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義
厚觀法師主編 二、四要品:<2方便品>、<14安樂行品>、 <16如來壽量品>、<2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古德認為《法華經》28品之中有四品比較重要,歸納為四要品,分別是<2方便品>、<14安樂行品>、<16如來壽量品>、<2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依唐朝湛然大師說,這四品是本門與迹門的根源,是《法華經》的重要關鍵,必須詳加辨別,其他可以隨宜。這是中國古德的看法,其實在導師看來,其他如〈5藥草喻品〉、<8五百弟子受記品>、<11見寶塔品>等幾品也包含很多重要的內容。為什麼<2方便品>與<16如來壽量品>那麼重要呢?我們如果對照「法華經主要架構」科判表的話,就可以看出前半部「乙一、開權顯實說一乘」中<1序品>是「序說」,<2方便品>是「正說」,在這一品當中,把三乘、一乘重要的內容都點出來。後半部「乙二、弘讚法華巧顯本迹明法身」中<15從地涌出品>是「序說」,<16如來壽量品>是「正說」。<15從地涌出品>提到有很多大菩薩突然都從地底下跑上來,彌勒菩薩覺得很奇怪:「我跟隨佛那麼久了,為什麼從未見過這些菩薩?而且他們修行階位都那麽高?那怎麼可能呢?佛成道才四十幾年,到底什麼時候教化他們的?佛本身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有這麼高的成就,為什麼這些大菩薩卻能進展那麼快?佛竟然回答說:「其實這些大菩薩是我很久以前就教導他們的,並不是這四十幾年的事。」這一品只是「序說」,到<16如來壽量品>才正式說出「佛成佛以來甚大久遠」,並將「佛壽無量、法身不滅」等重要的意義表達出來。因此<2方便品>與<16如來壽量品>可說是《法華經》中點出「開權顯實、開迹顯本」最重要的部分。 2、〔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卷1<釋序品>(大正34,151c24-25):故〈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並是本迹之根源,斯經之樞木建,必須委簡,餘則随宜。 3、(1)《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湧出品>(大正8,40c22-28):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四方地震裂,皆從中踊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2)《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踊出品>(大正842a27-28: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4、《妙法蓮華經》卷5<15從地踊出品>(大正8,41b27-28):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法華經》中8次提到“佛所護念”
1、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序品第一》 2、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序品第一》 3、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序品第一》 4、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序品第一》 5、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譬喻品第三》 6、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化城喻品第七》 7、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 ---《見寶塔品第十一》 8、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比喻佛法之潔白、清淨、完美。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譽爲「經中之王」。 歷史淵源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所說,為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法華經》成立年代約紀元前後,最晚不遲于公元1世紀,因為龍樹菩薩 (公元150-250)的著作《中論》、《大智度論》已引用本經文義。另外《大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諸經皆列舉本經經名並援引經中文義,可見本經之成立年代較以上諸經為早。 本經於西北印度結集,最初經本不太完整,而是像《華嚴經》一樣,次第結集、增編而成。「序品」、「方便品」、「譬喻品」相繼成立;其次,「見寶塔品」、「勸持品」成立,接着是「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如來神力品」。