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絲救命
過去有一個無惡不做的壞人叫作乾達多, 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定眼一看,腳下有一團黑黑的東 西, 再仔細瞧瞧,原來是一隻蜘蛛,他忽然生起了一念慈悲: 「蜘蛛雖然是小小的生命,但是我又何必把牠踩死呢?」 於是提起了右腳,向前跨出了一步, 終於挽救了蜘蛛的一條生命。 由於乾達多窮凶惡極,做盡壞事, 因此死後就墮入無間地獄接受刀剮火煉的痛苦。 正在受苦的時候, 突然從空中飄下一條銀光閃閃細如鋼針的蜘蛛絲, 他彷彿身陷大海突遇浮木一般,趕忙攀著蜘蛛絲奮力地往 上爬, 想要脫離無間煉獄的痛苦。 那裏知道低頭一看, 有許多的地獄眾生也跟在他的後面攀爬了上來。 他轉念一想: 「這麼細小的蜘蛛絲怎麼負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 絲拉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永無解脫之期了嗎?」 於是伸腳把尾隨而來的同伴,一個一個踢了下去。 當乾達多用力踩踢同伴的時候, 突然蜘蛛絲從空中斷裂, 乾達多和所有的地獄眾生,一起掉入黑暗無底的地獄之 中, 再度接受地獄無盡的熬烤之苦。
0 評論
感恩嘉茹師姊記錄文稿
.寬闊的教室裡,共有二十九位同學已安靜的等候志工的到來,待一切就緒,身材高大的同學大聲的呼班「起立,老師好!」志工也以恭敬的心合十感恩!放眼望去,同學間有年長、有青壯年、有年輕人,大家今天齊聚在此,藉著讀書會法繹分享,讓同學也能進入靈山法會中,在懺悔中得清淨。 課程一開始,法繹老師郭淑雲帶領著大家誠心的恭讀〈懺悔文〉,淑雲告訴同學為何要懺悔,因為人在不經意當中,無形中會犯錯,所以要發露懺悔。淑雲詢問大家:「這禮拜有做到菩薩的請舉手。」一位同學默默地舉起手來。淑雲接著請大家看著螢幕上的簡報,分享自己這個禮拜有做到那幾項呢?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同學說著:「吃素食、不傷害小生命。」這兩樣沒做到,其他都做到了;同學陸續分享自己的心得,淑雲也讚嘆同學,學會「鼓勵別人、給人微笑。」別人也會接收的到。 如何反觀自己的心、全然的懺悔、調和自己的習氣、知道人生的未來呢?郭淑雲帶領大家一起唱誦〈懺悔煩惱障〉,經文中〈罪苦根源計有三〉是那三障呢?有同學回答:「業障、果報與煩惱」,淑雲告訴同學消除三障並不困難,就是「慚愧知罪與懺悔。」為了讓同學能更深切瞭解懺悔的涵義,淑雲用心準備了兩段影片,第一段是慈濟志工李嘉霖浪子回頭,挽回母親與女兒之間親情的故事;慈濟志工李嘉霖,自十八歲開始吸毒,進出監獄多次。毒海浮沉二十年,直到遇見慈濟,他勇敢回頭。讓他人生轉變的契機,是來自於有一年大愛台播出「丘醫師的願望」,當下讓他很感動,看見丘醫師最後捐贈大體做無語良師。當時候的他手上還拿著吸食器,然後看著電視,就跪在電視前面哭。 如今,李嘉霖已是一名慈濟志工,回憶過往他語氣沉重的說著:「因為這二三十年來一直做著一個沒有用的人,說難聽一點,就是社會的敗類。」現在的他很喜歡做環保,因為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穿上慈濟制服的他,展現出使命感說著:「我以慈濟為榮,這代表榮譽,代表善良。」 重新拾回與女兒決裂的親情,李嘉霖把握機會抱抱女兒,女兒也感動的說著:「看到爸爸很努力地在為我付出,表達對一個女兒的愛,也開始意識到爸爸的改變,很感謝爸爸回頭。」媽媽也笑著說著:「就撿回一個兒子啊。」 第二段感動人心的故事是是更生人吳鴻文在受刑期間,父親與弟弟接連往生,讓他的人生有很大的體悟,出獄後的他改頭換面,自學鏤空經文書法創作。2017年底剛出獄的吳鴻文,因上人行腳到台中,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之下,來見證嚴上人,他親手用毛筆書寫一百零八句的靜思好話,送給上人。 