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慧李淑慧
慈濟活動
20230713《靜思妙蓮華》 總安樂行 啟涌出品 (第1457集) (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證嚴上人開示】 上明身口意願,四行持經堪忍,世間毀呰諸難,願行一實乘法,誓於人間宣揚,如是闡明如法,修四安樂行人,之所成就真實。 上明身口意願 四行持經堪忍 世間毀呰諸難 願行一實乘法 誓於人間宣揚 如是闡明如法 修四安樂行人 之所成就真實 請大家要多用心啊:「上」,以上,「明身口意願,四行持經堪忍」,〈安樂行品〉我們不就是四行,四行那就是身、口、意、願,我們身、口、意、願,這是我們修行是很重要,能夠行「四安樂行」,也是要以身、口、意,還要立弘誓願!前面所說的,我們再稍微回憶一下,聽經,本來就是要聞而憶持,聽了之後要常常回憶,回憶,我們要身體力行,這才是真正聽經我們有所得。在〈安樂行品〉的開頭,佛陀就開始告訴我們,要受持這部經,我們要心理有準備,「世間毀訾諸難」,這世間的人,這個生態,人間愈來愈惡劣,濁氣很重,不只是大乾坤的濁氣,眾生共業,心靈煩惱的濁氣也愈來愈重了。 現在的人的心理不很單純,尤其是現在的人,心願不能很堅切,人無法了解自己的心,發願得快,發願容易受持難。我們以前不是常常這樣說嗎?你發願很簡單,你能夠堅定這樣,永遠受持這念心下去嗎?困難啊!這就是我們現在人心的寫照,就是這樣,發心容易恆心難。所以說,身、口、意,既然身體在力行,既然也知道要說好話,不要語言發生了衝突,不要發生矛盾的語言,我們明知道,但是還是習氣難改!人與人之間,大家在一起久了,很不拘小節(「靠熟」台語),我們的態度,身體所表達出來,我們的臉上所表達出來的表情,語言所發出來的聲音,因為人都很熟了,所以就沒有在這禮節的範圍內,容易出口傷人,(臉)色難看,聲難聽,這是我們自己身、口沒有顧好,脫離了禮。 聽的人,聽來很不舒服,你怎麼能夠向我說這樣的話呢?眼睛看到,很不順眼,想以前,你在對待我的臉色不是這樣,以前你在和我說話,聲音很柔和,現在呢,你怎麼用這樣的臉色給我看,你怎麼用這樣的聲音讓我聽,所以我就不舒服了!所以這樣,人與人之間這形態就會有對立。這有對立的人間,要相處在一起那就難過了!「我忍不住。」「你忍不住,我也是忍不住啊!」就像這樣的共處。我過去我發願,我海誓山盟,我就是要這樣,我要在這裡好好修行,我要守護人群,我要在這裡學法,我要在這個團體去為人群付出。但是,這已經是和我們的意,已經有相違背了,本來我們的心意就是要這樣,怎麼這個環境,人與人卻變成了聲色不合?那就會彼此之間意願相違,所以這個身、口、意,那就發生了讓我們的願搖動了。 因為這樣,在這個身、口、意,後面再加一個願,願,我們要提高警覺自己,我既發願了,弘誓願,我應該要我自己的心,顧好我的意,我應該發願如初,我就是要學佛,我就是要行菩薩道,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在這個「四行持經堪忍」,這已經是在〈安樂行品〉裡,佛陀教我們的。〈安樂行品〉也很長,這樣不斷地叮嚀、警惕我們,警惕了之後再叮嚀。 加上了文殊師利慈悲,聽到佛陀說世間有這麼多毀訾,和很多的困難,「毀訾」就是口頭上中傷我們,口頭上的惡言等等,惡口、惡言中傷我們,這種毀訾,種種,又用種種的態度讓我們難堪,這世間有這樣,這麼多、這麼多的事情,〈安樂行品〉已經說過了,就像這樣,我們的願還守得住嗎?文殊菩薩就開始請佛陀來說,能夠避離這些難,完成我們的願,菩薩的願,有方法嗎? 這是佛陀說法,文殊菩薩再來補充,請佛陀再用另外一種的法,讓我們了解,讓我們修持,所以有「願行一實乘法」,好好保護我們這個願,願和行為。我們要向著那一實乘法,這是我們所要求的方向。但是,當中有人與人之間,這種言語、形色,讓我們的心受到障礙,我們要怎麼守好我們的願行?我們能夠一實乘法的方向,能夠繼續往前行嗎?那就是要「誓於人間宣揚」,這是我們的心願。 