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在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於 1995 年推出暢銷書《EQ》後開始被全球企業熱烈討論的話題。EQ 可以管理我們的行為、管理自己複雜的心智,以及對待他人行為時的反應與態度。高曼也指出高 EQ 有五個組成要素,分別是自我認知、自我規範、驅動力、同理心跟社交技巧。擁有高 EQ 除了有助於提升溝通的品質、建立良好的職場網絡、帶給人值得信賴的印象以外,更有機會獲得較高的年薪。
「毫無疑問,高 EQ 遠比高 IQ 更少見,而且在領導天份裡顯得更為重要,絕不能忽視它。」著名的傑出領導者、曾帶領奇異(GE)攀向高峰的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曾經這麼表示過。在各領域職場上能成為頂尖人物的關鍵,EQ 情緒智商是一項不可忽視的能力。 你 EQ 高嗎?高 EQ 的人,職場上常說的 7 句話 EQ 能管理我們的行為、管理自己複雜的心智,以及對待他人行為時的反應與態度。職場上,高 EQ 的人因為擅於和他人相處、人緣好,往往有更多機會升遷、取得資源,面對挑戰時也能冷靜地化險為夷,展現很好的危機處理能力。美國財經商管媒體《Inc.》觀察高 EQ 者都有的說話習慣,總結出他們常掛在嘴邊的 7 句話,幫助你在溝通表達上,也能展現出高 EQ 的姿態: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1:讓我想一下為什麼 「為什麼」是個很好的詞,當你對一件事情存疑、思考為什麼時,就會開始用客觀的角度分析事情,不被情緒牽引。以下舉幾個情境: - 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完成這個專案 - 為什麼我這麼快就答覆客戶不合理的需求 - 為什麼我周末還在加班,但我家人明明希望我好好休息並陪伴他們 - 為什麼這個人要對我大小聲 透過提問,能趁機覺察自我狀態,釐清哪些情緒必要和不必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2:謝謝、請、不客氣 高 EQ 的人懂得保持禮貌,讓談話過程更融洽。適時表達感激更是重要,讓人知道你有看見他們努力的過程、把他們放在心上。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3:不用了,謝謝 拒絕他人是一門深奧的課題,看似很討厭,但明確的拒絕其實能有效節省對方的時間,讓他人一瞬間明白你的態度,反而是很好的答覆方式。但切記,拒絕別人前先回到第一動「讓我想一下為什麼」。想清楚後再拒絕別人,否則覆水難收;也請記得保持禮貌喔!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4:我這樣理解有沒有錯 講這句話,代表你正試圖理解對方在說什麼,並沒有不懂裝懂或忽略對方言論;另一種說法「我懂你在說什麼」相對就不太恰當,因為很多時候你未必真的懂對方,卻會讓對方感到驕傲或扭曲之意,容易造成誤會。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5:我常犯這個錯 當你發現別人犯錯時,比起嚴正指責或命令對方照你的方式改正,不如換一種謙虛的說法「我常犯這個錯」,像是:「我常犯這個錯,要不要重新檢查一下,確保內容無誤?」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6:我能否諮詢你的建議 多數人接受諮詢時,都會產生優越感,代表對方重視你的意見。當你想問別人問題時先說了這句話,對方通常更願意幫助你,也會給你比較完整的答覆。 高 EQ 的人常說的話 7:我對你有很高的期待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很常用這個句型,他的說法比較像是「你會在這是因為你很棒」,雖然這句話伴隨的通常是負評、不滿的地方,但至少能先安撫聆聽者、不那麼直接地抨擊對方。 不知道自己 EQ 高低?低 EQ 人,可能有的 11 種徵兆 我們能仿效、向高 EQ 的人學習更妥善的溝通方式,但同時也要避免、注意低 EQ 的人,會有的工作態度、職場表現。 市面上正式測量 EQ 的方法很少是免費的,《情商 2.0》(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作者、情緒智商測驗機構 TalentSmart 共同創辦人特拉維斯.布拉德貝里(Travis Bradberry)分析了自家機構中,數百萬受試者的數據,歸納出 11 種低 EQ 的人可能會有的徵兆,幫助你從另一個面向檢測自己的 EQ 分數。 