年輕時進出監獄多次,這些年因為慈濟志工的陪伴,心生懺悔,吳鴻文感恩的說著:「想說要感恩師姊師兄,那麼關心我們,所以就設計了這幅作品送給慈濟。」而證嚴上人也期勉他:「要把心顧好,過去的錯誤都是一念間而已,所以這一念心要很謹慎。」看完影片之後,有同學分享著:「看到李嘉霖父女的互動很感動。」 「人生無法再重來,現在改變還來的及,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郭淑雲殷切說著;為了讓同學深切省思,螢幕上出現了兩個字「怒」與「恕」,她請同學認真思考這兩個字有那裏不一樣呢?靜心思考之後,同學很真誠得表達自己的想法:「怒就是生氣;恕就是真如。」淑雲也期許同學,當「怒」的時候,就是不要生氣,不做心的奴隸;「恕」就是學會寬恕別人,找回真如的本性。淑雲更再次鼓勵同學,要有一顆善念的心,把心顧好,主動去關懷別人,身邊一定會有貴人出現。 課程最後由慈濟志工林季慧帶來靜思語分享「心迷就會苦,心悟就自在。」季慧提到自己非常喜歡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應該是希望她一年四季都很有智慧,那偏偏自己是姓林,她調侃自己是零智慧,但是進來慈濟之後,就是很多事情都是從不會學到會,而且還是免學費。她分享自己進慈濟的因緣,就是很喜歡靜思語,因為證嚴上人的靜思好話,影響她非常深遠。 在講述靜思語之前,季慧請同學先閉著眼睛想三秒鐘,自己是否從來沒有幫助過別人、是否未曾伸出援手呢?季慧向同學說明「心迷」可能是喜歡一個人或是做一件事情也或者是喜歡一個東西…,但是得不到會苦嗎?心若是執著就會苦喔!而「心悟」就是心自在不侷限了。為了與同學更加拉近距離,季慧來個及時問答,考考同學一天有幾秒呢?瞬間一個聲音蹦出來說著:「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頓時大家都驚呼一聲。課程最後季慧也期許同學在這裡,就要每一天都把心安下、放下,心就會自在,並且再次勉勵同學,學習去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因為心善就會上天堂,心惡就會下地獄。 時光飛逝,慈濟志工洪蓮香以證嚴上人的靜思好話來勉勵同學「要鏡中人笑,自己要先笑喔!」所以每一天都要對別人微微笑喔!
感恩鳳琴師姊記錄文稿
|
禪語闡語_參考文_.pdf | |
File Size: | 412 kb |
File Type: |
內文取自:野鴨子飛過去了‧ 百丈禪師語錄輯.(佛陀教育基金會-祖師禪林)
馬祖是開創 者,矯若遊龍,又如獅子奮迅,豁達豪邁,大開大闔, 大破大立,創發了種種極富創意的禪法、作略,百丈則 是推展者,沉穩厚重,步步踏實,猶如一隻大白象,為 禪宗奠定了廣大長久的穩固基礎。在菩薩形象上,馬祖 可比為揮舞智慧寶劍的文殊,百丈則是任重道遠,行於 無盡大行的普賢。
專注,是將心集中於一點,可以修定。覺照,則 是清楚身心及周遭的一切狀況,但心不去追逐,也不被 擾亂,同時不把自我中心放進去,也不生起是非、好壞、 得失、愛憎等二分法的分別取捨的念頭。這就是「清淨」 的覺照。這樣的覺照,就是在修慧,而定就在其中,所 以定慧是同步的。簡言之,專注是先定後慧,乃是如來 禪的漸修法門,而覺照則是定慧齊修,即慧即定,即定 即慧,乃是祖師禪的頓修法門。
禪修應「不離清淨心,以智慧觀照萬事萬物」,指 的就是這樣的覺照,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 前言.如飲甘露 25 波羅蜜」。若能持之以恆的做這樣的覺照,最後就能見 性,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這也說明了為何唐代禪門的 僧眾,尤其是在百丈建立叢林之後,往往都是在生活作 務中修行,就像惠能在砍柴之中就是在修行了,並沒有 一定要打坐
實際上,祖師禪是不折不扣的頓修頓悟法門,乃是 在「性」上修(稱性而修),也就是做清淨的覺照,講 的是平常心是道,以及道不屬修,當體空寂,不增不減、 非得非失,所以是無修之修,當體即是佛(實相)的顯 前言.如飲甘露 27 現,豈有來去、成壞、久暫可得?
