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如意量表
坦誠面對自己,做的好的給3分,普通的給1分,不好的0分(空白),沒有2分的選項,如此才能看出差異,感恩您的配合。 得分 題目描述說明
分數合計及簡要說明 1-10題總分填入左邊空格,這代表你控制欲望及妥善引導欲望的能力。 11-20題總分填入左邊空格,這代表你轉換心念及使用正向心念的能力。 21-30題總分填入左邊空格,這代表你精進學習及自我管理付出的能力。 31-40題總分填入左邊空格,這代表你平等大愛及與人結好人緣的能力。 1-40題總分填入左邊空格,這代表你是否能事事如意的總能力。 總分滿分120分,單項滿分30分,總分80分以上,單項20分以上為佳。 寫下自我的改善計劃 (針對得分低的項目及題目,思考如何做的更好的具體做法)
0 評論
改變自我,七個你可能需要的改變
我們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並非可以由我們來決定和掌握,但是,只要你願意,絕對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心境,來改變無法改變的環境。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把握現在。或許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卻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 人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世界唯一不會變的就是變,有時候要勇於接受改變,過去的習慣常常是阻礙個人成長的障礙,記得,多方嘗試,勇於改變。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你能改變習慣,就有可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改變自我,以下是七個你可能需要的改變。 一、人際關係的改變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懂得微笑的人是富有的,因為微笑不僅是生活中的「營養補充劑」,更有滋潤人際關係的作用。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像是蛋糕一樣,能夠使我們的生命充滿甜美的滋味。生活中別忘了多一點微笑、多說謝謝、多主動一點,這些平時不起眼的小動作都能增進你的人際關係。 二、生活作息的改變 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改變你的人生,人人常常都會有不好的作息習慣,包括太晚睡覺、太慢起床、忽略吃早餐的重要性、忽略運動的習慣、在電腦面前待太久的習慣、睡前滑手機的習慣…等等。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有可能阻礙你美好的健康人生。改變作息的習慣無疑是改變自己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改變往往是從作息的改變開始。 三、付出程度的改變 做人要懂得謙虛,憑著努力、對自我有所認知、一顆永遠保持謙虛的心,一定有出頭的一天,成功與否取之於你的心與態度!不要老是想著去改變別人,生活中不要去計較比別人多一點的付出,經過一段日子的累積後,常常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收穫。 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我們的人生不是生來就註定好的,而是掌握在我們的手上,只要你願意改變,並且付出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切最後終會成真。(閱讀: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四、閱讀習慣的改變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藉由閱讀、思考來訓練自己的心智。培養閱讀的習慣很困難,但這卻是未來人才的競爭力。學生時代的考試是一時的,但人生的閱讀習慣與思考卻是永遠的。 五、做事方法的改變 想活得更耀眼,就必須嘗試改變,用積極的想法取代消極的看法,如此,生命的陽光才能照亮妳前進的步伐,凡事別想太多,先做再說。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事情不能等待, 無法用努力改變的事情則要有耐心。 面對變化最好的因應方式就是改變。學會借用別人的智慧,一個人有無智慧,往往體現在做事的方法上。 六、思考模式的改變 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自己也有可能的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要改變自我的方式其中一個最好的方法便是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思考方式決定你的做事方法,而做事方法決定你的做事效率與產出。