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師陳朗的臨終遺訓,揭開榮華富貴的真正秘訣!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篇陳朗先生臨終遺訓,讀後必然受益匪淺。 李嘉誠三十歲的時候,在香港開始經商做些小生意。 有一天陳朗給他算命,算了之後跟他開玩笑問說 : 你希望將來擁有多少財富,你就會滿足? 李嘉誠先生告訴他,我能有三千萬,就很滿足了。 陳朗告訴他,你命裡的財庫不是平的,是溢出來的,你將來必定成為香港首富! 曾經找陳朗算命的香港人有:李兆基、鄭裕彤、劉嘉玲、章小蕙、楊受成、容祖兒、謝霆鋒、黎姿、呂良偉等;另外,還有泰國國王,印尼以前的總統蘇哈托,都尊陳朗為坐上賓。 很多年前,他吃飯時碰到一個年輕人,告訴英皇老闆楊受成,這小夥子他日會很紅,你要用他。 後來這年輕人確實加入了英皇娛樂,這個年輕人叫謝霆鋒。 陳朗於2007年1月29日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78歲。從陳郎過去患病時所得到的照顧可以一窺富豪們如何尊重這位「御用風水師」。 陳朗先生臨終前,這些富豪多次私下來醫院探訪陳朗先生,陳先生也對這些富可敵國的富豪們坦誠了幫助他們「致富的因緣」和「致富的秘訣」。 陳朗先生臨終遺訓 以下是陳朗先生在醫院所說的話 1陳朗: 我為什麽要幫助你們,是因為你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2陳朗: 其實你們這些有錢人,不是一生修來的福,都是多生累世行善積德,孝親尊師,普濟眾生,才能有現在這些福(財富地位)。 3陳朗: 現在很多人走錯路,想用些手段、權勢或現代知識技術來賺錢,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都只是緣,真正的還是自己要有因(行善積德,孝親尊師,普濟眾生)才行,如果沒有因,我也幫忙不上。 4陳朗: 我現在為什要來受苦(指到香港做了三次手術受盡痛苦),雖然我是好意,幫助你們改變了緣,讓你們早點成功,可以多幫助些人,但這終究是違背了天道,還是要受上天懲罰,天自有他的道理。 5陳朗: 要成功,除了自己要有種因(福德),還要有好緣,中國人講「和氣生財」是幾千年累積下來的智慧,待人要誠心正意、和顏悅色,才能結「好人緣」,以後就是這些人幫你成功的,千萬不要財大氣粗,心高氣傲,這是會損福的,易經中有說「滿招損,謙受益。」就是在說這事。 6陳朗: 做生意要走正路,自己有種因(福德),成功是早晚的問題,福種的厚,緣自然就來的快,急不得。走正路(做生意正正當當、規規矩矩)也是在造福,立一個好的榜樣讓人學習,這種福也不是幾個億可以計算的,千萬不要想走歪路,否則福損的很快,命中本來有萬億的福,走歪路,減損成幾十億,自己還以為成功了,沒想到將來要受造惡的果報,實在得不償失。 7陳朗: 現在世道很壞,大家為了求名、求利不擇手段,問題還是出在沒有聖教(聖賢教育),廉恥沒有了,更不要說仁義道德,你們這些人,如果想要世世代代保有富貴,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聖教(聖賢教育)給提倡起來,人人有廉恥,人禍就少了,人禍少,天災自然就減了。 8陳朗: 你們這些人的影響力大,建些好學校,培養好老師,把這事(聖賢教育)做起來,中國安定了,世界各地自然就來學習,做這事,是種現在世上最大的福,行最大的善,誰來做誰就得利,世世代代得大富貴。 素描
美術大師要選一個年輕人做他事業的關門弟子,前來考試的人很多,經過幾輪嚴格的淘汰賽,只剩下兩個年輕的畫家: 一個是從美術學院剛剛畢業的,他的作品已多次參加各種畫展,並且獲得了不少獎項,實力確實不俗。 另一個年輕人則是剛從鄉村來的,他酷愛繪畫,畫出了不少上乘之作,自學成才,備受關注。 大師說:「你們兩位的作品我都看了,難分伯仲,各有千秋。現在我只有看你們各自的美術天賦了。」 大師讓他們兩人各自為對方畫一張素描畫像,兩個年輕人聽了,立刻支好畫板,迅速觀察對方畫起來。 鄉村來的這個年輕畫家想,畫人,一定要抓住一個人美的形態,把一個人外在的美和心神的美完美地結合起來,使被畫的物件更美。於是他就仔細觀察對方所具有美的特質,一筆一筆地謹慎給對方畫像,對方的額頭較窄,他就把他畫飽滿些,對方的眼睛較小,他盡可能畫得,使它更具熠熠神采。 而從美院剛畢業的這位年輕畫家就不同了,他暗暗思索:對方現在是我唯一的競爭對手,把他畫得太美,無疑將對自己不利,不如略微把他畫得醜一些,這樣對於向來喜歡潔淨、純美的大師來說,自己就不知不覺中多了一份勝算。於是,他就故意渲染對方臉上的粗糙,故意渲染對方臉上那個不太明顯的雀斑。 兩個年輕人很快畫好了,應該說,這兩幅作品都是他們各自難得的得意之作。 他們把各自的作品交給大師,心怦怦地跳著等待大師的評判。大師拿起兩幅畫又再三瞧了瞧這兩個實力都著實不俗的年輕人,最後大師對從美院剛剛畢業的那個年輕人說:「很遺憾,我們兩個沒有師生的緣份。」 這個年輕的畫家很不解,問大師為什麼這麼快就做出了選擇。 大師歎了一口氣說:「從事美術創作需要一種天賦,那就是從平凡中發現美、渲染美,不管他是你的敵人還是你的競爭對手,你都要觀察和注意表現他的美,不能因為其他的因素而掩蓋對方的美。畫出你的對手美,畫出你的敵人美,這才是一個人作為傑出畫家所必須的天賦和胸懷,這樣的畫家才會有前途,才具有成為畫壇大師的天賦。」 這個年輕人明白了,慚愧地背起自己的畫板低著頭走了。 是的,不管他是你的對手或是朋友,也不管他對你有什麼潛在的敵意,用你寬容的心去客觀地看待他,用你的善良去仔細發覺和渲染他那一點點的美,那麼你就擁有了一種生命博大的氣度,你就擁有了一種稱成為偉人的天賦。 證嚴法師靜思法語:「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 Look at people's strengths, help people with difficulties and remember people's benefits. 生命的光