一般人又會問:「頓門禪的『見性成佛』, 成的是哪門子的佛?」實際上,禪門裡常說「一念相應 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壇經》也說「凡夫即佛, 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所
一般人在人生的路途上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亟 需佛法甘露的滋潤。沒有修行,一般眾生就好像一條小 32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百丈禪師語錄 水溝,甚至是臭水溝,而透過修行的淨化和提昇,就可 變成一條清溪,甚或是浩蕩的江河了。但是修行若不得 法,盲修瞎練,修來修去,就還只是原來的水溝了。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看到一群野鴨子飛過,馬祖就問百丈:「是什麼?」百 丈說是野鴨子。祖曰:「什處去也?」野鴨子飛過之後,過 了一陣子就消失不見了。奇怪,怎麼飛一飛就不見了?這時 候做師父的就問:「現在到哪裡去了呢?」百丈就說:「飛 過去了。」「祖遂回頭,將師鼻一搊,負痛失聲。」搊唸作抽。於 是馬祖回頭把百丈的鼻子猛然一扭,然後還轉一圈,這麼一 來,鼻子會非常疼痛,於是百丈「負痛失聲」,痛得叫出聲來。 大人受到一點疼痛時,大概都會忍住不出聲,可是百丈痛到 實在忍不住。鼻子是最脆弱的地方,一扭下去會讓人痛得受 不了。有時鼻子被撞到或打到,眼淚就掉下來,那不是真正 的哭,而只是淚水禁不住流出來。因為鼻子的神經和淚腺相 連,鼻子的神經受到痛擊時,眼淚自然就會流出來。 「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却歸侍者 寮,哀哀大哭。」百丈痛到失聲,馬祖便說「又說飛過去了!」 這句話一講完,百丈「於言下有省」,當下就有所體悟。於 是他走回寺裡,進去自己的侍者寮之後,就放聲大哭了,不 像剛才在路上只是失聲而已。 幾個侍者可能看到今天海師兄哭喪著臉回來,就覺得: 奇怪,大家都長大成人了,又是到大道場跟隨道行高深的師 父修學多年,而不是在小廟裡,也至少都受過具足戒,他怎 會這樣?於是就跟著懷海進去,心想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應 該等一下就會過去了。哪知道懷海回到侍者寮沒多久,就放 聲大哭,哭得慘兮兮的
這時候,有個侍者就問百丈:「汝憶父母邪?」你想念 父母嗎?他也許是想:海師兄可能突然哪根筋不對,或觸景 生情,就想到自己的母親,而感傷哭泣。縱然是出家人,有 時想到自己道業未成,或感念父母恩,也會流下傷心的眼淚。 有時既是思念,也是感恩。但百丈回答說不是。 「曰:『被人罵邪?』師曰:『無。』」那你是不是挨 人罵了呢?侍者挨罵的機會最多,事情做不好就動輒被責罵 處罰。這個侍者看到懷海鼻子紅紅的,也許又猜想:大概海 師兄只是回答一句話不中師意,就被扭痛鼻子,因為有時弟 子沒有做錯事,只是自己的見地有問題,師父就不客氣的教 訓一番;但也有可能他比較年輕,在職務上出了什麼差錯, 而被師父或寺裡的執事長老痛責一頓。但懷海說也不是。