(閱讀: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七、積極行動的改變 只要採取正確的行動,一個人可以改變環境,扭轉逆境,化被動為主動。生命是由一連串的小選擇、小決定所累積組成,每個表面上看來微不足道的微行動,會匯集成改變命運的轉捩點。 無論是任何人,如果想成功,就一定得養成『行動』的習慣。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敢想就要敢做,唯有積極的行動,大膽的嘗試,夢想才有真正實現的一天。(閱讀: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人生有時候需要換個角度想想:因為改變,才能讓你成長!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 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它給了我們每個人無窮的機會去發揮自己的天賦,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改變,那麼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馬太效應】牛逼的人,都因為這個原因才變得牛逼這個世界就是,你越厲害,你獲得的機會就越多,我們將這個現象稱做「馬太效應」。無論是品牌、個人、公司,還是產品,幾乎都能看到馬太效應在背後運作著。
馬太效應展現的是滾雪球效應,背後的機制是路徑相依,能否在一開始就佔盡優勢,則可以決定成敗。要讓自己大者恆大,我們需要早一點推升自己或自己的事業,到達臨界點,到達臨界點之後,你的優勢就會隨之擴大,別人將會更難與你競爭。 路徑相依路徑相依是指,一件事情的發生,會影響下一件事情。這樣的過程,是帶有記憶性質的。哥倫比雅大學知名社會學家勞勃.墨頓稱此為「馬太效應」。馬太福音裡的一段話,剛好能夠詮釋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我們所做的事情,要能夠符合馬太效應,就必然要有「路徑相依」的特質。假如你所做的事情皆符合路徑相依,代表你做的這件事會影響到下一件事,下一件做的事,又會影響到下下一件事。 初始條件幾乎決定成敗我們都知道,馬太效應發揮的作用,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最終造成巨大的差距。它背後的特質是:路徑相依。也就是前面的事件如果無法影響後面的事件,就無法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但是說到底,在馬太效應產生滾雪球效應之前,有一個我們無法忽視的「初始條件」。 舉例來說,兩位能力相當的博士畢業生,畢業之後申請了教職,其中一位到了哈佛大學擔任教職,另外一位去了一間名氣稍弱的大學擔任教職。由於哈佛大學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源,學生也是世界頂尖的優秀生,這些優勢會讓這個人產出更多的學術論文、獲得更多的肯定。 這些逐漸累積的優勢,會讓這位博士生退休之後的成就,高過另外一位博士生。 為何處在相同起跑點的兩個人,最後可能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原因都在「初始條件」的不同。在名校擔任教職這件事本身提高了自己的「初始條件」,馬太效應開始作用之後,隨著時間得過去,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 初始條件有時候就決定了成敗,除了符合「路徑相依」之外,想要成功,最好一開始就取得優勢。 早點達到你的臨界點關鍵點跟階段轉折,是馬太效應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當一個細小的、漸進的改變,產生了龐大的效應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臨界點」。 例如,把一盤水放到冷凍裡,最後水的溫度會下降到臨界點,也就是攝氏零度,接下來,水就會結成冰塊。到達關鍵點的時候,溫度的細微變化,產生了巨大改變,讓水從液體變成固體。 要討論,臨界點在哪,或是怎樣找出臨界點,這有時是很難的一件事,畢竟商業活動有時候是很複雜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地找出臨界點,那麼每個人都能成功了。 我們要聚焦的應該是,如何早一點推升自己的事業到達臨界點。 要怎樣推升自己的事業早點達到臨界點?最可靠的做法之一,就是檢視你的事業,是否能創造出「報酬遞增效應」。 什麼是報酬遞增效應?簡單的說,報酬遞增是一種趨勢,讓領先者繼續領先,而落後者更加落後。 報酬遞增是一種正回饋的機制,在商業市場的競爭裡,如果有一項產品或品牌,因機緣巧合或是優異的策略,最後脫穎而出,報酬遞增將會增強它的優勢,讓這項產品、公司或技術獨佔市場。 