雖然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布拉德貝里也並沒有建立給分機制,但其實這 11 個徵兆都是在提醒你,若你有相關跡象,要好好調整自己,畢竟 EQ 是可以培養的! 低 EQ 的徵兆 1:你容易感受到壓力 只要有任務或在預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你就很容易產生緊張、壓力和焦慮的情緒。這些很難自己解決的情緒困擾著你的頭腦和身體。 由於 EQ 可以有效的管理情緒與壓力,使你在困難的情境裡也可以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缺乏 EQ 的人會在想到解法之前,情緒壓力就升高至難以負荷,他們可能會有抑鬱、藥物濫用甚至是自我傷害等的念頭。 低 EQ 的徵兆 2:你很難對自己有自信 高 EQ 者能在任何的時候保持禮貌、同理心和善良的表現。他們懂得為自己設下保護的結界,也非常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這兩項特殊的能力加起來,讓他們在被攻擊的時候,仍舊能保持自信與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反的,若是容易因為別人的一言一語而對自己產生質疑,轉向升起負向的情緒反應、甚至產生攻擊對方的行為,那可能問題不在於「你的表現不夠好」,而是你的情緒智商太低。 低 EQ 的徵兆 3:你很難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感 經研究數據顯示,只有 36% 的人懂得精準表達自己的感受,其餘的人,常會因為不懂得精準地為自己的情緒定位,而採取不合理的溝通方式或適得其反的行動。 低 EQ 的徵兆 4:你很容易對某件事下判斷,而且不由分說的捍衛自己的想法 缺乏 EQ 的人會在缺乏資訊的時候,迅速的下主觀判斷,然後會依著自己的偏見蒐集訊息、忽略任何相反的證據。對領導者而言這種想法特別危險,因為他們不周全的思慮模式,以至於整個團隊的戰略失準。 低 EQ 的徵兆 5:你老是心懷怨恨 人的生存模式是遇到威脅就會自動進入戰鬥模式、對對手產生極強大的負面情緒,想要在這場對決裡取得勝利。這種反應對於能否「存活」下來,是至關重要的。但假設威脅已經遠去、而你卻仍然停留在「怨」「恨」或「妒忌」等等負面情緒裡的話,那對你而言絕對不是好事。 低 EQ 的徵兆 6:你很難放過自己的失誤 高 EQ 者雖然會謹記過去所犯下的錯,但會與其保持距離,使得「挫折」等失敗經驗可以變成他們成功的基石,而不是被失敗所困。他們在面臨挫折或失敗時會仔細思考:現在能做什麼?有什麼事情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進而為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 老是想著自己的負面經驗會讓你陷入焦慮,但對於自己避免重蹈覆轍是沒有幫助的。在這個部分,高 EQ 與低 EQ 者最大的差別在於,你懂不懂得將失敗轉為前進的契機,這會影響你是否具備能在跌倒後迅速站起來的能力。 低 EQ 的徵兆 7:你經常被誤解 低 EQ 者因為不太懂得表達自己的意思、用他人能夠理解的方式溝通,所以常常讓對方不清楚自己的立場、話語的意涵。 低 EQ 的徵兆 8:你不知道自己會被什麼「觸發」 每個人都有「觸發器」,可能是某種特定的情況或是人,這些觸發器導致你會有衝動行為的表現。高 EQ 者懂得研究他們的觸發器,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讓這些觸發器影響他們的情緒,做出不適當的行為。 低 EQ 的徵兆 9:你不生氣 這其實說來有點怪,EQ 其實是用來管理情緒、讓自己在即便有情緒的當下做出最好的判斷與斷論,也可以適度向他人表達你的不安、悲傷或沮喪。EQ 並不是意味著放任情緒,而是要妥善處理情緒,但低 EQ 者很有可能瞞騙自己,假裝自己是幸福的、積極的,掩飾自己的情緒。 低 EQ 的徵兆 10: 你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緒波動,怪到別人身上 低 EQ 者可能會說出「他讓我不開心」「他這樣做我很傷心」這類的話。衝動地將負面情緒怪到別人身上是一種不太負責任的歸因。情緒全數來自自己的內心,你必須要為自己的情緒承擔責任,沒有人可以勉強你、讓你覺得不愉快。 低 EQ 的徵兆 11:你很容易被冒犯 高 EQ 者是自信的、是開放的,有時候你甚至覺得他們有點厚臉皮,即便別人隨意的開他們玩笑、戳他們的短處,他們也可以泰然自若。但低 EQ 者很難做到,因為這種「幽默」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 你可能多多少少在上面 11 點內容裡,看見自己的不足與缺憾。但千萬別放棄自己,因為 EQ 與 IQ 不同、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你可以透過反覆的練習與自我提醒,調整自己處理與控制情緒的技巧,建立更好的情緒智商與情緒管理能力。當你的大腦能夠斷開過往的舊連結,重新開始提醒如何整理、面對自己的情緒時,在無形之中,你的 EQ 就這樣被提升了。 資料來源 / Entrepeneur、Inc 《得理後的同理心教育》