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同門師兄 弟之間都會彼此照顧關懷。希望大家知道,不僅未來自己修 行有了成就時,要對眾生付出自己的關懷及照顧,而且在此 時此刻修行的過程中,就時常要涵養這樣的心,但不要掉入 自我中心的我相上去執著分別。師長指責你們時,你們往往 不會當下就接受,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辯解,說自己沒有錯。 這都表示大家對自我不能夠真正放下,也就是自己的我見很 強,被人一指責,就馬上產生我見來自我保護,推卸責任。 這都是在修行過程之中,不善於觀照自己。舉例來說,師父指責你們時,不要往是非、對錯上面去 觀照。
師長指責你們時,你們往往 不會當下就接受,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辯解,說自己沒有錯。 這都表示大家對自我不能夠真正放下,也就是自己的我見很 強,被人一指責,就馬上產生我見來自我保護,推卸責任。 這都是在修行過程之中,不善於觀照自己
這樣的責罵,重點不在你的對錯,而在你自己是否會 向內返觀:「在師父斥罵的當下,我自己的身心有安住在法 上嗎?」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在當下的一念,應該以智慧觀照身心相本來空寂、諸 法本來空寂、心本來清淨;對任何責罵,你只是清楚,但不 管對或錯,心都不隨著相去攀緣分別。如果知道自己確實錯 誤,那就改進。如果師父或對方的責備是因為他們並未掌握 住你全部的因緣,那也沒關係,你照樣以正確的方式去做, 並知道責備也是一種關懷
,馬祖的作略並不在於指出百丈回答的對或 錯。對或錯不需要去執著;執著有對錯,只不過是你自己的 心掉入差別相裡。如果當下能夠知道差別相就是實相,哪裡 還會有什麼對或錯可得呢!所以你若放下差別相,則錯的當 下就是真。如果你又掉在「真」裡面,心裡認為有個境界是 真實的,就像二乘人認為自己的境界是真正的解脫,那麼這 樣的真反而就是妄。這就是尚未完全證得整體的清淨心。
馬祖教導百丈的作略,是藉著這個方式告訴他:要不離 清淨心,不可隨著生滅去來而起心動念。如果你掉在生滅的 現象裡,你自己的清淨心就變成有來去生滅了,而你就沒有 掌握住真正的心性、法性都是本不生滅、本不來去的。但你 如果又說沒有野鴨子的來去,那也不對。即現象的當下,你 必須領悟到即色即空、即空即色,以及動靜一如、性相不二 的諦理,並能夠真正掌握住,那才是究竟的解脫。 從馬祖接引諸方的語錄裡,大家就要了解,真正的宗師 在就佛法進行問答之時,絕對不會掉在二相上面來回答你, 一定是離開二相,直指諸法的實相
大家的修行,必須時時刻刻離於兩邊。所謂離於兩邊, 就是要與清淨心相應,不離清淨心。離於兩邊之後,仍要如 實的觀照兩邊,包括因緣的假相,並要善用它。這樣空有雙 照,才能自他兩利,發揮對眾生的教化。這才是修行的重點。 當懷海回到侍者寮時,就放聲大哭。這時的大哭,是豁 然見到自己的真心之後的天真流露,再回顧自己以往所經歷 的種種苦修,雖有苦盡甘來的感覺,但他知道這些苦修和成 果,事實上都叫妄修、妄求、妄得。以前在迷妄之中,他還 以為自己多麼精進努力,如今體悟之後再回頭看,就覺得非 常好笑,也為自己從前的沉迷和錯誤的修法深深感悟,於是 喜極而泣。所以,大哭並不是表示他鼻子被扭,到現在還痛 不完的肉體痛苦
的「靜觀」改成「淨觀」。淨觀,是指你 的心沒有起心動念去分別它、思量它,認為有好壞、是非等 對待差別相,而只是如實的觀照它,它生任它生,它滅任它 滅。實際上,生生滅滅就是諸法的實相,並非離開生滅別有 一個實相。春、夏、秋、冬也好,生、老、病、死也好,成、住、 壞、空也好,並非哪一個相最好,而是每一個相都一樣好, 平等不二,這就是實相。不離這些生生滅滅、變化不已的相, 當下就是實相