舉例來說,目前幾乎所有人所採用的檢盤是QWERTY型鍵盤,這種鍵盤在技術上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卻牢牢占據了市場。事實上,Dvorak於1932年申請專利的DSK鍵盤輸入速度最快。 僅僅因為QWERTY型鍵盤最早進入市場,而當使用者全部採用了這種鍵盤,進而形成了習慣,使用者最後,就只會選這種鍵盤,後來的鍵盤雖然在技術上比QWERTY型鍵盤先進,但為時已晚。報酬遞增讓QWERTY型鍵盤形成大者恆大的局面。 很多人一定很想問,我要怎樣才能創造出「報酬遞增效應」?舉例來說,能夠產生網路效應的品牌,比較容易產生報酬遞增效應,網路效應是指: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它的價值就越高。例如電話、社交網站、即時通訊…等產品,都能產生網路效應。 報酬遞增效應,最常發生在,初期成本高,而邊際成本低的時候。大多數的高科技產業都有這種特性,例如,你的公司如果要打造一台性能優異的相機,背後需要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先進的技術,這仰賴大量的研發工程師,也就是需要非常高的研發成本,而當你的公司研發出來之後,要大量製造這台相機,成本就會變低,因為接下來的都只是製造成本而已。 簡單的說,要創造報酬遞增效應,我們需要不斷墊高初始成本,讓競爭門檻變高,競爭門檻越高,能夠跟你競爭的品牌或產品,就會越來越少;而當你所佔據的市場佔有率越高,你的邊際成本就會變得更低,進而獲得更大的優勢。 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要讓自已變得更牛逼,我們需要: 1.自己做的事要能符合路徑相依 2.一開始就要建立起優勢,初始條件有時候就決定了成敗 3.儘早創造出報酬遞增效應 什麼能讓你過得更幸福?用一個「轉輪」,檢視你的人生! 焦慮、疲憊、挫折、白天晚上體力透支、半夜又失眠睡不著。這是今日社會的常態。生活在和諧幸福之中,彷彿是久已遺忘的前塵往事。光是等待下一個假期,好好休息以期待恢復元氣,並不算什麼好策略;很多人是放假沒事幹就馬上生病,等到病體才剛復元又要回去上班!但事情未必都要如此,要是讓你的目的來扮演核心角色,就可以爭取更多、更豐富的幸福生活。
喬安娜正嚴重欠缺幸福感。她是個年輕媽媽,兩個孩子不到 5 歲,丈夫時常出差在外,又是銀行業的高級主管,沒擔當的直屬上司全靠她對外擺強勢,年老爸媽罹癌加上失智,這一連串問題讓她焦頭爛額,逼得她想逃。我們坐在飯店會客室評估她有什麼選項。 我給喬安娜一些空間,讓她一吐為快,說說她最近碰上哪些挑戰。她說她剛接任新職位才 6 個月,但並沒有在原先規畫的方向發揮作用。尤其是自己的直屬上司只想「不沾鍋、裝好人」,讓事情變得非常難辦,不但進度拖延遲緩,甚至令她覺得自己岌岌可危。喬安娜擔心她會被貼上「好戰女人」的標籤,她說自己感覺到生命力正一點一滴地流失。 我們合作至今將近一年,因此我提醒喬安娜她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別人表現出最佳自我」(是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但也要更加關注在工作方面實現目的會是什麼狀況:
能夠清晰地看到這副景像,讓喬安娜迅速聚焦到實現目的。我們制訂一套計畫,準備跟她老闆一起進行,這個計畫涵蓋三大關鍵,讓喬安娜為公司帶來最大價值,發展團隊發揮潛力,並且為業務提供巨大的成本效益。 關於她的家庭問題,我們從她的目的來檢視身為人妻、人母和為人子女的角色,探索各方面的意義何在。喬安娜發現自己過度自責,以為自己在這幾個角色上都做得不夠好,她並未充分認知自己這幾個方面的奉獻付出。她決定跟老公溝通懇談,從他那兒獲取一些回饋意見,對於現狀深入檢視,並且每周撥出一天在家工作,這樣她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並且確保她有足夠時間照顧父母。 幸福生活的公式:PERMA近年來,幸福議題一直是各方議論中心,企業組織和廣大社會都給予更多關注。幸福生活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是《邁向圓滿》(Flourish)的作者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他的幸福新理論著重在一整套圓滿富足生活的構成要件,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Positive 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這五大要件簡稱為「PERMA」)。 如果我們把喬安娜的聚焦行動和塞利格曼的 「PERMA」 公式相結合,我們會看到以下內容:
關於幸福生活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搞得太複雜。要同時兼顧足夠睡眠、正確飲食、經常運動、冥想靜坐、有時間思考和陪伴家人親友,還要撥出時間來讀書、休閒度假,完成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任務,該做的事情說都說不完,這可真是會讓人忙死! 用幸福轉輪協助你檢視人生不過我們有一套簡單工具,給幸福生活一個機會:幸福轉輪。 請各位在紙上畫個圓圈,再依序執行以下步驟:
這個簡單的差距分析可以讓你了解目前所處狀況,並且看到自己必須做些什麼才能夠擁有美好未來。完成自己的幸福轉輪以後,關鍵是要先退後一步,問問自己: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幸福感? 下面就是我最近的幸福轉輪。 有方文化我運用幸福轉輪進行反省,發現有幾大項進展順利,但是在「目的」和「感謝和欣賞」還是有較大差距。儘管我時時以目的為念,但在意識層面上還是要讓自己的所做所為與目的相連結。 至於感謝和欣賞也是一樁挑戰!雖然我很清楚一些原則,例如即時鼓勵、實質回報,但我一開始還是會先注意到那些別人沒做好的事情,也常常在抱怨方面浪費許多時間。這對我自己的幸福當然會有不利影響,也消耗掉我太多精力。透過這些認識,我就可以採取確實的步驟,更堅持以目的為導向,看到應該感謝和欣賞的事例就記錄下來,讓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明確理解幸福對你的意義,專注在那兩三個最具效果的要項,就能提升多方面的幸福感。 (本文整理、摘錄自《目的》,有方文化) 小提琴
二手拍賣會中。他把看起來非常破舊、磨損非常厲害的小提琴。 撥了一下琴弦,發出的聲音跑調了,難聽得要命。 他開始出價,10美元,沒人接手,5元,還是沒有反應。 他繼續降價:5毛,只要5毛。 我知道它值不了多少錢,可只要花5毛錢就能把它拿走! 這時,一位頭髮花白的老頭走到前面來,拿出手絹,把灰塵和汙垢擦去,慢慢撥動著琴弦,一絲不苟地給每一根弦調音。 然後放到下巴上,開始演奏。 從這把琴上奏出的音樂是現場許多人聽過最美的音樂。 現在又開始出價,一人說100元,另一個說200元,然後價格就一直上升,最後以1000元成交。 為什麼有人肯花1000元買了一把破舊、曾經5毛錢都沒人買的小提琴? 2000 倍的差異,不過是調整了一下琴的調音! 這是因為它被調整了弦,能夠被彈出優美的樂曲。 醜陋的蚌殼被人棄置,但裡面耀眼燦爛的珍珠,卻毫不減損其光芒。 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把小提琴,只要被調整過,都可以發出美妙的旋律! 但是你願接受各種的調整嗎? 還是你只願意維持你目前的樣子? 證嚴上人靜思法語:「人與人相處之道,英如星球運轉,能自身圓融,更要調整腳步彼此配合。」 《股神巴菲特分享七名言》
🔥1. 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 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叫改變, 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2. 如果你向佛求助, 說明你相信佛的能力; 如果神沒有幫助你, 說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3.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並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 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4. 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 你要感恩她,她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也許你會因此而改變和蛻變。 🔥5. 當沒有人逼迫你,請自己逼迫自己,因為真正的改變是自己想改變。 🔥6. 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 但每一次的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7. 巴菲特在美國一所大學舉行演講。 一個學生問: 「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 才是真正的成功?」 他沒有談到財富,而是說: 「其實, 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 就會發現, 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 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你、 愛你。」 人生的一個秘密: 幸福的關鍵是我們是否 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 當你成功了,有誰跟你分享, 當你失意了,有誰在你身邊。 偶爾放點心在身邊的人身上, 這才是有意義的。 10個小故事,人生大智慧!