這事發生在普吉島的渡假村,那時我在那裡擔任中英文的翻譯人員。 有一天,我在大廳裡,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安慰著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 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因為那天小孩較多,一時疏忽,在兒童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 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飽受驚嚇,哭得浠浬嘩啦的。 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 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 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 或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 她的確可以這樣做,發洩她的情緒,讓她的孩子得到最好的補償。 但都不是! 她做了一個行為讓我印象深刻, 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且很理性的告訴她: 『已經沒事了,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妳而非常的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妳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墊起腳跟,親親蹲在她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的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那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當場哭了出來, 想必她是非常感動,沒有預期到是這個結果吧! 我相信,就是要這樣的教育,才能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吧! 體貼別人,也等於體貼了自己的心。 有句成語叫「理直氣壯」,但也有句話叫「理直氣和」,做人理直氣壯容易,但是理直氣和卻是困難。 尤其現代少子化的時代裡,每個子女都是父母掌心上的明珠,碰到這樣的事件沒鬧上新聞算是客氣的了, 又有多少父母能和文章中的媽媽一樣,不但沒有責怪對方,反而還讓小孩子過去安慰對方? 一位心胸寬闊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小孩子,必定會成為一位孝順、寬容又貼體的人! 歡迎來到天天讀書會,今天我們的有聲書要解讀的書是《情商》,作者丹尼爾.戈爾曼(情商课,高情商,情绪控制,情绪管理,情商比智商重要,如何擁有高情商,情商課,情緒管理,什麼是情商高,有声书,書評,有聲書)。要談起情商,戈爾曼可以說是權威中的權威。在他之前,還沒有人系統的提出情商的概念,直到1995年,作為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的戈爾曼出版了這本書《情商》,瞬間引起了全球的對情商的研究與討論,戈爾曼也因此被稱為「情商之父」,美國心理學協會因此授予與他終身成就獎。 很多曾經在學校中高智商的人卻在為智商平平的人工作。最有代表性的「笨人成功者」要算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了,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拉文斯坦研究所統計,小布什的智商僅為91,距離科學標準下的低智商90以下只有一步之遙,而他最重要的優勢就是有高情商。顯然,要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情商要遠比智商重要。