泰戈爾說過: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在新的一年開始,讓我們每個人都活出一束光,綻放著生命的美好,來影響我們身邊的每一位! 證嚴法師靜思法語:「生命只有一次,要美好的綻放,願你把握珍惜,活出最棒的自己。」 There is only one life and it must bloom beautifully. May you grasp and cherish it, and live out the best of yourself.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卻非常低,但他已很高興了。
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 他解釋說,那是因為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一件事件的啟發。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到印度散心。 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 用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來。 那婦人無助的眼神,以及四歲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心頭作痛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小孩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 都不是, 原來只是為了行乞! 那絕望的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只是為了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 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麵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爭食這片佈滿沙石的麵包,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要導遊開車把他送到最近的麵包店,他去到其中兩家,把所有的麵包都買下來,麵包店的老闆很愕然,不過還是願意把所有都賣給他。 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麵包🥐🥖🥯🍞 於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麵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麵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到人們怎麼可以為一片價值不足25毛的麵包而那麼感動。 他開始對自己說,他是多麼的幸運:他有個完整的身軀,有一份工作,有個家庭,有機會抱怨食品的好與壞,有機會穿衣服,有機會擁有很多這些人沒有的東西。 現在,我開始想到和感受到: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麼差?也許吧?但想到這故事,我就覺得不是那麼慘。 你呢? 或者下一次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很差的時候,想想那個因為行乞失去了一隻手的小孩吧! 『滿足感』不是來自去滿足於你想要的, 而是能感受到: 你所擁有的,已是那麼足夠 。 『 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作者:侯文詠 什麼叫做責任❓️
1985年,人們發現,牛津大學有著350年歷史的大禮堂出現了嚴重的安全問題。 經檢查,大禮堂的20根橫樑已經風化腐朽,需要立刻更換。 每一根橫樑都是由巨大的橡木製成的,而為了保持大禮堂350年來的歷史風貌,必須只能用橡木更換。 在1985年那個年代,要找到20棵巨大的橡樹已經不容易,或者有可能找到,但每一根橡木也許將花費至少25萬美元。 這令牛津大學一籌莫展。 這時,校園園藝所來報告,350年前,大禮堂的建築師早已考慮到後人會面臨的困境,當年就請園藝工人在學校的土地上種植了一大批橡樹,如今,每一棵橡樹的尺寸都已遠遠超過了橫樑的需要。 🔸️這真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消息! 一名建築師350年前就有的用心和遠見。 建築師的墓園早已荒蕪,但建築師的職責還沒有結束。 這樣一個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聯想一連串的詞彙:持續,資源,長久,環境,省錢,但這些都無法完全代表。 🔸️其實,只有一種力量會持續的發生,那就是「責任」! #讓地球生存的責任 #讓愛能永續的責任 #讓後代子孫存在的責任 論是工作還是愛情,一個人的耐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事情成功與否。你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嗎?通過以下情感測試,看看你的耐心值有多高吧!