一、金子好還是爛泥好 高僧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 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 高僧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評: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二、米還是米 一青年向道士求教: 「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 也有人罵我是笨蛋, 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 在餅家眼裡是燒餅, 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裡, 就是救命的一頓飯。 米還是那米。 青年豁然開朗。 評: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三、自己與他人 少年問道長: 「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 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道長笑答:「有四種境界, 你可體會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 此是『無我』; 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 這是『慈悲』; 而後,要『把別人當成別人』, 此是『智慧』; 最後,要『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是『自然』。 評:認識到「我」與「他」 所能構成的四種關係, 儒釋道的境界也就盡在其中了。 四、一杯水與一湖水 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 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 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裡, 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後說:純凈甜美。 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 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評:老是抱怨世界的人啊, 不是世界太糟糕, 是你的心胸太狹小。 五、蠍子與禪師 一禪師見一蠍子掉到水裡, 決心救它。 誰知一碰,蠍子蟄了他手指。 禪師無懼,再次出手, 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了一次。 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 何必救它?禪師答: 蜇人是蠍子的天性, 而善是我的天性, 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 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評:寧可飽嘗痛苦, 也不願隨波逐流, 改變自己內心的善良。 禪師的大慈悲。 六、地獄天堂,一念之間 曼德拉曾被關壓27年, 受盡虐待。 他就任總統時, 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 他的看守到場。 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 向看守致敬時, 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 世界都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 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 我已經清楚, 自己若不能把悲痛 與怨恨留在身後, 那麼我仍在獄中。 評: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七、想太多 有人問農夫: 「種了麥子了嗎,」 農夫:「沒, 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沒, 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 農夫:「什麼也沒種, 我要確保安全。 評:顧慮太多,思慮太多, 就會導致束手束腳,一事無成。 八、越擅長,越要謹慎 三人出門,一帶傘, 一帶拐杖,一空手。 回來時,拿傘的濕透了, 拿拐杖的跌傷了, 第三個好好的。 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 卻被淋濕了;走泥路時, 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時常跌倒; 什麼都沒有的, 大雨來時躲著走, 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評:莊子說「善騎者墜於馬、 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 善戰者歿於殺」。 有時候, 越擅長的地方反而越容易出事。 九、公孫儀拒收名產 公孫儀是戰國時魯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別喜歡吃名產, 於是送名久的紛紛上門, 但都被公孫儀一一回絕, 公孫儀的弟弟對此很不理解。 問:"你素來喜吃久, 為何別人好心送來, 你卻不收呢?" 公孫儀說:"正因為我喜歡吃 名產,所以才不能收。 吃名產固然微不足道, 但倘若我經常收別人的禮品, 那就要落個受賄的壞名聲, 到頭來連丞相的官位也會丟掉。 到那時,為兄再愛吃, 恐怕也吃不成了。 現在我不收別人的名產, 倒還可以安穩地做丞相, 多吃幾年我愛吃的名產。 評:一時貪念,葬送一生。 立得正,行得穩, 然後才能有更多機會享受美食。 十、破殼的小雞 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 剛好有一隻烏龜經過, 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 一生! 評:其實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 不要簡單地模仿, 放棄固執和成見就行了。 《這些故事很短,卻受用一生》
1 一個少婦去應徵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片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 ◆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行了。 2 有一家商店經常燈火通明,有人問:「你的店裡用的什麼燈管,那麼耐用?」店主回答說:「我們的燈管也常常壞,只要常常更換就行了。」 ◆原來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常常更新就行了。 3 有個小弟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壞了的腳踏車,小弟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車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原來出人頭地很簡單,勤快點就行。 4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麼?」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沒有生氣。」 ◆原來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行了。 5 有個牧場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場辛勤工作,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 ◆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就行了。 6 住在田裡的青蛙:「你這裡太危險了,搬來和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幾天後,田裡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他已經被車子軋死在路邊。 ◆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行了。 7 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一隻烏龜經過,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一生! 其實脫離沈重的負荷很簡單,不要簡單地模仿,放棄固執和成見就行了 8 有一個網球教練對學生說:「如果一個網球掉進草堆,應該如何找?」有人說:「從草堆中心線開始找。」有人說:「從草堆的最凹處開始找。」教練說:「按部就班地從草地的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 ◆原來尋找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從一數到十,不要試圖尋找捷徑就行了。 9 有一支淘金的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履沈重,痛苦不堪,只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 ◆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行了。 證嚴上人靜思法語:「若能轉變自己的觀念 - 並把握因緣,放開心情努力做下去,生命就在無形中改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