他們看到 的野鴨子,是諸法之一、是一個相,而野鴨子雖有來去的假 相,但你不要掉落在來去的假相上。你要知道,野鴨子代表 的是人人心性本來的實相。每當你看到一個法時,就要知道 它當下就是實相。不管你看到的是照相機、你的家鄉、或任 何事物,它都可代表你自己本來清淨的本性是什麼。清淨的 本性並不離開這個妄相。
一切的世間相,在生滅的當下就是不生滅,而在不生滅 的當下就有生滅的流轉變化,這就是世間相常住。只要懂得 這一句話的道理,並把它化成生活上的歷練,那麼看到野鴨 子,你就知道它是一個相、是一個法,馬上觀照這個法當下 空寂,而空寂就是我們的清淨心。雖然它是清淨空寂的,當 下卻有它種種的妙用;既然是妙用,在空寂之中就要有來去, 但卻不可掉在來去相上。在來去的當下,你就要知道它是不 動真際的,沒有離開它原來的實相,而仍展現出這樣的作用。
把師父的鼻子扭轉過來 當馬祖問懷海「野鴨子到哪裡去了」時,他說飛過去了, 那就落在相上。怎樣才能即相而離相呢?當馬祖把他的鼻子 一扭時,他就悟到,原來實相就是在妙用之中,而在妙用的 當下,就是實相。但是,這樣的實相當下已經是妙用,不必 再把它分析歸納為生滅、來去、動靜等二相。當你知道剛才 有野鴨子在飛,現在已經不見了的時候,這個「知道」就是 你的心的妙用,而知道了就不要掉在動靜、生滅的二相上面 再去說明或執取。再去執取的話,就掉在相上了。 你必須展現出妙用,例如師父說「野鴨子到哪裡去了」 時,很簡單,你就把師父的鼻子扭轉過來說:「到這邊去了!」 你隨時都可以自在的表達,換你把師父拉過這邊來。換言之, 你要知道,師父問你「野鴨子到哪裡去了」,並不是真正要 你說出野鴨飛去哪裡了。你既要知道野鴨子代表真心,也要 知道真心不可掉入空寂的那一面,而要有活用。所以師父問 哪裡去了,意思是你要從空起用,發揮生命活潑潑的大用。 而不著於相,當下就是大用了。 馬祖問「野鴨子到哪裡去了」,就是在問你:清淨心能 不能產生種種智慧的妙用?當然可以啊!所以聽到師父這麼 66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百丈禪師語錄 問,你就要把師父拉過這邊來,自己轉得身來,而不要在那 裡揣度:法身清淨空寂,那到底有怎樣的妙用?一般人聽到 「野鴨到哪邊去」,腦海裡都只浮現野鴨子飛翔的景象,不 知道那只是馬祖對弟子的勘驗,目的在告訴你如何從真心上 面起種種妙用,所以你就要有手段,不要只掉落在相上。
有什麼手段可用呢?如果師父問你「到哪裡去了」,你 當下就去扭師父的鼻子,說「到這邊來了」,那就對了。不 要等師父來扭你。 禪宗的東西,處處都是要我們真正去見到自己的心性。 當你體悟自己的心性時,你就知道師父問話裡的真實義趣, 否則你就只落在言語或是非上去解釋,例如說「有來有去的 是生滅法,那就不是真心了」。如果只做這樣的解釋,那麼 懂的人太多了,但那只是依照經教義理來說明而
馬祖是開創 者,矯若遊龍,又如獅子奮迅,豁達豪邁,大開大闔, 大破大立,創發了種種極富創意的禪法、作略,百丈則 是推展者,沉穩厚重,步步踏實,猶如一隻大白象,為 禪宗奠定了廣大長久的穩固基礎。在菩薩形象上,馬祖 可比為揮舞智慧寶劍的文殊,百丈則是任重道遠,行於 無盡大行的普賢。
專注,是將心集中於一點,可以修定。覺照,則 是清楚身心及周遭的一切狀況,但心不去追逐,也不被 擾亂,同時不把自我中心放進去,也不生起是非、好壞、 得失、愛憎等二分法的分別取捨的念頭。這就是「清淨」 的覺照。這樣的覺照,就是在修慧,而定就在其中,所 以定慧是同步的。簡言之,專注是先定後慧,乃是如來 禪的漸修法門,而覺照則是定慧齊修,即慧即定,即定 即慧,乃是祖師禪的頓修法門。
