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信變成習慣!5個方法自我練習
不管是面試、嘗試換到不同的領域工作,甚至是與同事間的相處,在職場上我們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挑戰。有時會經歷低潮,讓人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會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保有自信能讓人更無懼挑戰,讓自己更接近目標;相反地,缺乏自信的人容易限縮了自我的潛能,也會時常感到挫折。 領導顧問公司Lead Star的創辦人Angie Morgan表示,自信心並非一種特質,而是一種情緒,我們能從以下具有科學依據的5種方法,學習如何掌控負面情緒,從生活中建立起自信心。 一、對自己的信心喊話 人的大腦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常預視情況的黑暗面或困難的部分,導致限制了原先能被啟發的潛力。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曾研究認同自我的人,是否能展現較高的自信心。在實驗中,一半的受試者被要求寫下他們認為最重要的談判技巧,另一半的人則必須寫下最不重要的部分。接著實際測試這些受試者在商店中的談判技巧,結果指出列出重要技巧的人,能成功談定較低的商品價格,也顯現出較高的自我肯定。 Morgan表示,當我們為自己的表現預設最低期待值,僅會要求自己達到最低標準即可,這種消極的態度即是扼殺自我潛能的元凶。「隨時保持自我的信心喊話,催眠大腦相信自己夠好。」聽起來雖然很傻,卻是管用的方法。 二、正視過去的成就 當我們贏了某個競賽,或是得獎的時候,常會感覺到「這不是真實的」,也會將這項成就歸功於夥伴、團隊的努力。這種為成功尋找外在原因的作法,可能是「騙子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的一種徵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發表的研究指出,有七成的人都患有此症狀,尤其當他們正經歷事業低潮時,更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碰到這種情況,Morgan表示我們必須回想起過往努力帶來的成就,承認自己為成功所做出的貢獻。肯定你擁有的實力,才能正視其在團隊中的價值,並擁有挑戰困難的勇氣。 三、讓身邊圍繞著正面的團體 我們會碰到和自已意見不和,甚至立場相反的對手,但我們能選擇該讓什麼樣的人所說的話影響我們。加拿大高級研究所(CIFAR)在報告中指出,人的自信心與周遭社群有很大的關聯,即使社交圈中擁有大量朋友,對於提升自信卻無顯著幫助;我們應該要做的,是讓自己歸屬在各式各樣的團體中。能夠產生益處的團體,不論在合作關係、或心靈層面上,都能提供較大的幫助。 四、了解恐懼為勇氣之母 第一次提案、第一次在眾人前演講、第一次拜訪客戶,面對人生中許多未知的第一次,我們不免感到惶恐。Morgan表示,勇氣並非憑空製造,而是伴隨著恐懼而生。要避免被這些緊張的情緒吞噬,可以藉由「想像」來練習,設想如果這些狀況是真的,本身該如何面對。不須抗拒腦中萌生害怕的念頭,當心理已所有準備,碰到危機時自然能游刃有餘地解決。從埃墨里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練習冥想20分鐘,可訓練大腦的注意力,避免我們輕易受到負面情緒干擾,當危機發生時也較能立即採取應對措施。 五、妥善運用肢體語言 學習妥善運用身體語言,也是培養自信心的方法之一。社會心理學家 Amy Cuddy曾在TED演講中分享「高權勢姿勢」:將身體盡可能的向外延展,想像自己正不斷放大。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改變人腦內睪固銅和皮質醇的濃度,降低壓力賀爾蒙的產生。即使不覺得自己擁有十足的信心,仍能站得讓人感覺出自信的樣子。 另一方面,俄亥俄州大學心理學教授Richard Petty在研究報告中提到,坐姿端正、抬頭挺胸的人,相較於總是駝背、低著頭走路,有助於提升對自己的正向信念,增強自信。 本文出自「SmartM人才培訓網」
0 評論
發表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