較後再加入「分別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其中「見寶塔品」被認為是反映了菩薩團體以佛塔為中心之信仰。「壽量品」則反映了菩薩們的佛陀觀 —— 將佛陀視為體現永恆生命者,久已成就,壽命無量。 「提婆達多品」最後出現,為強調流通本經的功德所增。即使像提婆達多這樣犯了五無間罪的罪大惡極者,由於往昔將《法華經》傳給因地修行的釋尊,由此功德,也能被授記成佛。由此可見,經典的成立,除受到當時思想界的影響之外,與當時的地域、文化、社會、風俗習慣也息息相關。 法華宗旨 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說法。《法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如「化城喻品」所說),開啟了「回小向大」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各品大意 第一序品: 是本經的總序,佛說無量義經後,入無量義處三昧,天上降下種種妙華,佛的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彌勒菩薩因疑發問,文殊師利菩薩作答:過去諸佛宣說《法華經》前,皆現此瑞。暗示佛說此經之殊勝處有別於他經,喚起大眾的注意。 第二方便品: 此品與壽量品,是《法華經》的兩大中心,為本經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稱嘆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佛說諸佛究竟了知諸法實相——「十如是」。為令聲聞、緣覺二乘人斷苦縛,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說三乘之教,今日所說才是佛的真實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實無三乘。 第三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止的七品,是將方便品內容進一步以譬喻及因緣加以說明。本品說明舍利弗最先領解佛意,故被授記為華光如來。佛將三界譬喻為火宅,將三乘喻為「羊、鹿、牛三車」,將一佛乘喻為「大白牛車」,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車一車」之喻,顯示「于一佛乘,分別說三」及「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的深義。 第四信解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目犍連,于上品領解佛意。佛更說「長者窮子」喻,佛喻為大慈悲的長者,三乘譬喻為窮子,導出「于一乘道,隨宜說三」的結論。 第五藥草喻品: 佛應四人之請,更以「三草二木」將人天二乘譬喻為大、中、小藥草,將上根、下根菩薩喻為大樹和小樹,將佛的平等智慧譬喻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長短諸種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潤澤成長,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眾生。 第六授記品: 授大迦葉等四人將來成佛之記。 第七化城喻品: 先說大通智勝佛時十六王子聽講《法華經》而轉為菩薩沙彌,後乃成佛。次說「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為入佛智慧、最終成佛。 第八五百弟子授記品: 富樓那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記。次說「系珠喻」,五百弟子雖都懷有佛種,但未開悟,由煩惱覆藏,如衣里藏有寶珠,但因不知,故處於窮困之境。 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 阿難、羅睺羅為上首。 第十法師品: 佛在世或滅度後,凡隨喜聽聞《法華經》者均授予成佛的記別。又舉出修行、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本經的「五種法施」和供養本經的「十種」功德。說謗法者之罪,並說鑿井喻。 第十一見寶塔品: 多寶佛塔從地湧出,證明釋尊所說真實不虛。釋迦如來以神力,三變淨土,分身諸佛咸集,開多寶佛塔。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尊同座。 第十二提婆達多品: 說如來往昔求法,師事阿私仙得聞妙法。又授提婆達多成佛記。文殊入龍宮說《法華經》,八歲龍女聞經即身成佛,證明《法華經》功德廣大。 第十三勸持品: 藥王、大樂說和兩萬菩薩,各各發願弘揚《法華經》。被授記的五百阿羅漢及學無學八千人,以及八十萬億那由他無數菩薩,皆誓願弘此經典。 第十四安樂行品: 文殊請問末世持經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並以轉輪聖王髻中明珠罕見授人來譬喻佛不輕易講說經中最尊最勝的《法華經》。 第十五從地湧出品: 六萬恆沙菩薩及其眷屬從地湧出,大眾疑惑,不知此等恆河沙數菩薩為誰之弟子?從何處而來?此為佛開顯「久遠實成」佛果的序曲。 第十六如來壽量品: 釋尊說明「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而其中間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現。