禪修應「不離清淨心,以智慧觀照萬事萬物」,指 的就是這樣的覺照,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 前言.如飲甘露 25 波羅蜜」。若能持之以恆的做這樣的覺照,最後就能見 性,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這也說明了為何唐代禪門的 僧眾,尤其是在百丈建立叢林之後,往往都是在生活作 務中修行,就像惠能在砍柴之中就是在修行了,並沒有 一定要打坐
實際上,祖師禪是不折不扣的頓修頓悟法門,乃是 在「性」上修(稱性而修),也就是做清淨的覺照,講 的是平常心是道,以及道不屬修,當體空寂,不增不減、 非得非失,所以是無修之修,當體即是佛(實相)的顯 前言.如飲甘露 27 現,豈有來去、成壞、久暫可得?
一般人又會問:「頓門禪的『見性成佛』, 成的是哪門子的佛?」實際上,禪門裡常說「一念相應 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壇經》也說「凡夫即佛, 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所
一般人在人生的路途上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亟 需佛法甘露的滋潤。沒有修行,一般眾生就好像一條小 32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百丈禪師語錄 水溝,甚至是臭水溝,而透過修行的淨化和提昇,就可 變成一條清溪,甚或是浩蕩的江河了。但是修行若不得 法,盲修瞎練,修來修去,就還只是原來的水溝了。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看到一群野鴨子飛過,馬祖就問百丈:「是什麼?」百 丈說是野鴨子。祖曰:「什處去也?」野鴨子飛過之後,過 了一陣子就消失不見了。奇怪,怎麼飛一飛就不見了?這時 候做師父的就問:「現在到哪裡去了呢?」百丈就說:「飛 過去了。」「祖遂回頭,將師鼻一搊,負痛失聲。」搊唸作抽。於 是馬祖回頭把百丈的鼻子猛然一扭,然後還轉一圈,這麼一 來,鼻子會非常疼痛,於是百丈「負痛失聲」,痛得叫出聲來。 大人受到一點疼痛時,大概都會忍住不出聲,可是百丈痛到 實在忍不住。鼻子是最脆弱的地方,一扭下去會讓人痛得受 不了。有時鼻子被撞到或打到,眼淚就掉下來,那不是真正 的哭,而只是淚水禁不住流出來。因為鼻子的神經和淚腺相 連,鼻子的神經受到痛擊時,眼淚自然就會流出來。 「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却歸侍者 寮,哀哀大哭。」百丈痛到失聲,馬祖便說「又說飛過去了!」 這句話一講完,百丈「於言下有省」,當下就有所體悟。於 是他走回寺裡,進去自己的侍者寮之後,就放聲大哭了,不 像剛才在路上只是失聲而已。 幾個侍者可能看到今天海師兄哭喪著臉回來,就覺得: 奇怪,大家都長大成人了,又是到大道場跟隨道行高深的師 父修學多年,而不是在小廟裡,也至少都受過具足戒,他怎 會這樣?於是就跟著懷海進去,心想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應 該等一下就會過去了。哪知道懷海回到侍者寮沒多久,就放 聲大哭,哭得慘兮兮的
