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的 “ 病 ” 都不是病,只是正常的衰老。 1、“ 記性差 ” 不是阿爾茨海默病,是大腦在變老,不是病。如果你只是忘了鑰匙放哪,但還能自己找回來,那就不是癡呆。 2、“ 走路慢、腿腳不利索 ” 不是癱,是肌肉在退化,解決方法不是吃藥,是動。 3、“ 睡不著 ” 不是失眠症,是大腦在調整節律。但這不是病,是“睡眠結構”變了。別亂吃安眠藥。長期靠安眠等藥物入睡,會增加跌倒、認知障礙等風險。老年人最好的 “ 安眠藥 ”,是白天多曬太陽、保持規律作息。 4、“ 滿身疼 ” 不是風濕,是神經老化的正常反應。 99% 的 “ 渾身疼 ”,不是病,是神經傳導變慢,疼痛感放大了。這叫 “ 中樞敏化 ”,是老年人常見的生理變化。別吃鎮痛藥。運動和理療,才是調節方式。推薦泡腳 + 睡前熱敷 + 輕按摩,比吃藥有效得多。 5、“ 體檢異常 ” 不是生病,是指標標準沒隨著年齡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老年人體檢指標要 “ 寬鬆處理 ”。膽固醇也是一樣。老年人膽固醇稍高,反而更長壽。因為膽固醇是合成激素和細胞膜的原料,太低反而容易免疫力下降。《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也明確指出:老年人降壓目標是<150/90 mmHg,而不是年輕人的標準<140/90。不要把衰老當生病。 老人和子女應該知道: 第一,記住: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是病。 第二,老年人最怕 “ 嚇 ”,不要被體檢報告嚇倒,也不要被廣告忽悠。 第三,子女最該做的事,不是帶父母跑醫院,而是陪他們散步、曬太陽、吃飯、說話。 衰老不是敵人,錯誤認知才是。 五把鑰匙打開長壽門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也許可以從諾貝爾獎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得主普遍長壽,平均壽命高達77.2歲,比僅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平均壽命高1.4歲。日前,據美國《讀者文摘》報道,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總結出幾把延緩人類衰老的"鑰匙",幫你開啟長壽大門。 長壽金鑰匙---樂觀,生活有目標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佔50%以上,合理膳食佔25%,其他佔25%。"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洪昭光表示,一項在世界三大長壽地區進行的調查: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煙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點卻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長壽者都心胸寬闊,樂觀開朗,心地善良、隨和。沒有一位老人心胸狹窄,鼠肚雞腸,這樣的人活不到100歲。 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也強調,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是要樂觀。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HI)調查了10萬名婦女,樂觀者在該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險比悲觀者小14%。研究者希拉裏·廷德爾博士指出:"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有強大的社會網絡並能很好地處理壓力。"二是有目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發現,無論是遠大目標,還是旅遊或讀書等近期目標,只要生活擁有目標,生存優勢就更大。研究中,生活有明確目標及計劃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第二把鑰匙---堅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頂尖心臟病專家、紐約哥倫比亞醫學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輕的最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裏(約400米),那麼在3年內死亡的幾率會驟增。