幸運的是,不同於智商由先天條件決定,人們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擁有高情商。那麽,智商與情商的關系是什麽樣的?究竟什麽是高情商,究竟如何做才能成為高情商的人(情商课,情绪控制,情绪管理,情商比智商重要,情商課,情緒管理,有声书)?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本書,看看情商究竟是什麽,我們如何才能擁有高情商。 #情商課 #高情商 #情緒管理 00:00:00 情商的重要性與書籍情商簡介 00:01:43 智商與情商的關係 00:04:28 高情商能力一,認識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00:09:02 高情商能力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00:11:59 高情商能力三,激勵自己的能力 00:15:03 高情商能力四,認識別人情緒的能力 00:20:03 高情商能力五,調動別人的情緒 ▬▬▬▬▬▬▬▬▬▬▬▬▬▬▬▬▬▬▬▬▬▬ 其他精彩影片👇 高效的人際溝通技巧是什麼? 跟談判專家學習高效的溝通 | 暢銷書《非暴力溝通》 https://youtu.be/xLMjPORYTCc 天才與努力的關係是什麼?個人能力可否通過努力改變?| 好書推薦《終身成長》 https://youtu.be/MwJVuu82eBg 阿德勒目的論詳解:幸福是什麼?被討厭的勇氣讓人獲得幸福與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精讀 https://youtu.be/ETBXCGHkv6c 提升生活品質只需這樣做!極簡主義,讓生活擁有持久的幸福與快樂 | 好書推薦《極簡主義》 https://youtu.be/m1mmLa7NUeE 愛因斯坦如何喚醒大腦的無限潛力?激發無限潛能的10個方法|安東尼羅賓《喚醒心中的巨人》 https://youtu.be/DYjtRmqiYEI 10分鐘學會培養積極心態的3個有效方法(積極的態度:成功與失敗者的區別) https://youtu.be/xN6o5eY2zgw 為什麼時間不夠用?時間管理需要避免的5個誤區(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時間的正確方法) https://youtu.be/IBiiRIzm8R8 複利思維如何改變人生? 看看能徹底改變命運的4大複利效應的奇蹟! https://youtu.be/jHmjmYljTm8 窮查理寶典:巴菲特黃金搭檔查理芒格的11个投資和人生智慧 | 動畫書評 《穷查理宝典》 https://youtu.be/g8shEHZgIB4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傳奇一生,看看他如何創造了佔美國總GDP1.5%的財富 https://youtu.be/BePpLMPxxb4 從貧民窟的少年到美國的經濟巨頭,傳奇人物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勵誌人生 https://youtu.be/PTRbmqgJ7VU 日本「巴菲特」的致富觀點:只要懂這兩個字,不用花一毛錢就能變富有
2022-01-06 08:30 聯合新聞網 / 時報出版 本田 文/翡翠小太郎(ひすいこたろう) 在烏龍麵店,想加點飯糰卻售罄,這時候,日本第一大投資家竹田和平,對店員說了什麼呢? 大富豪想的真的不一樣。 「日本第一大投資家」、「日本第一大股王」,持有股票時價總額高達一百三十億日元!他就是擁有超過一百家上市企業股票的竹田和平。創立竹田製菓,打造暢銷商品竹田小饅頭,達成日本市占率60%的時候,他才23歲。 以下是顧問本田晃一告訴我的小故事。 本田晃一曾經在竹田和平的公司擔任社長。本田晃一說,他在竹田和平底下工作的時候非常興奮,因為可以就近跟日本第一有錢的大富豪,學習他的投資心法和判斷依據。 但是,竹田和平似乎沒有祕密,在投資方面,他就跟大家一樣看公司的四季報、翻報紙,把資料統整起來。 他也從來沒有談論過要如何賺錢的話題,他想的都是: 「要怎麼為周遭的人付出……」 「要怎麼讓大家開心……」 盡是這一類的。 因此,竹田和平打造了一座城堡,孩子們可以在這裡體驗自己動手做點心,非常受女孩子歡迎。因為是城堡,也提供禮服出租,馬上就能變身為仙杜瑞拉。 讓愛吃點心的孩子更開心,是竹田和平打造這座城堡的出發點。 竹田和平從來沒有談論過要如何賺錢的話題,他只想著,怎麼做才能讓顧客開心。 這時候,本田晃一的疑問也不一樣了: 「為什麼竹田和平會打從心裡想要付出、分享?」 本田晃一也很了不起,切中問題的核心。 