又說「佛壽長遠」、「佛身常住」。以良醫之譬喻說明為救眾生而示現方便。佛實際上是「常在靈鷲山」、「常住說此法」,為使眾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現滅度。此品旨在說明佛陀「壽命之無量」、「教化之無量」、「慈悲之無量」及「救濟之無量」。 第十七分別功德品: 說明與會者聞法獲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第十八隨喜功德品: 是繼上品所說者,說明聽聞、講述此經的廣大功德。 第十九法師功德品: 明五種法師的功德,得六根清淨神通力。 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 說明常不輕菩薩,以隨喜行,得清淨六根,說《法華經》,以此顯示讚歎本經功德。 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 佛出廣長舌相,放毛孔光。以此神力,為囑付滅後傳此經,捷要地說此經功德。此經所在之處就是道場,諸佛在此處成道、轉法輪,並在此處涅槃。 第二十二囑累品: 此品為對諸菩薩「總付囑」,三摸眾菩薩頂而囑付之。 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 自此品開始到第二十八勸發品,詳說佛滅後弘此經的必要及弘經的功德。本品舉出藥王菩薩過去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臂供養,以報答聽日月淨明德佛講《法華經》之恩。 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 敘述變現34身,說《法華經》的妙音菩薩,從東方淨光莊嚴國來到靈鷲山,禮拜釋尊及多寶佛塔,以顯宣說《法華經》的重要意義。 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無盡意菩薩請問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因緣,佛為說14種無畏,32種應化身等種種功德。 第二十六陀羅尼品: 菩薩及天神等,各各說咒護持受持《法華經》者。 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 述說藥王、藥上二菩薩的往昔事跡,他們為淨藏、淨眼二王子時,勸父母歸依其師雲雷音王佛,使他們聽講《法華經》的大善因緣,以顯示遇佛、聽《法華經》之難得。 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 佛為普賢說佛滅度後得《法華經》的四個方法。普賢發願護持受《法華經》者。 《法華經》為弘揚佛陀的真實精神,採用了偈頌、譬喻等,讚歎永恆的佛陀(久遠實成之佛),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由於行文流暢,詞藻優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不朽的價值,是自古以來流布最廣的經典。
20150519《靜思妙蓮華》內修淨行外修諸善 (第568集)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富足人生當惜福,有福同享受人敬,黠慧燃燈照菩提,正道妙法無等比。」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幰蓋: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覆蓋一切。 ⊙寶繩交絡:寶繩喻四弘誓願。為不忍眾生苦,必修無生法忍,則內修淨行,斷盡諸惡言「功」,外修諸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不致散失,故有交絡之義。 ⊙垂諸華纓:諸華纓喻布施、愛語、同事、利行之四攝法。 ⊙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樂法則布施法,生淨愛之道。 ⊙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大愛之道。 ⊙三、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 ⊙四、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大愛之道。 ⊙重敷婉筵:「婉」,華美姿態;「筵」,鋪地席而坐,喻為安穩之處。 ⊙安置丹枕:「丹枕」止息之具,喻赤誠之心,滅受想定;或通指一切禪定言,以三業清淨,因戒生定故有諸禪。以上釋大車。 【證嚴上人開示】 「富足人生當惜福,有福同享受人敬,黠慧燃燈照菩提,正道妙法無等比。」 富足人生當惜福 有福同享受人敬 黠慧燃燈照菩提 正道妙法無等比 人生若能夠知足,就是最富有的人生。這種富有、知足,自然富而有餘,富得有剩餘,那就是因為我們還能夠,幫助別人、造福人群,這就是最富足的人生。假使我們若一直覺得,「不夠啦!我若要幫助人,也要等到我感覺有餘的時候。」人生,什麼時候才有餘?我們若不及時趕緊行善、造福,光為了賺錢,永遠不夠,這樣白白就是浪費了一輩子。而我們若每天能夠為善、造福,造出去的,這就是我們得到的。 有福,我們要和大家同享。光是我一個人富,我一個人有福,周圍的人人都是貧,這樣我們也不會快樂。