「如是闡明如法」,這就是文殊菩薩,請佛陀再詳細告訴我們,要怎麼如我們的心願,在人群中,這樣投入人群去宣揚佛法,什麼方法,能夠避開世間這種毀訾,以及種種難行能行的方法。這是很感恩文殊菩薩,再請佛陀開出了,用什麼方法,讓我們繼續滿我們的願,讓我們安全,堅定我們的心意,持我們的願行,向前精進,所以,要修四安樂行的人,所成就真實的法,這就是釋迦佛在說法的過程,文殊菩薩來維護,未來這個濁惡的世間,人心複雜,道心不堅固的人,要樣教他們如何,去閃過了種種的困難,這是前面,前面四安樂行大概(內容)。 當然,過程在解釋是很長,大意差不多是這樣,這就是前面那段,是我們修行者,能夠堅定我們的志願,身、口、意我們既然改善了,身不造惡,口不說惡,心不想惡,我們能夠改善,身,能夠身體力行入人群,口,能夠為眾生說法,意,要時時念眾生苦,這種的心意,我們發心立願,所以我們要堅定我們的志願,這四項就是〈安樂行品〉,最重要的根源。我們是不是這「四安樂行」,我們有用到嗎?甚至「三軌」、「四修」,我們有用到嗎?「三軌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人與人之間還在計較什麼呢?「三軌法」我們有用到嗎?「四修」,有長時修嗎?無間修嗎?無餘修,有嗎?而尊重修,有嗎?這「三軌」、「四修」,「四法」,我們有用到了嗎?這回過頭來是這麼的簡單,能夠在佛陀的慈悲,講說四安樂行,他用這一三、二四,一個三軌法,兩項的四(「四修」、「四法」),這麼的簡單,我們有用到嗎?所以要請大家要用心去體會。 接下來那就是〈從地涌出品〉,〈從地涌出品〉,那就是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是第十五品。我們若能夠再回顧一下,前面的〈安樂行品〉,我們再接下來第十五品,十四品我們要很清楚,剛才所講的大家應該也清楚。要讓大家更加清楚,什麼叫做「安樂行」?就是「身無險故安,心無憂故樂」。 四安樂行: 身無險故安 心無憂故樂 一、身安樂行 二、口安樂行 三、意安樂行 四、誓願安樂行 我們的身,我們的這個身體,要在人間平安走過人間路,而且要入菩薩道,能夠怎麼樣保得安全,我們的身不失行,能夠讓我們的身很安,這人間路要如何走得好,菩薩道要如何很安穩走過?不會在人我中起是非心,半途而廢。我們要如何才能夠無險?半途而廢就是人間路過不去,菩薩道走不通,這就是身體的險。人身難得,我們得到這個人身,很不容易我們才聽到佛法,我們既聽到佛法,我們現在才開始發菩薩心,我們豈能這個道半途而廢嗎?所以,身要安,這樣這輩子讓我們這個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很不容易有這個身體,我們人間的路要平平坦坦走過。我們的心,發心行菩薩道,這條道,我們也要無憂無愁,很甘願、很歡喜,快樂走過來的道,所以「心安無憂故樂」,這我們是不是做得到呢?在這個人間這麼複雜的環境,我們能夠很泰然,面對著這樣的環境,我們能做得很歡喜,很快樂嗎?有方法,身體的方法有十種,所以,看,「身」,就是「當遠離十種事」。 身當遠離十種事: 一、遠離豪富權勢 二、遠離邪人邪法 三、遠離凶險嬉戲 四、遠離旃陀羅 五、遠離二乘眾 妨修大乘之行故 六、遠離欲想 七、遠離不男之人 八、遠離危害之處 九、遠離譏嫌之事 十、遠離畜養 既遠離如是十事已 是名身安樂行 我們這個身體,在人群中要如何走過來,我們要離十種的事情,一、離豪富權勢。記得嗎?有十種人我們不能親近,這十種人,第一,離開豪富權勢,就是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大家應該還記得那段經文。修行,不是要仗勢,釋迦牟尼佛,是脫離這樣豪富權勢的家庭,而修行去了。既然修行要脫離了,已經開始是現出家身了,怎麼還一直要接近豪富呢?不可了!所以要遠離。 第二,「遠離邪人邪法」,外道論議,那段經文大家應該還記得。第三,「遠離兇險嬉戲」,這段經文大家應該還記得。第四,「遠離旃陀羅」,這就是遠離,殺生、屠殺等等的業,我們要遠離,因為我們要培養我們的慈悲心。