這時候,有個侍者就問百丈:「汝憶父母邪?」你想念 父母嗎?他也許是想:海師兄可能突然哪根筋不對,或觸景 生情,就想到自己的母親,而感傷哭泣。縱然是出家人,有 時想到自己道業未成,或感念父母恩,也會流下傷心的眼淚。 有時既是思念,也是感恩。但百丈回答說不是。 「曰:『被人罵邪?』師曰:『無。』」那你是不是挨 人罵了呢?侍者挨罵的機會最多,事情做不好就動輒被責罵 處罰。這個侍者看到懷海鼻子紅紅的,也許又猜想:大概海 師兄只是回答一句話不中師意,就被扭痛鼻子,因為有時弟 子沒有做錯事,只是自己的見地有問題,師父就不客氣的教 訓一番;但也有可能他比較年輕,在職務上出了什麼差錯, 而被師父或寺裡的執事長老痛責一頓。但懷海說也不是。
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同門師兄 弟之間都會彼此照顧關懷。希望大家知道,不僅未來自己修 行有了成就時,要對眾生付出自己的關懷及照顧,而且在此 時此刻修行的過程中,就時常要涵養這樣的心,但不要掉入 自我中心的我相上去執著分別。師長指責你們時,你們往往 不會當下就接受,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辯解,說自己沒有錯。 這都表示大家對自我不能夠真正放下,也就是自己的我見很 強,被人一指責,就馬上產生我見來自我保護,推卸責任。 這都是在修行過程之中,不善於觀照自己。舉例來說,師父指責你們時,不要往是非、對錯上面去 觀照。
師長指責你們時,你們往往 不會當下就接受,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辯解,說自己沒有錯。 這都表示大家對自我不能夠真正放下,也就是自己的我見很 強,被人一指責,就馬上產生我見來自我保護,推卸責任。 這都是在修行過程之中,不善於觀照自己
這樣的責罵,重點不在你的對錯,而在你自己是否會 向內返觀:「在師父斥罵的當下,我自己的身心有安住在法 上嗎?」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在當下的一念,應該以智慧觀照身心相本來空寂、諸 法本來空寂、心本來清淨;對任何責罵,你只是清楚,但不 管對或錯,心都不隨著相去攀緣分別。如果知道自己確實錯 誤,那就改進。如果師父或對方的責備是因為他們並未掌握 住你全部的因緣,那也沒關係,你照樣以正確的方式去做, 並知道責備也是一種關懷
,馬祖的作略並不在於指出百丈回答的對或 錯。對或錯不需要去執著;執著有對錯,只不過是你自己的 心掉入差別相裡。如果當下能夠知道差別相就是實相,哪裡 還會有什麼對或錯可得呢!所以你若放下差別相,則錯的當 下就是真。如果你又掉在「真」裡面,心裡認為有個境界是 真實的,就像二乘人認為自己的境界是真正的解脫,那麼這 樣的真反而就是妄。這就是尚未完全證得整體的清淨心。
馬祖教導百丈的作略,是藉著這個方式告訴他:要不離 清淨心,不可隨著生滅去來而起心動念。如果你掉在生滅的 現象裡,你自己的清淨心就變成有來去生滅了,而你就沒有 掌握住真正的心性、法性都是本不生滅、本不來去的。但你 如果又說沒有野鴨子的來去,那也不對。即現象的當下,你 必須領悟到即色即空、即空即色,以及動靜一如、性相不二 的諦理,並能夠真正掌握住,那才是究竟的解脫。 從馬祖接引諸方的語錄裡,大家就要了解,真正的宗師 在就佛法進行問答之時,絕對不會掉在二相上面來回答你, 一定是離開二相,直指諸法的實相
大家的修行,必須時時刻刻離於兩邊。所謂離於兩邊, 就是要與清淨心相應,不離清淨心。離於兩邊之後,仍要如 實的觀照兩邊,包括因緣的假相,並要善用它。這樣空有雙 照,才能自他兩利,發揮對眾生的教化。這才是修行的重點。 當懷海回到侍者寮時,就放聲大哭。這時的大哭,是豁 然見到自己的真心之後的天真流露,再回顧自己以往所經歷 的種種苦修,雖有苦盡甘來的感覺,但他知道這些苦修和成 果,事實上都叫妄修、妄求、妄得。以前在迷妄之中,他還 以為自己多麼精進努力,如今體悟之後再回頭看,就覺得非 常好笑,也為自己從前的沉迷和錯誤的修法深深感悟,於是 喜極而泣。所以,大哭並不是表示他鼻子被扭,到現在還痛 不完的肉體痛苦
