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珠喻〈安樂行品第十四〉
有一位力量強大的轉輪聖王,想要大展威勢降伏各國,而各國不願順服,因此轉輪聖王便興起各種兵力前往征討。
一一征服各國之後,諸眾兵將紛紛凱旋歸來,轉輪聖王對於立有戰功者非常歡喜,依照各自大小功勞給予不同的賞賜--有的賜予田宅、村莊、城邑;有的賞賜華貴的衣服、裝飾;有的獎賞金、銀、琉璃等種種珍奇的寶物;或是大象、名馬、大車、奴僕等等。
轉輪聖王賞賜了種種財物,唯有他自己頭頂髮髻中的一顆明珠沒有輕易賜予出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顆明珠是轉輪聖王所獨有,若隨意獎賞,眾人必定深感驚異!
「髻珠喻」出自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在這一品中,深具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請教佛陀,佛法流傳至後世,有心想要傳法之人,必須面對未來世間人心、環境的險惡,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傳法者得以安然無憂地弘揚佛法呢?佛陀回答有「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並且用髻珠之喻再次強調《法華經》在諸多經典中的殊勝地位。
佛陀是了徹宇宙萬物真理的覺悟者,引領眾生能夠從煩惱中解脫,猶如世間導師,也如這則譬喻中的轉輪聖王。而眾生的貪、瞋、癡等等煩惱,即是不肯順服的魔軍,許多有志修行者與煩惱魔軍、五蘊魔軍、死魔共戰,佛陀賞賜給他們各種解脫方法、佛法財寶,讓修行者各自證獲大小不同、程度各異的法喜。
然而佛陀卻沒有立即為他們講說《法華經》,原來《法華經》是佛陀說法四十餘年中,最重要的無上妙法。因為世間眾生難以理解、深信,容易生起驚疑,因此佛陀覺悟之後並未立刻宣說,就如轉輪聖王久護髻中明珠一般,要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說出此經。
眾生雖然本具佛性,然而卻埋覆在層層煩惱之下,所以要用眾生一知半解的知識,去理解佛陀圓滿的智慧,是極為不易的。因此佛陀在開始說法時,就以苦、空、無常、因緣果報等等,眾生較容易理解的法,來引導大家開始修善斷惡。
而佛陀來到世間的最重要目標,是要令眾生獲得與佛陀相同的智慧。所以要讓眾生能夠運用佛法於生活中,開始因為不同精進程度而各有所證悟之後,佛陀開始宣說《法華經》,讓眾生了解「菩薩道」才是唯一直達佛陀智慧的康莊大道!
一一征服各國之後,諸眾兵將紛紛凱旋歸來,轉輪聖王對於立有戰功者非常歡喜,依照各自大小功勞給予不同的賞賜--有的賜予田宅、村莊、城邑;有的賞賜華貴的衣服、裝飾;有的獎賞金、銀、琉璃等種種珍奇的寶物;或是大象、名馬、大車、奴僕等等。
轉輪聖王賞賜了種種財物,唯有他自己頭頂髮髻中的一顆明珠沒有輕易賜予出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顆明珠是轉輪聖王所獨有,若隨意獎賞,眾人必定深感驚異!
「髻珠喻」出自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在這一品中,深具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請教佛陀,佛法流傳至後世,有心想要傳法之人,必須面對未來世間人心、環境的險惡,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傳法者得以安然無憂地弘揚佛法呢?佛陀回答有「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並且用髻珠之喻再次強調《法華經》在諸多經典中的殊勝地位。
佛陀是了徹宇宙萬物真理的覺悟者,引領眾生能夠從煩惱中解脫,猶如世間導師,也如這則譬喻中的轉輪聖王。而眾生的貪、瞋、癡等等煩惱,即是不肯順服的魔軍,許多有志修行者與煩惱魔軍、五蘊魔軍、死魔共戰,佛陀賞賜給他們各種解脫方法、佛法財寶,讓修行者各自證獲大小不同、程度各異的法喜。
然而佛陀卻沒有立即為他們講說《法華經》,原來《法華經》是佛陀說法四十餘年中,最重要的無上妙法。因為世間眾生難以理解、深信,容易生起驚疑,因此佛陀覺悟之後並未立刻宣說,就如轉輪聖王久護髻中明珠一般,要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說出此經。
眾生雖然本具佛性,然而卻埋覆在層層煩惱之下,所以要用眾生一知半解的知識,去理解佛陀圓滿的智慧,是極為不易的。因此佛陀在開始說法時,就以苦、空、無常、因緣果報等等,眾生較容易理解的法,來引導大家開始修善斷惡。
而佛陀來到世間的最重要目標,是要令眾生獲得與佛陀相同的智慧。所以要讓眾生能夠運用佛法於生活中,開始因為不同精進程度而各有所證悟之後,佛陀開始宣說《法華經》,讓眾生了解「菩薩道」才是唯一直達佛陀智慧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