可能的話,盡量與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說話機會;一起打網球還能建立親密關係。但這並非鍛煉的全部好處。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運動,夫妻多活動,雙方更能延年益壽。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還能降低高血脂,使動脈硬化變軟,讓人腦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癡呆。那麼,怎麼步行最好呢?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個字即可:三、五、七。"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約3公裏,時間在30分鐘以上;"五"指每周運動5次左右,只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才能有效;"七"指有氧運動強度以"運動後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這相當于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說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分鐘,50+120=170。如果身體素質好,有運動基礎,則可以多一些,達到190左右;身體差可以少一些,年齡加心率達到150左右即可。總之,步行運動要量力而行,否則會產生無氧代謝,導致不良影響或意外。 第三把鑰匙---多補維生素D,少吃豬肉一項為期10年、涉及54.5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4盎司(約113克)左右牛肉或豬肉的人,早亡危險比更少吃肉的人高30%。雖然早期研究表明,大量吃紅肉會導致心臟病和結腸癌,但是這項研究首次以大規模的調查揭示了多肉飲食對壽命的影響。 "這是因為,紅肉裏含有較多的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且紅肉消化後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使腸蠕動減弱,進而使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更長,增加直腸癌的風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目前,在幾大類食物中,紅肉的攝入是最容易過量的,而一旦過量,它對人體的危害又是巨大的。健康的年輕人、活動量比較大的可適當增加紅肉的攝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人則要相應減少,心臟病、高血壓等高危人群,更要減少紅肉攝入,可用魚肉、雞肉等白肉代替。 另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0億人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水平過低會導致骨質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壓和癌症。一項新研究發現,"陽光維生素"攝取不足的成年人早亡危險增加26%。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副教授邁克爾·梅拉米德博士表示,除了喝強化牛奶和適當補充維生素D之外,還應該每周曬曬太陽,每次10-15分鐘,最佳時間為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可以達到補充維生素D的理想效果。 第四把鑰匙---夫妻多牽手 "在街上,經常能見到一個現象,'海歸'夫婦或是外國夫婦散步時會手牽手,而在國內呢,大多數夫妻散步時都相距半米到一米,男的在前邊走,女的在後邊跟著。"洪昭光提倡,夫妻應該多牽手走路。因為人有一種"皮膚饑渴",皮膚的接觸能產生明顯的心理和生理效應,通過生物電傳導,免疫力就提高。 美國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學一項超過七年的研究發現,盡管都有壓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時間去關愛配偶,他們自身死亡的危險性就能減少36%。