的「靜觀」改成「淨觀」。淨觀,是指你 的心沒有起心動念去分別它、思量它,認為有好壞、是非等 對待差別相,而只是如實的觀照它,它生任它生,它滅任它 滅。實際上,生生滅滅就是諸法的實相,並非離開生滅別有 一個實相。春、夏、秋、冬也好,生、老、病、死也好,成、住、 壞、空也好,並非哪一個相最好,而是每一個相都一樣好, 平等不二,這就是實相。不離這些生生滅滅、變化不已的相, 當下就是實相
他們看到 的野鴨子,是諸法之一、是一個相,而野鴨子雖有來去的假 相,但你不要掉落在來去的假相上。你要知道,野鴨子代表 的是人人心性本來的實相。每當你看到一個法時,就要知道 它當下就是實相。不管你看到的是照相機、你的家鄉、或任 何事物,它都可代表你自己本來清淨的本性是什麼。清淨的 本性並不離開這個妄相。
一切的世間相,在生滅的當下就是不生滅,而在不生滅 的當下就有生滅的流轉變化,這就是世間相常住。只要懂得 這一句話的道理,並把它化成生活上的歷練,那麼看到野鴨 子,你就知道它是一個相、是一個法,馬上觀照這個法當下 空寂,而空寂就是我們的清淨心。雖然它是清淨空寂的,當 下卻有它種種的妙用;既然是妙用,在空寂之中就要有來去, 但卻不可掉在來去相上。在來去的當下,你就要知道它是不 動真際的,沒有離開它原來的實相,而仍展現出這樣的作用。
把師父的鼻子扭轉過來 當馬祖問懷海「野鴨子到哪裡去了」時,他說飛過去了, 那就落在相上。怎樣才能即相而離相呢?當馬祖把他的鼻子 一扭時,他就悟到,原來實相就是在妙用之中,而在妙用的 當下,就是實相。但是,這樣的實相當下已經是妙用,不必 再把它分析歸納為生滅、來去、動靜等二相。當你知道剛才 有野鴨子在飛,現在已經不見了的時候,這個「知道」就是 你的心的妙用,而知道了就不要掉在動靜、生滅的二相上面 再去說明或執取。再去執取的話,就掉在相上了。 你必須展現出妙用,例如師父說「野鴨子到哪裡去了」 時,很簡單,你就把師父的鼻子扭轉過來說:「到這邊去了!」 你隨時都可以自在的表達,換你把師父拉過這邊來。換言之, 你要知道,師父問你「野鴨子到哪裡去了」,並不是真正要 你說出野鴨飛去哪裡了。你既要知道野鴨子代表真心,也要 知道真心不可掉入空寂的那一面,而要有活用。所以師父問 哪裡去了,意思是你要從空起用,發揮生命活潑潑的大用。 而不著於相,當下就是大用了。 馬祖問「野鴨子到哪裡去了」,就是在問你:清淨心能 不能產生種種智慧的妙用?當然可以啊!所以聽到師父這麼 66 野鴨子飛過去了 ‧ 百丈禪師語錄 問,你就要把師父拉過這邊來,自己轉得身來,而不要在那 裡揣度:法身清淨空寂,那到底有怎樣的妙用?一般人聽到 「野鴨到哪邊去」,腦海裡都只浮現野鴨子飛翔的景象,不 知道那只是馬祖對弟子的勘驗,目的在告訴你如何從真心上 面起種種妙用,所以你就要有手段,不要只掉落在相上。
有什麼手段可用呢?如果師父問你「到哪裡去了」,你 當下就去扭師父的鼻子,說「到這邊來了」,那就對了。不 要等師父來扭你。 禪宗的東西,處處都是要我們真正去見到自己的心性。 當你體悟自己的心性時,你就知道師父問話裡的真實義趣, 否則你就只落在言語或是非上去解釋,例如說「有來有去的 是生滅法,那就不是真心了」。如果只做這樣的解釋,那麼 懂的人太多了,但那只是依照經教義理來說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