一般而言,大家心裡想的都是「我要……」,為什麼竹田和平先生想的不是「我要」,而是「我可以多做些什麼」? 謎底揭曉── 有一天,兩人在外頭散步的時候,竹田和平看到蒲公英,便跟本田晃一說: 「蒲公英朝著我盛開呢!真是太感謝了!」 究竟有什麼好感謝的? 「矮小的蒲公英會朝上方開花,樹上的櫻花則是朝下方開花,跟人一樣高的向日葵也是朝著我們綻放。花朵總是朝著人開花,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感謝的事!老天真的很厚愛我呢!」 竹田和平一邊說,一邊「呵呵呵」地笑著。 竹田和平留意到很多小小的幸福,內心總是充滿感動。 當自己的心靈滿溢,自然就會想要分享。 人生是很巧妙的,如果我們心裡只想著自己,就會覺得只有自己很不幸。 但是,當我們試著分享,很不可思議的,別人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好。 本田晃一從竹田和平身上體會到這件事。 回到一開始的題目。 事情發生在本田晃一與竹田和平一起去吃烏龍麵的時候。竹田和平想點烏龍麵和飯糰,店員卻面無表情地說:「飯糰賣完了。」然後又接一句:「不過白飯還有。」 簡直是故意要惹人生氣,既然還有白飯,為什麼不能做飯糰! 但是,這種狀況下,竹田和平是怎麼說的? 這當中隱藏著大富豪的祕密。 答案就是…… 「真是恭喜你了!」 為什麼竹田和平要說恭喜呢? 東西賣完,代表今天生意很好,值得慶賀,所以竹田和平才會說恭喜!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缺貨」是「悲慘的事實」,但是從販售者的角度來看,「完售」可是「開心的事實」。 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感到開心,這就是大富豪看事情的最高境界。 竹田和平認為,願意付出和分享,人生才會圓滿、順遂。 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感到開心,自己的心也會很滿足。 其實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小小的蒲公英就讓竹田和平很滿足,吃烏龍麵也很滿足。 本田晃一說,這就是「體會力」。 竹田和平吃完烏龍麵之後,對來收拾的店員說: 「很好吃喔,謝謝你!」 接著站起身來,也對廚房說: 「很好吃喔!謝謝你們!」 當竹田和平要離開的時候,從店員到廚房裡的人全都跑出來送客。 本田晃一跟竹田和平說: 「竹田先生說了這麼多謝謝,在消費七百日元的烏龍麵店,得到了高級餐廳才有的待遇呢。」 竹田和平回答他: 「說謝謝不用花一毛錢,卻能讓大家覺得幸福,『謝謝』這兩個字很有力量喔。」 抱持著感謝的心品嚐烏龍麵,並將這份心意傳達出去,讓店員們也感受到幸福,感謝的循環就這樣形成了。 發現小小的幸福,並且深刻體會。當心靈滿溢,自然就會想要分享,這樣的人也會特別受到老天的眷顧。 宇宙只有一個大原則──整體要越來越繁榮。 要是只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變多了,宇宙會越來越衰弱,因為這違反了老天的旨意。 為他人著想、分享的意志,才是宇宙的意志。 順著宇宙的意志,人生就會跟著宇宙一起前進。 你選擇順流,還是逆流,抵達的終點將截然不同。 「金錢這種東西,你讓它開心,它就會增加。」—竹田和平 讓金錢愛上自己,你可以這麼想 只考慮自己時,你只有一個人的力量。 以整體的繁榮為出發點,你就擁有全宇宙的力量! 練習/發現小小的幸福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 書名:《你看事情的角度,決定了幸福的長度:21個切換視角的練習,辛苦也能是幸福》 作者:翡翠小太郎(ひすいこたろう)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7日 睡前請像這樣想三件幸福的事。 例如: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隨意走進的拉麵店,竟然好吃得不得了。」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從窗戶灑進來的陽光,讓人心情大好。」 「我今天很幸福,因為你把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重要的朋友。」(真的很謝謝你,我好幸福!) 像這樣,從今天開始持續做二十一天。 據說持續二十一天,就會養成習慣。 睡前想著幸福的事,很不可思議的,早上起床時的表情會很不一樣。持續做,你一定能體會,請一定要試試看。 ●本文摘自 時報出版之《你看事情的角度,決定了幸福的長度:21個切換視角的練習,辛苦也能是幸福》。 大哉問~佛陀甚麼時候做環保?