科學家推測,關愛可以讓人釋放"結合"催產激素,去對抗能升高血壓和幹擾免疫係統規律的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盡管有壓力,但是在7年時間內,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照顧配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36%。 第五把鑰匙---人緣好 大量調查資料發現,百歲老人都具有好人緣的共同特點。社交生活越少,大腦裏會有越多焦慮引起的化學物質,就越可能生病。一項針對276個18到55歲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個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擊感冒的能力強4倍。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緊張的緩衝器,有益于心臟健康。"幾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均指出,長期精神緊張會削弱免疫係統並加速細胞老化,最終讓人的壽命縮短4-8年。而人緣好的人,心情一般會很好,有利于健康長壽。 連中研院都請她去演講, 第10點 一定要看哦! (Blonde Girl)健康諮詢顧問吳寶芬 ~ 她的31年職場生涯裡,已演講6,000多場,連中研院都邀請她去演講……。 (Blonde Girl)以下是演講筆記整理出來的資料重點: (double arrow right)01.喝豆漿,其實它比什麼都好! (double arrow right)02.只要是香氣非常夠的水果(蘋果、土芒果、土芭樂、水蜜桃、甚至是榴槤),要喜歡吃;不喜歡榴槤就不要勉強,當身體排斥某樣東西的時候,就算再勉強吃,身體的每個細胞是不開心或排斥的,再好的東西也沒用,反而傷害身體! (double arrow right)03.不能吃葡萄柚 ~ 裡面的Narigin會破壞肝功能排毒! (double arrow right)04.睡的飽比吃得好重要太多!太多!睡覺時會排放出褪黑激素,缺乏褪黑激素時人會無法正常運作,,會產生憂鬱、負面思考等想法。 (double arrow right)05.果汁不要用打的,不但纖維被破壞,打碎的纖維會氧化,對身體是不好的;真要打果汁,就買一台600塊的隨便打打就好了,千萬不要買超強大功能的果汁機;最好就是生吃,沒嚼碎都沒關係! (double arrow right)06.水果比蔬菜還要重要,甚至可以少吃蔬菜,但是不能少吃水果(裡面的植化素是別的東西沒有的),且菜都吃煮過的,裡面營養成分早已被破壞掉,生吃又有農藥! (double arrow right)07.水不要喝太多,但是一天要喝體重(公斤)X30的量,例如:50公斤X30=1,500cc的水。 (double arrow right)08.要多喝茶和咖啡,因為身體是ph7,但是要讓身體調到ph7.35~7.4,變成弱鹼,才不易得癌症。 (double arrow right)09.幽門桿菌會造成胃癌,茶讓幽門桿菌無法黏在胃壁上,且茶裡面的苯丙胺酸會讓人心情好。 (double arrow right)10喝 普洱茶 是得乳癌最快的方法,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黃麴毒素是致癌物! (double arrow right)11.咖啡裡面的L-Dopa可保肝、保腎臟,,預防子宮頸癌,還可以防治帕金森症! (white triangle right)但絕不要喝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因為要用更多的化學物來將咖啡因萃取掉。 (double arrow right)12.不要喝牛奶,裡面的酪蛋白是極酸的致癌物,也容易形成腫瘤!牛有四個胃可反芻代謝掉,我們只有ㄧ個胃,根本無法代謝 (早在1918年就已研究出來,但不斷被壓住,不敢公開),嬰兒最好是餵母奶,如喝牛奶,喝到三歲就一定要停止! (double arrow right)13.常偏頭痛、抽筋,又查不出原因,就是缺鈣! (double arrow right)14.綠茶是最好的,再來烏龍(香片也屬烏龍),再來紅茶(包括所有花茶、果茶都屬紅茶)。 (double arrow right)15.不要再吃善存,裡面是碳酸鈣,也會結石。 (pointing right)好朋友記起來,全家的健康就靠妳(你)了! 看完之後跟您道一聲好!以上請參考善加應用! 死的支架,活的血管 一個健康的人接受體檢,常被告知心臟有血管堵塞要做支架, 當事人進退兩難 ,他覺得自己明明很好! 血管是活的, 它無時無刻因應身體做寬窄的變化, 支架是死的,永遠固定口徑,所以當人在運動需要增加血流量 時沒有辦法如人體的血管一樣擴張,在睡眠狀態中,心臟要減少血流量,血管口徑變小,進入休息狀態 ,可是支架卻讓血流 無法減少,血管口徑 無法縮小 ,心臟支架使心臟血管的供血無法隨著人體的節律需要自我調解,讓心臟沒有辦法休息,就長遠來看,絕對不是好事。 