我們應該要住的地方,「擇不處仁,焉得智」。我們要選擇住的地方,就是要有一個很富有的社區、富有的社會、富有的國家;我們若生在富有國家、富有的社會、富有的家庭,這樣我們才是真有福。這個富有,是什麼的富有?是德,「德潤身,富潤屋」。富就是潤,滋潤著。我們住的周圍環境,所以,住的周圍環境,若人人都是在造善,人人都是在造福,這個環境是最富有,這個國家就是最富強的國家。同樣的,人人造福、人人富而有德,這就是最有福的人生。所以,「有福同享受人敬」,彼此之間有愛、有敬,這不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嗎? 除了福以外,還需要智慧,「黠慧燃燈照菩提」。我們人人這個智慧,就像燈火一樣,人人心靈的富有,那就是人間的光明。所以「智慧燃燈」,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心,來看世間。就像一支燈火,從這大盞燈火,將它引過來,我們的心地,也光明起來了。千千萬萬人,來引這盞燈過去,千千萬萬人的心燈都亮起來,這不就是整個社會、人間,就全都有行、有福、有德呢?這是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引導眾生一條的路,那就是菩提道。 我們要將這個心燈點亮起來,自然我們就看到這條路了,所以說「黠慧燃燈照菩提」。就是這條路,我們照出來了,不是我們自己走而已,還可以讓大家依照這條菩提道,走得很安全,很光明、很安全的路。所以我們要發心,我們要將路鋪得平。 這就是說我們如何來學做人。五戒、十善,還要多聞法,瞭解之後,我們能將我們的心,時時正向、正道,讓我們的心不再受污染。欲念一生,那就是煩惱複製;而若是心很清淨了,瞭解了道理,佛陀還再教我們行六波羅密。 「自利」,我們自己的心,已經覺悟了、瞭解了,道理清楚了;你要趕緊,這個菩提道很直,引導人人走入菩提道來,用你的智慧,引導人人走入正道。這「正道妙法」,走得讓我們很康莊大道,非常安穩,這是最微妙「無等比」。 讓人人都和我們一樣,能夠歡喜接觸佛法,這就是「正道妙法無等比」,這實在是最歡喜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日日用心。 我們前面,好幾天來,一直在描述著那位長者,以及我們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譬喻「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三界,完全依靠著,釋迦牟尼佛覺悟之後,這個法,希望能夠保持,人人的心靈自性。用種種的方法,「你喜歡小車、中型的車、大型的車,來,快出來,全部都要給你們。」出來到外面,他就輔導他們:「你看,這輛大車這麼大,不只是一輛空殼的車,而且裡面裝潢得很富麗堂皇,裡面安裝了非常多珍奇的、很好玩的東西。看,你愛什麼樣的車?」希望人人所選擇的,就是這輛最富有、堂皇的大車。 舍利弗 爾時長者 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其車高廣 眾寶莊校 周匝欄楯 四面懸鈴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下面這段(經)文,就又再次表達,「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 又於其上 張設幰蓋 亦以珍奇雜寶 而嚴飾之 寶繩交絡 垂諸華纓 重敷婉筵 安置丹枕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段(經)文,要知道這輛大車上面,除了裡面所裝飾的東西,外面也是同樣,「其上」,在這輛車的上面,「張設幰蓋」,就像整輛車將它罩起來,罩子,那個車,掛像以前人說的蚊帳,保護這個環境,不要讓蒼蠅、蚊子進來。但是那是一個譬喻,現在所說的「幰蓋」,那就是很莊嚴。 「幰蓋」就是譬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覆蓋一切,也就是我們若要平平安安,就像不要被蚊蟲咬到,要保護,和這樣的意思一樣。 幰蓋: 喻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 覆蓋一切 「幰蓋」是我們人人要保護著,保護著我們的心要很健康,健康的心要很美,最美的心,那就是「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 你若有慈心、有悲心,你看人人,你全都愛,慈悲嘛!希望人人幸福、希望人人平安,人人有苦、有難,我們就不忍心。「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種別人的幸福,是我的幸福一樣,所以,為既然他的幸福,是我們的幸福,我們應該要創造幸福給人人,這叫做大慈。我們不忍心眾生的苦難,我們不忍心任何一個眾生受苦。他有苦,和我有苦一樣,要如何讓這些人的苦,趕緊去除,拔除了他的苦難,就是拔除我們心的苦難,這叫做慈悲。 「喜」,看到大家幸福,我歡喜。看到別人有所缺乏,我就趕緊「捨」給他,讓他能滿足無缺乏。這叫做慈悲喜捨。 還要再四無量心,大慈無悔,我們付出,一點都不後悔。這大悲無怨,為眾生付出,一點都不埋怨。大喜無憂,我們為眾生付出,不為自己,不會去考慮,我給別人幸福,我是不是……?沒有這樣的考慮,只要人人幸福就對了。我們願意捨,為眾生捨而無求,付出無所求。這叫做慈、悲、喜、捨,也就是四無量心。 付出,我們從我們的內心,源源不絕像湧泉,你如何付出,你就如何富有,這是譬喻這個「幰蓋」,覆蓋了一切、保護一切,保護眾生,必定要慈、悲、喜、捨,還要很開闊的、無量的心,這是表示「幰蓋」。