禪師父曾分享一則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禪師父接了一通電話,講了兩個鐘頭。對方很生氣,劈頭就問: 「你是不是師父?」 然後又說: 「你跟錯人了,你知不知道?」 這讓禪師父有點錯愕。 對方講了很多,最後問禪師父: 「你告訴我,佛陀時代有沒有做環保?」 禪師父很肯定回答說: 「有。」 這時對方追問道: 「佛陀甚麼時候做環保?」 禪師父便跟對方分享: 「當時佛陀與阿難走在路上,看到一張紙,佛陀告訴阿難,來!阿難!那張紙撿起來。」 對方本來很生氣,只要禪師父講一句,他就會回兩句,但講到這裡他慢慢靜下來,沒有再回話。 禪師父接著說,佛陀跟阿難再慢慢走,看到地上的一條草繩,佛陀告訴阿難說: 「來!你把地上那一條繩子再撿起來。」 禪師父原本預期著,他可能要回嘴了,沒想到居然沒有。 禪師父於是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我們師父教我們的就是這樣,如果我們跟好人在一起,就像佛陀與阿難走在外面,當阿難把那張紙撿起來聞一聞,他說很香,因為它包過香。 如果我們不注意我們的行為,跟不好的人在一起,就會像這條繩子,因為綁過魚,就會有不好的氣味。」 「雖然慈濟人在社區不一定都做得很好,不一定讓大家都滿意,因為每個人都有習氣,但是我們希望能夠跟著上人,將這個法入心,改掉我們的習氣。」 在電話中,禪師父建議他到921災區那邊看看,多了解慈濟為社會所做的一切。 後來才知道,原來對方也是當年參與921(希望工程)的建築師之一。既然如此,為何會打這一通電話?原來是因為他認為周邊的人都在講慈濟,所以他希望能真正的了解。 最後,禪師父提醒我們: 「上人說我們不怕人誤解,就怕沒機會讓他們多了解我們。所以我很感恩他沒有掛我電話,也問了很多,我才有機會。到了最後,感覺這一通兩個小時的電話很成功。 希望每一個人都要很清楚,才能面對問題,不是隨著人云亦云;要很清楚,還能平靜把它說清楚。 如果帶著情緒,對方可能馬上掛電話,那麼就會真的落入『慈濟人是這樣,連師父也是這樣』的口實。」 禪師父感恩對方沒有掛電話,還能聽得進去,就有機會改變他,進而讓他再去跟身邊的朋友講清楚,這才是我們做弟子應該盡的責任。 所以,我們不要只是會做,還要把握因緣說,重視身邊任何一個可能的因緣。 因為它可能就是一顆種子,只要因緣具足,日後這顆種子就會在適合的地方、適合的時間長成一棵大樹,利益眾生。 #文章轉載自慈濟TC News 犯 錯
作者:尤金 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得像是樹上的一片嫩葉。 她捧上蒸魚時,盤子傾斜。腥羶的魚汁魯魯莽莽地直淋而下,潑灑在我擱於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來,陰霾的臉,變成欲雨的天。 可是,我還沒有發作,我親愛的女兒便以旋風般的速度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極為溫柔的笑臉,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不礙事,沒關係。」 女侍如受驚的小犬,手足無措地看著我的皮包,囁嚅地說:「我,我去拿布來抹……」 萬萬想不到,女兒居然說道:「沒事,回家洗洗就乾淨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沒關係的,不必放在心上。」 女兒的口氣是那麼的柔和,倒好似做錯事的人是她。 我瞪著女兒,覺得自己像一隻氣球,氣裝得過滿,要爆炸卻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兒平靜地看著我,在餐館明亮的燈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鍍著一層薄薄的淚光。 當天晚上,返回旅館之後,母女倆齊齊躺在床上,她這才亮出了葫蘆里所賣的藥: 女兒倫敦求學三年,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性,我和先生在大學的假期里不讓她回家,我們要她自行策劃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國試試兼職打工的滋味兒。 活潑外向的女兒,在家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粗工細活都輪不到她,然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國,卻選擇當女侍來體驗生活。 第一天上工,便闖禍了。 她被分配到廚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細緻的高腳玻璃杯,一隻只薄如蟬翼,只要力道稍稍重一點,便會分崩離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 女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將那一大堆好似一輩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乾淨了,正松了一口氣時,沒有想到身子一歪,一個踉蹌,撞倒了杯子,杯子應聲倒地,「哐啷、哐啷」連續不斷的一串串清脆響聲過後,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閃閃爍爍的玻璃碎片。 「媽媽,那一刻,我真有墮入地獄的感覺。」女兒的聲音還殘存著些許驚悸。 「可是,您知道領班有什麼反應嗎?她不慌不忙地走了過來,摟住了我。說:親愛的,你沒事吧? 接著,又轉過頭去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碎片打掃乾淨吧! 對我,她連一字半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有一次,女兒在倒酒時,不小心把鮮紅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顧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為她在衣裙上栽種了一季殘缺的九重葛。 原以為顧客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反而倒過來安慰女兒,說:「沒關係,酒漬嘛,不難洗。」 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女兒的肩膀,便靜悄悄地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只驚弓之鳥安撫成梁上的小燕子。 女兒的聲音,充滿了感情:「媽媽,既然別人能原諒我的過失,您就把其他犯錯的人當成是您的女兒,原諒她們吧!」 此刻,在這靜謐的夜裡,我眼眶全濕。 原諒別人便是放過自己。 這個故事,讀了一遍眼角有淚,再讀一遍,依然有淚珠滑落 ... 我想此刻,你的內心也無法平靜吧 ... 檢視一下自己平日的言行,原來還有這麼大的提升空間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傳遞 ... 親愛的朋友,既然我們有幸欣賞到這篇文章,既然我們感動著對方的感動,讓我們從當下改變自己的言行,把這份善意長長久久地傳遞下去...,如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幸福和幸運的! 生活如此美好!好好珍惜身邊出現的每一個人,他們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人。 不再計較
