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珠喻〈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有一位窮人到了富裕親友的家中拜訪,親友擺設出種種佳餚美膳招待他,窮人就在酒足飯飽之餘酣酣睡去。此時親友因為公務必須遠行,臨走前就將一顆無價寶珠縫繫於窮人的衣服內裡,然後才離開。
這個窮人在睡夢之中毫無所覺,一覺醒來便離開親友家,繼續過著四處飄盪的生活。為了謀求衣食,非常辛勤勞苦,過著艱困的生活,稍微得到一點溫飽,就覺得很滿足了,不曾希求更好的生活;也絲毫未曾察覺,自身衣襯裡縫著一顆無價的寶珠。
一天,親友偶遇窮人,看到他仍是一貧如洗的模樣,非常驚訝地說:「這是怎麼一回事!你怎麼會為了討生活而落得如此潦倒。當初我為了讓你能過上好生活,滿足各種欲求,在那次你來我家時,縫繫了無價寶珠在你的衣裡,沒想到從那時到現在,你居然毫無覺察,為了生存而這般愁苦,實在是很傻啊!現在你可以將寶珠取出交易,所得必然可以滿足你,再也不必受匱乏之苦了!」
這則譬喻是佛陀的五百位弟子所提出,五百弟子用這個故事自我比喻,向佛陀表示自己就如同故事裡的窮人一般,在生生世世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早就受到佛陀的教育引導,發心立願勤求佛道,能夠具有如同佛一般的圓滿智慧。這就有如佛陀在久遠以前,便在我們身上縫繫了無價寶珠,讓我們明白自己原本就具有成佛的可能。
奈何弟子們在因緣流轉中,隨著種種煩惱逐漸忘卻自己所曾立下的大願,儘管本有佛性不曾拋失,卻不再精進於佛道,反而自滿於小乘修行的成果。如今因為佛陀在法華會上所宣說的大法,又為我們預先昭示了未來終能成佛,我們真是感到無比的歡喜!
《法華經》是佛陀在晚年時非常重要的開示經典,主旨在於揭示眾生本具佛性,人人都能成佛。而我們之所以還是凡夫,就是因為我們的清淨本性被萬般煩惱所覆蓋,因此就如「衣珠喻」裡的窮人一般,終日迷醉而不知身懷無價寶珠;仍然流浪於生死煩惱海之中,無法發掘出自性的無窮價值。
那麼要如何才能找回忘卻已久的自性呢?
佛教中有一首知名的偈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意思即是我們不必汲汲於外在的追索,修行也不只是自滿於獨善其身,更該在一步一步洗滌煩惱的過程中,運用本具佛性,寬廣地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發揮出寶珠的價值!
這個窮人在睡夢之中毫無所覺,一覺醒來便離開親友家,繼續過著四處飄盪的生活。為了謀求衣食,非常辛勤勞苦,過著艱困的生活,稍微得到一點溫飽,就覺得很滿足了,不曾希求更好的生活;也絲毫未曾察覺,自身衣襯裡縫著一顆無價的寶珠。
一天,親友偶遇窮人,看到他仍是一貧如洗的模樣,非常驚訝地說:「這是怎麼一回事!你怎麼會為了討生活而落得如此潦倒。當初我為了讓你能過上好生活,滿足各種欲求,在那次你來我家時,縫繫了無價寶珠在你的衣裡,沒想到從那時到現在,你居然毫無覺察,為了生存而這般愁苦,實在是很傻啊!現在你可以將寶珠取出交易,所得必然可以滿足你,再也不必受匱乏之苦了!」
這則譬喻是佛陀的五百位弟子所提出,五百弟子用這個故事自我比喻,向佛陀表示自己就如同故事裡的窮人一般,在生生世世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早就受到佛陀的教育引導,發心立願勤求佛道,能夠具有如同佛一般的圓滿智慧。這就有如佛陀在久遠以前,便在我們身上縫繫了無價寶珠,讓我們明白自己原本就具有成佛的可能。
奈何弟子們在因緣流轉中,隨著種種煩惱逐漸忘卻自己所曾立下的大願,儘管本有佛性不曾拋失,卻不再精進於佛道,反而自滿於小乘修行的成果。如今因為佛陀在法華會上所宣說的大法,又為我們預先昭示了未來終能成佛,我們真是感到無比的歡喜!
《法華經》是佛陀在晚年時非常重要的開示經典,主旨在於揭示眾生本具佛性,人人都能成佛。而我們之所以還是凡夫,就是因為我們的清淨本性被萬般煩惱所覆蓋,因此就如「衣珠喻」裡的窮人一般,終日迷醉而不知身懷無價寶珠;仍然流浪於生死煩惱海之中,無法發掘出自性的無窮價值。
那麼要如何才能找回忘卻已久的自性呢?
佛教中有一首知名的偈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意思即是我們不必汲汲於外在的追索,修行也不只是自滿於獨善其身,更該在一步一步洗滌煩惱的過程中,運用本具佛性,寬廣地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發揮出寶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