心臟有三條主要的 血管,彼此互相支應代償, 有一條血管稍微堵塞,其他的血管 會產生支援的效果, 人體不會有危險 ,心臟的動脈縱然減流達60 %, 但如果沒有症狀,不用因為體檢 有堵塞,就去裝支架, 重點是治療心臟的症狀不是去治療X光片的顯影結果! 人體承受外界的壓力比如溫差變化大,過勞,不眠,都可能使血管緊縮, 最常見的是進入脫水狀態而不自知,血液總水量變少,循環到心臟的 血液灌流不足, 引發心絞痛,這原因只是因為總體的血液液體量不足,無法灌滿血管,導致血管塌陷變窄造成 ,這個時候不要按摩或是擦萬金油, 趕快喝一杯濃鹽水 ,三五分鐘之內 胸口絞痛就消失了, 因為鹽是很有效的電解質,可將水份留在血液中,使血液留住水份, 血量飽滿 ,很快的就把缺血塌陷堵塞的血管撐開了,大熱天跑馬拉松或是在高溫中工作,流失了大量汗水,要防止脫水需補充濃鹽水,若只補充水,那水沒有辦法留在血液中,很快隨尿排掉,就像兵殤洪仲丘 ,他在死於脫水熱衰竭以前喝了3700cc的水,但是沒有像老一代的士兵一樣補充鹽片 ,所以還是死於脫水熱衰竭! 若長期每年做心臟 健檢, 在做放射檢查電腦斷層時,所受到的輻射線傷害超過一般 X光片的數百倍 ,打入身體的顯影劑可使老人本已經衰弱的腎臟很快的腎衰竭, 再加上接下來被勸誘裝上支架,在施作的過程中要用電腦斷層導引,再度打入顯影劑,腎臟再受一次傷害,但醫療體系有法規保護,腎衰竭者求助無門! 一時的胸痛可能是 頻繁溫度變化,進出冷氣房,脫水等原因造成,保護身體的重點 在於良好的生活飲食行為而不是頻繁的做心臟檢查,裝支架,像李登輝一樣,一個心臟內的支架數目破亞洲紀錄 ! 現在媒體上常常鼓吹少鹽的飲食,但少鹽會使血液中的水份無法留住,造成血液自主性脫水, 血液又濃又稠,造成心臟的循環障礙, 頻繁的引發心絞痛! 大方的補充鹽份,水份可以留住 ,血水量多循環自然就好,可以大大的撐開血管改善循環,不用裝支架, 不用永遠吃抗凝血劑 , 支架的效果經常只有兩年! 要不要裝支架,要從兩個立場看,一個是醫療營運的立場! 那患者當然要裝,而且是裝越多越好, 但如果從個體健康的角度看 ,要三思! 若常感到胸悶,胸緊,胸痛, 噁心 ,但沒有同時發生虛弱無力,那可能是胃食道逆流, 與心臟無關! 養生班興趣的問答60題: 1、雞蛋怎樣吃能夠達到營養百分之百? 答:白水煮著吃。 2、睡覺前可不可以吃點小點心?怎麼吃? 答:可以吃,但只能少量的吃。 4、人老啥先老? 答:人老腿先老。 6、老人生活三慢一快是什麼? 答:吃飯慢、呼吸慢、喝水慢。走路快。 7、微波爐到底能不能用?怎麼用? 答:可以用,但只能用(1—2)分鐘。 8、大腦到底是要多用?還是要省著點用? 答:大腦不但要多用,而且要經常用。 9、怎麼吃晚餐? 答:儘量少吃,早吃,吃差一點 11、哪三類東西不能吃? 答:轉基因、反季節、反式脂肪酸都不能吃。 12、什麼叫三個半分鐘?什麼叫三個半小時? 答:早上醒來時在床上停半分鐘,然後起來坐半分鐘,在地上站半分鐘。三個半小時是,早上起來鍛煉半小時,中午睡覺半小時,晚上散步半小時。 13、四個而異是什麼? 答:因人而異、因年而異、因時而異、因性而異。 14、老人每天應走多少步? 答:五千步就可。 15 、喝綠茶到底注意哪兩點?這兩點是哪兩點? 答:最好要淡些,下午三點後不能喝。 16、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答:每天需要喝六到八杯水,每杯最少250毫升。 17、早上的第一杯水有什麼講究?應該怎麼喝? 答:喝溫開水,要慢慢地喝。 18、保健有三個里程碑,三個里程碑是什麼?怎樣理解? 答:飲食要平衡,心態要平衡,有氧運動。 19、國際上公認的六種最好的保健品,第一種是什麼? 答:綠茶。 20、老年人飲食有哪三大忌? 答:硬、燙、粘的食物不能吃。 21、粗糧與細糧,到底誰最好,怎麼吃? 答:粗糧最好,應搭配著吃。 22、心臟病發作時是否一定胸前區疼痛?還有可能哪些地方疼痛? 答:不一定。也可能左臂痛,背心痛,甚至於牙疼。 23、養生先養什麼?怎麼養? 答:養生先養心,心態平衡,保持好的心態。 24、自由基,到底是好是壞。順便說說,用三個字說明保健品的根本道理是什麼?用五個字講它跟自由基是什麼關係? 答:自由基是壞的,三個字“抗氧化”,五個字“清除自由基”。 25、在密閉環境下鍛煉好不好?為什麼? 答:不好,因為無氧。 26、我們如何做情緒的主人。要怎樣?不要怎樣? 答:要宣洩,不要發洩。 27、醫生能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病?他們到底能看好我們所病的幾分之幾? 答:不能。三分之一。 28、如何理解人的自愈機制,也就是說,人的幾分之幾的毛病,自己會好的。舉一個簡單例子。 答:三分之一毛病自己會好,例如感冒或者小傷口。 29、哪些毛病用不著去醫院看病?舉三個例子。 答:慢性咽喉炎、感冒、『腰酸背痛』等。 30、你能舉幾個『心理衰老』的例子嗎? 