法國作家莫魯瓦說: 人常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失去理智,掐指算算,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也就幾十個年頭,但卻為了糾纏那些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光。 生活中,我們是否常為一些小事而使原本絢爛的日子大失光采?! 當你我有所察覺時,卻驚覺往往覆水難收、時光荏苒再也無力挽回。 生命如此美妙短暫,應專注去實現心中的夢想;努力去愛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用心去做自已應該做和必須做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摩爾講了他的經歷。當時他在海中潛水艇和戰友執行任務,日軍瘋狂地往深水底下轟炸,整整持續了15個小時。 摩爾感覺那15個小時真的猶如15年那般無盡漫長,恐懼無情襲捲而來,他真的以為必死無疑了。 就在當下,腦海倏乎翻騰起過去生命中的那些小事:因為爸爸把一隻昂貴的新手錶給了哥哥而沒給自己,他生氣好幾天不願意跟爸爸說話。 他也想起結婚多年來,自己總自以爲義經常為一點芝麻小事跟妻子吵架,讓婚姻關係由濃轉淡出現裂痕。 頓時他體會出雞毛蒜皮這些小事,與生命此刻受到威脅相比,卻顯得那麼渺小;如果這次能僥倖脫難,幸運見到明天的太陽,他將永遠不再去計較那些小事。 一個人的生命若即將走到盡頭,我們會如何思考生命的意義? 誰會再計較父母的愛或財產分配不公而忿忿忿不平? 誰還會在乎另一半不小心把地板弄髒或襪子亂丟而冷戰不休? 亦或老闆指出自己的工作問題會心生不滿還是無法謙卑自省 ? 若同事恍神疏忽忘了跟自己打招呼會心生芥蒂⋯⋯ 還是朋友們沒記起自己的生日而情緒鬱悶失眠…… 寶貴的生命不可能重來,那葬禮上回顧人生匆匆、我們一生做了什麼? 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我們是否還會和從前一樣在乎無關緊要的事? 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說:「為小事而煩惱的人生命是短促的。」 太多閒雜小事佔據生命,就只能遊走在匆促短暫的節奏裡;你我需有智慧去選擇不去在意那些小事,花時間深耕拓展更有意義的事來豐富生命。 每一個人現在所做的,正是由態度影響自己的行為,乃至於整個人生;你正在使自己成為將來你所願意是的、你所願意信的。 你我生命的氣息、呼吸、心跳全都是上天的恩典,也來自於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 證嚴上人靜思法語:「使我們不快樂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們可以躲閃一頭大象,卻躲不開一隻蒼蠅。」 What makes us unhappy is the little things. We can dodge an elephant but not a fly. 大脑额叶—“智力的法宝”
大脑额叶包括前区、中区和后区,是一个重要的神经组织区域。前区就是脑前额叶,因为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和复杂的结构图式,以及丰富的、复杂的双向性联系,它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脑前额叶与中枢及其它部位(如顶叶、枕叶、颜叶、丘脑、脑干等)有非常广泛的神经联系,脑前额叶接受和综合由脑的各部位传入的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信息,并能及时组织传出冲动,给这全部结构以组织性、指导性和调节性的影响,保证中枢神经系统整体的协同和达到整个高级心理过程的机能统一。 再由于人脑前额叶皮质在神经生理学上没有找到具体的、特定的功能,使它能够免受这些具体功能的拖累,这就保障它能全面分析考虑输入信息的意义,并据此进行主动的、有指向性的、有目的性的、有逻辑性的和有创造性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其结果就是形成了新的信息,由新信息再转化为具体活动,形成整体行为。 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共同构成觉察系统,是精神活动的最主要场所。额叶的功能是交换产出样本,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产出意识。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通过联络纤维建立联结路径,样本就是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的。 已知的前额叶功能包括: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从脑前额叶的功能可以看出, 它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 由此可见,大脑前额叶在人的整体脑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因为大脑前额叶不仅控制着人身体的正常运动功能,还和一个人对外界的认知决策判断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适当的进行大脑前额叶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判断力,增长孩子的智力。