第五,就是要「遠離二乘」,因為二乘,聲聞、緣覺,這只是想要獨善其身,他們會排斥這個大乘行。所以,我們在修行就不要靠近,他們的思想、他們的看法,我們既然認為,大乘法是我們的方向,我們就要身體力行。 修行的意見不一定相同,也會受到同修同門的人,排斥我們,其實,這是常常會遇到的事情,我們若能夠遠離,就是心,我們若能夠「無為法」,前面也有說過了,安樂行中「有為法」,有所作為的法,我們選擇我們有所作為,走,若遇到人我是非呢?我們要趕緊了解,警惕自己,一切法,諸法空為座,無為法,一切皆空啊,人我是非,我既然穿起了忍辱衣,我還有什麼人我是非?我要趕緊回歸回來,坐我應該坐的「諸法空為座」,我們應該要很清楚。所以,遠離二乘,因為我們要預防。修大乘行的道行,二乘行者會妨礙我們,用冷言冷語等等,讓我們的心會退轉,我們的行還未到達很充足,我們就遠離他一下。 第六是「遠離欲想」,有種種男女之間,女人等等,感情,偏黨的感情。我和這群人比較好,所以替他們說話,我聽他們的就對了,我就排斥你們,這也是感情!何況男女之間的情。所以在〈安樂行(品)〉,佛陀說起了遠離女色種種,所以我們應該還記得,總而言之,我們要遠離色相,要遠離色欲,凡是我們對什麼樣的人,我們在他的身上,起了欲想就不對了。 第七,「遠離不男之人」,這我們要很警惕。第八是「遠離危害之處」,這危害,危險的地方不要去,常常都說,災難偏多,我們要救災的就要探好路,安全我們才能向前走。同樣的道理,所以危險的地方我們不要去。何況,故意要去遊覽,故意要等等,要去冒險,這就不對了。 第九,那就是「遠離譏嫌之事」。有很多會受人誹謗、誤會我們,我們儘量避嫌,不應該住的環境,不應該相處的地方,在〈安樂行品〉裡面,孤男寡女相處不行。要看你在哪一個地方,這就是要選擇,甚至有凶險嬉戲,這都不行。 第十就是「遠離畜養」,不管是什麼寵物,或者是偏愛,只是要愛孩子而已,或者寵愛某種動物,整個迷在那裡。你的偏愛,古人說「玩物喪志」,這種都不是正常的,偏護,這都不對!這就是身體的十種我們要遠離,用這樣簡單的讓大家再清楚。 在經文裡面就更長,解釋得更長,我們現在將它濃縮起來,讓大家再複習一次。既遠離了,「遠離如是十事已,是名身安樂行」。 身當遠離十種事: 一、遠離豪富權勢 二、遠離邪人邪法 三、遠離凶險嬉戲 四、遠離旃陀羅 五、遠離二乘眾 妨修大乘之行故 六、遠離欲想 七、遠離不男之人 八、遠離危害之處 九、遠離譏嫌之事 十、遠離畜養 既遠離如是十事已 是名身安樂行 這十項我們若能夠遠離,那我們的身體要在人間路,或者是菩薩道,我們就能夠很平安這樣走過來,好比一些老菩薩說:「我跟師父走就對了,我就是一直做,做到最後一口氣,生生世世要跟著師父做慈濟。」很多菩薩都是這樣說,「很辛苦,太陽這麼烈,工作這麼粗重,一大早起做到深夜,這樣太辛苦了。」「不會,師父,我這個身體很難得,能夠這樣來做事情,就要做得夠本。」 是啊,就是要做得夠本。人間路要走得平,菩薩道要走得穩。即使離開我們這個身體,那就是來生來世,我們今生此世,這個身體能夠行菩薩道。前的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緣外面的五塵,這分別的識去分別,我們的第六識就想,這是我愛,那我不愛,不愛,我要排斥,我愛,要得到。像這樣,這個身心造作回收回來的,已經成的果了,造作的業力已經成就了,那就回歸第八識。這個身體,我們自然法則,最後一天帶什麼去呢?什麼都沒有帶去,帶著我們這輩子所做的,前面的塵和這個根,我們五根對外面的五塵,去緣這些境,第六識去分別、取著,就開始做了。這些事情都做完了,結果,那個種子就是回歸第八識。第八識來了,我們下一輩子,我們這輩子自然法則已盡了,吞下去最後一口氣,眼睛再睜開已經是來生了,帶來的就是第八識了!所以我們今生此世這個善,身體所造作的,我們做多少的結果,在這個第八識的裡面,帶到我們的來生來世,那個意識還在。 有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一點即通,聞一知十,這就是過去生,一直薰習著好的事情,薰習著他的心願。