再來就是「寶繩交絡」。寶繩交絡,「寶繩」就譬喻四弘誓願。四弘誓願,那就是不忍,不忍眾生有苦難,這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 寶繩交絡: 寶繩 喻四弘誓願 為不忍眾生苦 必修無生法忍 則內修淨行 斷盡諸惡言「功」 外修諸善滿曰「德」 又德者得也 修功所得 故名功德 不致散失 故有交絡之義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入眾生群中去,我們不能有煩惱的心,保護我們的心還是清淨。在苦難眾生中,要見苦知福,我們要愈做愈歡喜,這就是要生起不忍的心,不忍眾生有苦難,我們就要修行,修出了那分「無生法忍」。 不論是在世間,這個大環境,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等等,讓我們很難受,我們也還要忍下去。忍得,不論是,大乾坤的四大不調,或者是小乾坤、人與人之間,心不調和,我們聽到什麼聲音、看到什麼臉色,我們都要忍。所以這叫做「無生忍」。在這個苦難中、煩惱中,我們的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就是保持著我們這念心,這叫做「無生法忍」。自然內修就是淨行,我們的內心要修淨行,斷盡諸惡,這樣叫做「功」。 「外修是諸善圓滿」。有很多、很多的善,行一切善、造一切福,在人間所有的善法,我們都很圓滿,這叫做「德」。就是對人都很圓滿,常常說,做人若成功,做事情就成功,自然道理就圓滿。所以,人若做得圓,事就會圓;事若圓,道理就圓,同樣,所以這叫做「德」。人格圓滿就是「德行」。 對內,我們有修行;對外,我們有這樣做,所以「不致散失」。這樣凝聚、完全圓滿,沒有散失掉;內有修、外有行,沒有散失這個「功德」,這叫做「交絡」,叫做「繩寶交絡」,就是一切層層覆覆,裡裡外外用功,身體力行、這內外一致,這樣不散失,叫做「繩寶交絡」。 接下來,再說「垂諸華纓」。那就是「華纓」譬喻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四攝法。 垂諸華纓: 諸華纓 喻布施、愛語、 同事、利行 之四攝法 我們布施,我們富而有餘,所以我們應該要布施。 第一、 布施攝 謂若有眾生 樂財則布施財 樂法則布施法 生淨愛之道 布施,有財施、法施。財施就是身外物,我們都願意給人,或者是無畏施。工作,你做不來,沒關係,我幫你出力一起做。地板這麼大一片,你掃不完,來,我幫你掃。等等,這麼輕微、簡單,我們若願意這樣一直去付出,當然凡事我們都肯去幫忙,這也都叫做「布施」。 愛語。因為你平時,很願意幫忙人,而且說話都很有道理;有人在煩惱,我們就趕快膚慰他;這也就是愛語。有不懂的地方,我們趕緊引導他。這都叫做「愛語」。 第二、愛語攝 謂隨眾生根性 而善言慰喻 使因是生大愛之道 再來就是「同事」。我們天下間,不只是大家在一起,我們有志一同,大家來做一項事情,這全都是叫做同事。有緣在一起,難免就是人、事、物等等,我們若能夠有餘,多幫忙、多引導,我們得到法,多分享,若能夠這樣,同事度。 再來就是「利行」。,利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益眾生,這就是我們所修的方向。 第三、利行攝: 謂起身口意善行 利益眾生 使由此生大愛之道 第四、同事攝 謂以法眼 見眾生根性 隨其所樂 而分形示現 使同其所作霑利益 由是受道 所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等等,這都是我們必行之道,也是菩薩道。這樣重敷婉筵。它就是是很華麗的這個裝飾。「筵」就是鋪地,不只是上面裝飾得很美,在地面也鋪得很平坦、很安穩,走起來安穩、坐起來很舒服。這全都叫做「重敷婉筵」,就是這樣鋪得很平坦。 重敷婉筵: 「婉」 華美姿態 「筵」 鋪地席而坐 喻為安穩之處 好好用心,一切都是不捨眾生,讓眾生能夠平安,能夠有一個安身立地的地方。所以「安置丹枕」,就是表示我們所做的一切,除了讓大家有休息的地方,這是一片赤誠的心。 安置丹枕: 丹枕 止息之具 喻赤誠之心 滅受想定 或通指一切禪定言 以三業清淨 因戒生定故有諸禪 以上釋大車 就像修行者,要滅掉受、想定,我們那個心的煩惱若滅掉,我們所接受來的,或者是我們所想的,我們都能夠很穩定,不會因外面的境界誘引,我們就起心動念。我們在穩定中,在這個環境中,也應該像禪定,就是定,這個正思、正見、正道。我們一切的三業(之惡)完全戒除,所產生出來就是戒、定、慧,所以,這就是有禪。 這段(經)文,無不都是希望我們,人人在這個大車裡面,就是行行大乘法,有這麼堂皇、這麼安穩、這麼美的境界,是我們內心的境界,能夠再自度、度人。這叫做大乘法。 這個房子實在是,再裝修起來,是很美,就像這輛車一樣,我們要行在菩薩道中,各位菩薩,法是很微妙,要好好用心,日日精進、時時精進,那就是一念──多用心。 心得專區1016老龍薰法 內修淨行會般若 外修諸善濟眾生 妙慧燃燈照菩提 正道淨法無等比 滅受想定正思惟 提燈照路慈濟行 破有破空離中道 清淨心行六度 無住心行六度 無著心行六度 無求心行六度 行而無行是佛行 人圓事圓理即圓 三輪體空同心圓 正道無行畢竟空 內修淨行 自謙忍讓 無生法忍 真心不增不減 真心不生不滅 惟智薰法香20201016 上人手札 富足人生當惜福,有福同享受人敬,黠慧燃燈照菩提,正道妙法無等比。 今天四點心得
