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草喻〈藥草喻品第五〉
在大地上,無論高山溪谷或平地,生長著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種類繁多。每一種植物的名稱、形狀、顏色各不相同,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
當烏雲密布,就是將要下雨的時候。大自然的草木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植物的根莖、枝葉大小不一,所接受的雨水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即使同樣受到一場雨的澆灌,即便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由於彼此的種性不一樣,生長、開花、結果的狀況也不盡相同。
「隨分受潤」,小草,得到大地的水分而成長;土裡的水分滋養樹木,從根部、樹幹、枝,最末端的葉子吸收到養分得以向上舒展。天地、宇宙就是這樣在循環:人間天地,天地人間。
藥草喻又稱為雲雨喻,出自經中的〈藥草喻品第五〉,簡單具體的讓我們知道佛陀的教法只有一佛乘,但依眾生根機的大小不同,會得到深淺不同的法益。就像天降大雨,平等饒益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一樣:三草二木,一雨普潤,沒有分別。
三草:小、中、大草,分別比喻人天、聲聞和緣覺;二木是小樹及大樹,比喻中根及上根的菩薩!雖然眾生有各自的因緣,根機不同,從佛法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樣。三草二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藥,一般人也以為它們不能做藥;而佛是諸法之王,所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就像大醫王眼中的一切草木,都可以入藥。
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但是一念偏差,差之毫釐則失於千里,所以輪迴在五道(天、人、畜牲、惡鬼、地獄)四生(胎生、濕生、化生、卵生)當中,難以出離。「大錯易改,小錯難除」,微小的習氣要改,實在是很不容易,所以叫做塵沙煩惱,也叫做塵沙惑(惑就是不清楚、不能理解)。
「如來悲愍,說法皆平等」:有的人瞭解大道理,微細的煩惱、無明,卻還無法去除。所以佛陀慈悲說法,希望人人平等都能夠聽聞佛法,瞭解眾生皆能成佛的道理。
「三根各潤,一雨均霑」:就如一雨所潤,大樹能得到,小樹能得到,幼小的樹苗能得到,即使花花草草也一樣;各隨它們自己的根機來接受水分,全部都能夠受潤於雨水。體會佛陀慈悲說法、普濟眾生的用心後,我們更應把握珍惜聞法修行的因緣。
大地能成長一切,萬物都是應眾生的需要而存在,人類要如何敬天愛地、珍愛萬物?這是我們要用心思惟的。
當烏雲密布,就是將要下雨的時候。大自然的草木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植物的根莖、枝葉大小不一,所接受的雨水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即使同樣受到一場雨的澆灌,即便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由於彼此的種性不一樣,生長、開花、結果的狀況也不盡相同。
「隨分受潤」,小草,得到大地的水分而成長;土裡的水分滋養樹木,從根部、樹幹、枝,最末端的葉子吸收到養分得以向上舒展。天地、宇宙就是這樣在循環:人間天地,天地人間。
藥草喻又稱為雲雨喻,出自經中的〈藥草喻品第五〉,簡單具體的讓我們知道佛陀的教法只有一佛乘,但依眾生根機的大小不同,會得到深淺不同的法益。就像天降大雨,平等饒益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一樣:三草二木,一雨普潤,沒有分別。
三草:小、中、大草,分別比喻人天、聲聞和緣覺;二木是小樹及大樹,比喻中根及上根的菩薩!雖然眾生有各自的因緣,根機不同,從佛法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樣。三草二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藥,一般人也以為它們不能做藥;而佛是諸法之王,所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就像大醫王眼中的一切草木,都可以入藥。
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但是一念偏差,差之毫釐則失於千里,所以輪迴在五道(天、人、畜牲、惡鬼、地獄)四生(胎生、濕生、化生、卵生)當中,難以出離。「大錯易改,小錯難除」,微小的習氣要改,實在是很不容易,所以叫做塵沙煩惱,也叫做塵沙惑(惑就是不清楚、不能理解)。
「如來悲愍,說法皆平等」:有的人瞭解大道理,微細的煩惱、無明,卻還無法去除。所以佛陀慈悲說法,希望人人平等都能夠聽聞佛法,瞭解眾生皆能成佛的道理。
「三根各潤,一雨均霑」:就如一雨所潤,大樹能得到,小樹能得到,幼小的樹苗能得到,即使花花草草也一樣;各隨它們自己的根機來接受水分,全部都能夠受潤於雨水。體會佛陀慈悲說法、普濟眾生的用心後,我們更應把握珍惜聞法修行的因緣。
大地能成長一切,萬物都是應眾生的需要而存在,人類要如何敬天愛地、珍愛萬物?這是我們要用心思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