情感測試題:(你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嗎?) 如果戀人告訴你自己不喜歡吃西瓜,你認為理由更趨向於哪個? A、西瓜水份很多一吃就覺得撐 B、不喜歡西瓜的味道 C、覺得吃西瓜要吐子很麻煩 D、切起來很麻煩 情感測試題答案解析:(你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嗎?)
A、你的耐心值:40% 你的耐心來源於你的內疚感,因為一旦你對別人急躁,你就會因自己沉不住氣而自責,所以你會要求自己耐心一些。其實有的時候大可以放輕鬆一些,即使不是那麼耐心,也是真實的性情表現哦。 B、你的耐心值:60% 你對別人會使用先隱忍,然後爆發的模式。一開始會用一些耐心,但不會太久,如果踏過你忍耐的底線,就會鬧情緒了。你不喜歡別人急迫地對你說話,也不喜歡被逼著做事,這是因為你對自己的耐心倒是比較充足的。 C、你的耐心值:80% 你是個注重細節的人,也會敏感地注意別人情緒的細節,所以你對他人是比較細緻而有耐心的。只是有時候這種耐心用在自己身上卻適得其反,你倒是對自己最容易沒有耐心,有點逼自己達成目標。請記得時刻提醒自己,對自己好一點哦。 D、你的耐心值:20% 可以說你基本上對人對己都不太有耐心,比較不喜歡等待,也不喜歡別人磨嘰。所以等紅燈時,你總是急著第一個穿越。雖然有時候你這個特點,能讓你比別人反應更快,也較有效率,但也會讓你錯過需要耐心的人和事。 哥林多前書 13:4-7 RCUV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鍛鍊耐性的九個方法
EMBA雜誌40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7.30 身處於網購二十四小時內可宅配到家,以及速食店林立的世界,造成了一種現象:當我們的需求無法立即被滿足時,就很容易感到沮喪。 現代人普遍缺乏耐性,但好消息是,「耐性」有如「肌肉」,也可以透過鍛鍊獲得。 學者凱德佛里(Manfred F. R. Kets de Vries),於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智庫網(INSEAD Knowledge)撰文,指出九個鍛鍊耐性的方法: 1.發掘自己的「耐性啟動鈕」。啟動鈕因人而異,有可能是某個人、某種情況,或某些字詞,只要這些人、事或物出現,你的心就特別容易靜下來。此外,找出自己失去耐性時,通常會出現的身體反應,例如,呼吸急促、身體緊繃或雙手握拳。 2.重新詮釋身處情況。不耐煩並非只是一個自動的情緒反應,也牽涉到思考的過程。在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中,可以嘗試重新詮釋身處的情況。例如,你可以自問:以長遠來看,眼前的這件事重要嗎? 3.加一些想像力。有些情況其實只是需要等待,並沒有其他特別的問題,例如,排隊。在等候的時候,想像一些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或平靜的事情,協助自己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 4.運用同理心。如果不耐煩的情緒跟其他人相關,不妨運用同理心,暫時不要以自己為中心去看世界,試著想想其他人的感覺。 5.懷抱感恩的心態。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候,一定有人曾經對你好過。失去耐心的時候,轉移自己的焦點,想想對你好的人,並且在心中跟他們道謝。 6.善用幽默感。發現自己感到不耐煩時,試著找出目前處境可能會令人會心一笑的地方。例如,跟身邊的人開個玩笑,讓大家的心情好些。 7.實際一點。如同著名的寧靜祈禱文說到的:「主啊!請賜給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情;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事情;並賜給我智慧,分辨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能夠平心接受超出自己掌控範圍的情況,是一項一生都必須學習的技能。 8.練習正念。簡單說,只要透過感官、想法或情緒,去注意自己目前正經歷的事情,就算是練習正念(Mindfulness)。它的重點在於,有能力知道自己目前身在何處、正在做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感受。幫助自己不要因為身邊發生的事情而過度反應,或者被情緒淹沒了。 9.尋求他人的幫助。如果自己無法做到更有耐心,可以請家人朋友或者專業人士(例如,教練或諮商人員)協助。發掘自己的「耐性啟動鈕」,並設法啟動它。 耐心決定你的收穫! 播種與收穫,往往不在同一個季節。一分耕耘,很難馬上就有一分收穫。收穫有時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只要再耐心等一等,多走幾步,它就在轉角處。 大文豪巴爾扎克曾說:“所謂天才,就是耐性”。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爲比其他人更有耐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哪有什麼天才,天才只是有耐心、不厭其煩地重複一件乏味但有意義的事情,日復一日,如此而已。 “滴水石穿”,水再平凡不過了,能穿透石頭,靠的也是一份耐心。生活上也是如此,想真正有所改變,想取得成績,耐心是必要條件。要願意把頭埋進枯燥但富有意義的事情中去。 耐心,是一種境界。真正有耐心的人,內心是平靜的。遇事不煩燥、不慌亂,更不爲外界的忙碌所煽動。正是這份對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細粒微毫間,得到人生真趣味。 現代生活的節奏飛快,人心日漸浮躁,急功近利。有的人心態沒擺正,只想“一步登天”、凡事都要找捷徑,結果欲速則不達,最後被摔得很慘。有的人由於沒有足夠的耐心,把本來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在中途便放棄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怕逆水行舟,卻怕半途而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越想吃上熱豆腐,越要懂得耐下心來。耐心決定你的收穫。 王羲之從七歲就開始練習書法,幾十年如一日,刻苦練字,從不間斷。他有時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還揣摩着名家書法,手指不停地在衣服上練字,時間一長,連自己的衣襟都劃破了。正因爲如此,他才練出“入木三分”的筆力,筆筆剛健,字字飛龍,成爲劃時代的書法家。 達芬奇在剛學繪畫時,畫了六年的雞蛋;愚公在規劃移山時,也做好了需要超過一代的時間才能完成。 山頂上的風光的確很美,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耐心,是幸福的腳步,小火慢熬,方得人間美味。有耐心的人,以平靜的心境去關照這個世界,盡收人生路上的好風景。 耐心,是心靈的境界。心境澄空,則清風自來;耐心,是成功的底色,涓涓細流,終將匯成江海。唯有耐心等待,才能守得花開。 無價之寶 二戰前夕,德國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信託公司叫巴比納信託行,專為顧客保管貴重財物。戰爭爆發後,人們紛紛把財物取走,四散逃難去了。 老闆也打點細軟逃之夭夭,只有雇員西亞還在那裡清點帳目。 一顆顆炸彈在信託行附近炸響,西亞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她清理完帳目,發現一個叫萊格的顧客還沒有把東西取走。 那是一顆價值50億馬克的紅寶石,西亞把寶石和所有託管檔放到一個小盒子裡,然後帶上所有帳目離開了信託行。 幾天之後,戰火將巴比納信託行一帶夷為平地,西亞也為逃避戰亂而四處奔走。 但無論走到哪裡,西亞都隨身帶著信託行的帳目和那顆寶石。 她覺得,她還是巴比納信託行的雇員,她要到戰爭結束,把帳目和寶石送回信託行。 戰爭終於結束了,西亞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柏林,可是,巴比納信託行老闆已經在戰亂中死去,信託行已不復存在。 但西亞仍然保管著帳目和寶石。因為寶石是顧客委託保管的,顧客沒有把寶石取走,她就得一直為顧客保管,守住信託行的信譽。 多少年過去了,西亞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她帶著三個孩子一直過著極其貧苦的生活。 其實,當初委託信託行保管寶石的萊格也在戰亂中死去了,那顆價值連城的紅寶石早已無人認領了,西亞完全可以悄悄地把它賣掉,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可是她沒有,她覺得那是顧客的財物,她只能保管,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1978年,當地政府成立戰爭博物館,面向社會搜集二戰遺物,西亞便把她保管的信託行帳目和那顆紅寶石拿了出來。 政府多方努力,幫助西亞找到了萊格的孫子道爾。道爾拿到那顆寶石,答應將寶石賣掉後一半給西亞,西亞婉言謝絕,說只收取這些年的保管費用。 西亞的事上了報紙,人們被她的誠信所感動,有人提議她出任商會總顧問,她以年紀大為由推掉了。後來,又有幾家大型信託公司找到她,要求她出任榮譽總裁,她也謝絕了。 不久,西亞去世了。 幾家公司找到她的兒子克里斯,要求買斷西亞的名字命名信託公司。克里斯難以抉擇,就讓幾家公司競標,最後,柏拉圖信託公司以80億馬克的天價獲取了西亞的冠名權。 許多人不解,說一個名字能值那麼多錢嗎? 柏拉圖公司總裁說,“西亞”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它代表的是一種企業精神,一種價比寶石的誠信,花80億買到這個榮譽,值得! 不久,柏拉圖信託公司便更名為西亞信託公司,交易量果然一路攀升。 一個人用一生來信守承諾,忍住貧窮、忍住貪婪、忍住所有人性黑暗的一面,守護住客戶的信任,守護住自己的責任與承諾,這樣的誠信是無價的。 誠信之所以能夠創造價值,就因為誠信本身就是無價的。當你把誠信當成責任,你就贏得了人們的支持和信賴,無價之寶就在你的手中產生了! 你也想要無價之寶嗎? 箴言3:3 你不可離棄忠誠信實,要把它們繫在脖子上,寫在心坎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