發給我,告訴我一切盡在掌握,還說給別人做家教其實也能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她還告訴我,她的第一目標是北大,如果去不了,那就去浙大。 15 可是,高考最後一個月,李慧媽媽突然病倒,肺部感染引發心衰,生死一線。 李慧一邊照顧媽媽,一邊複習。 最終,她與北大失之交臂,去了浙大。 直到她拿著錄取通知書來找我,我才知道在她高考前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 我責怪她為何不尋求我的幫助,她跟我說:「老師,有些事情,誰也替不了。媽媽活下來,比考上北大更值得。」 命運一再跟這個孩子過不去,但她從來沒有屈服過。 16 大學四年,李慧把媽媽帶在身邊,半工半讀完成了學業。 每年母親節,我都會收到她訂的康乃馨。 能在這個節日,收到她的禮物,我特別開心而感動,我瞭解這其中的特殊含義。 而且,大三期間,她便還完了當初跟我借的全部生活費。 她告訴我,她成功幫一家科技公司做了AI英語陪讀軟件,現在的收入不比杭州普通白領低。 電話裡,傳來濃厚的鼻音:「老師,我好想你啊……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你為了我跟教導主任battle的情形……」 然後,電話那端是一場放聲痛哭。 那場從她小學四年級時,就醞釀的狂風暴雨,終於在苦盡甘來時,得到釋放。 不知過了多久,她說:「老師,如果不是當初你堅持讓我讀書,我這輩子都不會體驗到知識變現的快樂……老師,一句謝謝根本表達不了我對你的感激,母親節的花也表達不了……」 說完,她又哭了。 在她終於平靜之後,我對她說:「李慧,你不需要感謝任何人,你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從來都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對人生拼盡全力的自己。而老師,這輩子,也因為能夠認識你,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多了很多熱愛。孩子,了不起的,從來都是你自己。」 17 2022年夏天,李慧就要大學畢業了。 已經被杭州那家科技公司預訂的她最終選擇了讀研,她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她想對這個世界瞭解得再多一些。 她說:「老師,我現在都不敢回頭想,我當初就是想把初中混完,然後就混社會,養家餬口的,你說,我是怎麼敢的?」 所有的苦難,只有熬過去了,才會成為笑談。 我問李慧:「國家機密文件的保存期限最高不超過30年,老師想問問,咱倆當年的那個秘密啥時可以公開?我很想,跟現在的學生聊聊你。」 李慧哈哈大笑:「老師,隨時啊。如果需要,我也可以跟學弟學妹們賣弄一下我那還有點小風浪的前半生。」 說完,她正色補了一句:「老師,曾經的貧窮和不堪是我的隱私,但現在,它們是我的財富。」 於是,就在前幾天,利用下午網課自習的時間,我讓李慧給我現在帶班的學生做了一場講座。 屏幕前,她講得雲淡風輕。 可是,我的學生們漸漸聽到淚目。 而我呢,因為很多細節也是第一次知情,回想她一路走來的艱辛,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但我也沒有控制。 往事歷歷在目,我為此時此刻的李慧,那麼激動,那麼驕傲。 這才是老師真正的高光時刻。 18 而今天,之所以講李慧的故事,是想講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激發與哺育。 通過李慧,我學會了重新注視教室裡的每一個孩子。 他們,都是金子。 作為老師,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他們獨特的閃光點,讓他們朝著自己的天分去努力,讓他們以後再回想起自己的學生生涯時,還能感受到持續不斷的力量。 而傳統意識裡,大家都覺得是老師在哺育學生。 事實上,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孩子,也在哺育著我。 是他們用不同的個性提醒我,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N年之後,他們可以忘記初中時所學的知識,但,我希望他們正青春時,他們曾經年輕過,熱淚盈眶過,曾經被老師的目光深深眷顧過、期待過…… 所以,如果你問我:「熱愛我的職業嗎?」 我的回答是:「不,我敬畏它,因為這是一個生命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