而在进行大脑前额叶锻炼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大脑前额叶怎么锻炼 第一:闭眼吃饭,为了有意识的用脑,可以阻断一些信息比如视觉信息,闭上眼睛靠其他感官去寻找食物再送到嘴里,刺激触觉味觉和嗅觉,从而增强大脑中相关区域的功能; 第二: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而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第三:用手指分辨硬币,随时在口袋里放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没事时拿手指的指尖去尝试着分辨,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挖掘大脑隐藏的一些能力; 第四:关掉声音看电视阻断声音,仅靠画面去分析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内容,这样能刺激大脑皮层并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 第五:捏住鼻子喝咖啡和茶,咖啡和茶的香气会通过鼻腔粘膜和嗅觉神经传入大脑,在脑中对其进行分析,但现在你闻不到香气大脑就只能靠舌头的味觉来拼命分析进到嘴里的东西,这样一来它就得到的锻炼。 晚上剛洗完澡,腦中突然浮現 ”What a wonderful world“這首歌 這是我很喜歡的歌! 在外在紛擾的當下, 不知道現在聽這首歌, 是不是該覺得太天真?還是太諷刺? 回看歷史, 在紛”亂“的”世“界中, 各樣的人性顯現, 每個“選擇”的當下, 都考驗良知、智慧、勇氣。 祈祝,天還是一樣藍, 我們仍然可以心懷正能量, 繼續再多做些什麼.... 今晚,聽這首歌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希望不管外在多紛擾, 我們的內心,還是有片美好世界。 https://youtu.be/BbSE-W5Q82g (作者: 洪震宇) 【很棒的故事】
聚寶盆與垃圾桶 伯勞恩又失業了!他滿大街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工作,情緒極度低落之下,他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將身上最後一塊錢換了酒喝下肚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可是,家裡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厚望的兒子克利斯帝安並沒有給他爭氣,他的成績居然比上學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利斯帝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便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了。 當伯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習慣性地拿起筆補寫昨天的日記:「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楣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麼盼頭?」 伯勞恩來到兒子的房間,打算叫兒子起床,但克利斯帝安早已經自己上學去了;就在此時,伯勞恩突然發現兒子的日記本忘記鎖進抽屜了,於是他忍不住好奇的看了起來: 「5月6日,星期一,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我晚上將這個消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麼會是這樣呢?自己明明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麼變成深情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呢?伯勞恩好奇地繼續翻看起兒子以前的日記: 「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小提琴。」 伯勞恩又是一驚,趕緊去拿起自己的日記本來看: 「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提琴,本想多睡一會兒,又被他吵得不安生;如果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破提琴不可。」 伯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已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安,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從此,伯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起來,他日記裡的內容也完全變了: 「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哪家單位聘請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今天我終於找到工作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想,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巨匠埃‧奧‧伯勞恩。伯勞恩於190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曾經在工廠當過鉗工,給報刊畫過漫畫,為書籍畫過插圖;而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連環畫「父與子」。 後來有人問伯勞恩:「聽說您是因為一本日記改變了觀念,並成了大師的嗎?」伯勞恩說:「是的,確實是因為一本日記,但需要申明的是,那個大師不是我,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克利斯帝安。」 常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那你就是聚寶盆;如果只看的到別人的缺點,那你就變成垃圾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