他的心願就是要這樣做,做他想要做的,這個心願一直在過去生中,這樣一直做,就像這些菩薩一樣,所以這個心願在,帶去這個種子。小小年紀,一歲、二歲,他就很聰明,很有智慧,這就是這樣。我們生生世世要再來做慈濟,就是這個身體,這樣的奉獻付出,這叫做身的安樂行,這是四行中,一、身的安樂行。 四安樂行: 一、身安樂行 二、口安樂行 三、意安樂行 四、誓願安樂行 第二是口的安樂行,「口安樂行」,那就是我們要口說好話。開始說話就是要輔導人,他的心已經亂掉了,要如何輔導他,要說真言真語,要對他說。他迷了,用什麼樣的方法說給他聽,開啟他那個迷向回歸正念,這叫做口的安樂行。不要去斷人的善根,若是迷,無法回來的,我們要如何叮嚀他,不要這樣就迷失掉了。所以口安樂行,我們要安穩了自己的心,也要去安穩別人的心,這是身之後的口,口的後面還有意。我們的意念,意念就是外面的境界等等,我們已經下定了決心,我們的心,也就要安下來,我們發心之後,我就是選擇這樣的人生,所以我要修行,我要修大乘行,我要入人群,我要度眾生,這個「意」心存好意,這個願心,我們應該要堅定。所以這個意念安樂,不要去受到外面的境界。我們的環境,不只是要早起,我們裡面沒有冷氣,現在的人選擇工作,就是要做輕鬆的,還有冷氣可享受。 但是菩薩是在修行的,不要忘記修行就是要刻苦耐勞。我們在這種這麼燠熱的環境裡,我們要堪得起,受得下來。所以這個「意」,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自己發心的意,我們就要發心如初。這念心意,就是很甘願,自然就很歡喜,就安樂了。 第四,就是願,「誓願安樂行」。我們就要立願,只起一個意,發心容易恆心難,這個恆心就是要立誓願。諸佛成佛,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成佛的要願。 所以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就要入人群行六度行,六度萬行,隨眾生所需要而去付出。但是眾生多煩惱,眾生的聲色很難聽,也很難看,眾生的心意念頭很複雜,我們全都知道,所以明明知道,我們要投入人群去,就要克服很多很多煩惱,所以,我們要煩惱無量要誓願斷。因為我們要學道,要走這條菩薩道,因為我們是要成佛,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所以,這四行,就是身、口、意和立願,這叫做「四安樂行」,我們應該很清楚。所以「佛為傳法人間,盡一大事因緣」。 佛為傳法人間 盡一大事因緣 以諸菩薩從地出 而升至虛空 故云從地涌出 然此為是事相 而內含甚深理體 茲就義釋如下 我們現在再下去就是這樣,佛來人間是為一大事因緣,現在講《法華經》,就是要圓這一大事因緣,所以一直到第十四品安樂行,鼓勵人人要入人群,發菩薩心,要修持這部經,要下堅定的心。所以我們一定以菩薩行,為我們的方向。所以「以諸菩薩從地涌出,而升至虛空」,我們後面開始就會看到,這經文裡面,有很多很多菩薩從地涌出,那個畫面很精彩,但是裡面的含義是什麼呢?當然是很深,當然是行菩薩道的行者,修行者必定要了解的。所以,菩薩升在虛空,是從地涌出的。這事相,這些事相,要如何去會合它的道理,這裡面就含著很深很深的理體。常常告訴大家,理,無形無體,有事相,但是那個理體要如何來顯現?這就是要從下面第十五品,去了解它。 各位菩薩,真的是要很用心來體會了解,這第十五品,一些菩薩要從哪裡來?因為行菩薩道不簡單,所以我們就要去了解,他到底要怎麼來。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要記得回顧,回憶前面的〈安樂行品〉,還是聽了之後,就要再回憶,要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7月25日~
0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