答:不愛搭理人,怕出去,沒有安全感等。 31、老人生理衰老與心理衰老一致嗎?同步嗎?誰快誰慢? 答:不一致也不同步,『生理衰老快』。 32、老人如何多動腦?舉例說明。 答:多看書、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做家務活等。 33、為啥要多曬太陽?曬太陽能達到什麼效果? 答:補鈣、吸收紫外線。 34、為啥吃的太多反而不好? 答:增加胃腸負擔、增加體內垃圾。 35、請問隔玻璃窗曬太陽好不好?為什麼? 答:不好。因為玻璃窗阻隔了紫外線的吸收。 36、老年人的體檢指標略有高低變化,要緊嗎?怎麼看? 答:不要緊的,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功能都在慢慢減退,這是自然變化規律,要正確面對。 37、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答:養生、養心。 38、人睡覺提倡睡什麼覺?怎麼講? 答:睡子午覺。子覺是23:00—淩晨1:00。午覺11:00—13:00。子午覺說的是,在每天的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此時睡眠品質最好。 39、老人的心理健康有十條標準,你能舉一兩條說說嗎? 答:充分安全感,充分瞭解自己。 40、所有的家電都有輻射,你晚上怎麼處理家電? 答:關掉電源,必要時遠離(四—六米)。 41、你能談談,阿司匹林到底好不好?到底該不該吃?怎麼吃? 答:就目前的臨床經驗來講,這種藥儘量少吃,要因人而異。 42、你能說說帕金森氏病嗎? 答:這是一種老年人比較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震顫、身體的僵硬、行走不便或者行走碎步。 43、你能說說你所知道的老年癡呆症嗎? 答:人到了老年記憶力下降,認識功能全面減退。 44、請問老年人為什麼會抽筋,有什麼辦法嗎? 答:缺鈣。多吃蝦、牛奶。 45、血鈣與骨鈣的關係,你能講講嗎? 答:血鈣和骨鈣主要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血鈣當中的鈣主要以離子鈣鹽的形式存在。而骨鈣當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46、正確的補鈣應該注意哪兩條? 答:多曬太陽,吃有關補鈣的食物。 47、膀胱過度活動症是什麼?請問是哪三尿? 答:尿頻、尿急、夜尿。 48、具體講講三尿的問題,怎樣算尿頻,怎樣算尿急,怎樣算夜尿? 答:尿頻是白天多於4—6次,夜間多於兩次;尿急就是當有尿意時得馬上去小便,否則就會尿褲子;夜尿是睡覺後到起床前之間排尿的頻次大於三次。 49、老年人基本上都有骨關節炎,原因主要有兩條,哪兩條?哪一條可以避免? 答: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慢慢退化,慢慢地磨損,要適量的補鈣。磨損可以避免。 50、核桃與深海魚油,你選誰最好?他們裡面都有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答、核桃。他們的裡面含有奧秘嘎三脂肪酸。 51、老人想活得健康就要一少三多,哪多哪少? 答:少吃。多動、多學習、多接觸社會。 52、用四個字說明老人多流汗的標準是怎麼樣? 答:微微出汗。 53、請問每天的三頓飯怎麼吃? 答: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 54、請問三頓飯分別吃幾分飽? 答:早上九分飽,中午八分飽,晚上七分飽。 55、人體是非常講究平衡的,你能講出一、兩個人體的平衡嗎? 答:酸鹼平衡、鉀鈉平衡、陰陽平衡等。 56、隔夜菜是不是都絕對不能吃?素菜和葷菜的區別。蔬菜為什麼絕對不能吃?葷菜為什麼有時候可以吃? 答:隔夜蔬菜非但營養價值已降低,還會產生有毒的亞硝酸鹽。而葷菜偶爾可以隔夜吃。因為隔夜葷菜主要是細菌繁殖可以通過加熱的辦法消滅細菌。 57、如何理解吃藥要吃吃停停,詳細說明,舉例說明。 答:因為是藥三分毒,不能常時間吃。這樣對身體有害。假如高血壓服藥後,血壓正常甚至偏低了,那個時候就不能吃了,血壓高了以後再恢復服藥。 58、你談談,體檢要不要做? 答:你不能正確的對待體檢結果就不要做。如果你能夠正確的對待體檢結果,那你就可以做,要因人而異吧! 59、怎麼理解症狀與疾病? 答:症狀是主觀感覺某處不舒服,但別人(包括醫生)一般並不能覺察,疾病是已形成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障礙,別人包括醫生能覺察或檢查出來。 60、什麼樣的情況,應該重視應該馬上去看病,請用八個字來說明。 答:持續存在、不斷加劇! 以上”60問”對老年人很適用, 對於日常生活起居等也很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