一、 富足人生當珍惜,佛陀法寶如此多。 ⊙幰蓋: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覆蓋一切。 ⊙寶繩交絡:寶繩喻四弘誓願。為不忍眾生苦,必修無生法忍,則內修淨行,斷盡諸惡言「功」,外修諸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不致散失,故有交絡之義。 ⊙垂諸華纓:諸華纓喻布施、愛語、同事、利行之四攝法。 ⊙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樂法則布施法,生淨愛之道。 ⊙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大愛之道。 ⊙三、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 ⊙四、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大愛之道。 ⊙重敷婉筵:「婉」,華美姿態;「筵」,鋪地席而坐,喻為安穩之處。 ⊙安置丹枕:「丹枕」止息之具,喻赤誠之心,滅受想定;或通指一切禪定言,以三業清淨,因戒生定故有諸禪。以上釋大車。 原來大白牛車的裝飾就是這些大乘佛法的重要法寶,當珍惜。 二、繩寶交絡不散失,有福同享受人敬。 今天聽到上人開示「交絡」時,突然覺醒。 對內,我們有修行;對外,我們有這樣做,所以「不致散失」。這樣凝聚、完全圓滿,沒有散失掉;內有修、外有行,沒有散失這個「功德」,這叫做「交絡」,叫做「繩寶交絡」,就是一切層層覆覆,裡裡外外用功,身體力行、這內外一致,這樣不散失,叫做「繩寶交絡」。 原來,要像編繩索一樣的修行,內修外行,繩索才能牢固。「繩寶交絡」,就是用上面提到的法寶來修行,才不會散失。 三、黠慧燃燈照菩提,佛心我心同師心。 想到我昨天寫的心得,正好與上人開示同一語意,師徒同心很開心。 四、正道妙法無等比,弘傳正法妙無比。 這段(經)文,無不都是希望我們,人人在這個大車裡面,就是行行大乘法,有這麼堂皇、這麼安穩、這麼美的境界,是我們內心的境界,能夠再自度、度人。這叫做大乘法。 這個房子實在是,再裝修起來,是很美,就像這輛車一樣,我們要行在菩薩道中,各位菩薩,法是很微妙,要好好用心,日日精進、時時精進,那就是一念──多用心。 聽聞無上正道妙法,最重要的是傳出去,就會妙無比。所以上人用日日精進、時時精進,最為Ending。 惟智虔誠合十 黃喜三 今日熏法個人心得筆記20201016 關鍵字和下手處 內修誠正信實,是“功”;外行慈悲喜捨,是“徳”。 發四弘誓願,凝聚功德,不令散失。 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入菩提道 心得筆記整理 古人說,不讀法華經,不知佛法之富貴。真如本性的富有,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因為無法想像,所以不敢高攀。 所以有的人,只敢選鹿車、羊車這樣的玩具車。佛陀就是要我們,人人擁有幸福、富有的人生。所以人人都送大白牛車。 富潤屋,徳潤身。富有的秘訣,就是無所求的付出。付出如湧泉,湧泉有多少,就有多富有。且看佛陀所賜大白牛車之豪華。 「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 ◎幰蓋:比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覆蓋一切。 ◎寶繩交絡:寶繩比喻四弘誓願。為不忍眾生苦,必修無生法忍。 ◎垂諸華瓔:比喻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取眾生入菩提道 如此,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舍。發四弘誓願,以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自然心地踏實,法喜充滿。 所以就「重敷婉筵,安置丹枕。」坐得自在,躺得安穩。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譬喻品 - 光光相續 長慧脈傳 - 20201015 第510集
20201015《靜思妙蓮華》光光相續長慧脈傳(第510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燈燈相傳增道明,光光相續長慧命,心心念道傳法脈,佛佛相授皆歡喜。」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佛說四十二章經》 ⊙「正法滅盡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廣流布,天人普供養。華光佛所為,其事皆如是。」《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其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以此偈頌結會令欣;言舍利弗汝既受佛記,未來將成佛,應自欣慶。述明以此法會之歸結也。 ⊙「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大眾。」《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此釋人、天、龍天八部等眾,集會敬恭,與會見證釋迦佛授舍利弗未來成佛記。 【證嚴上人開示】 「燈燈相傳增道明,光光相續長慧命,心心念道傳法脈,佛佛相授皆歡喜。」 燈燈相傳增道明 光光相續長慧命 心心念道傳法脈 佛佛相授皆歡喜 也就是我們學佛,必定要依佛的教法,在這個五濁惡世,點起了一盞燈。一盞燈的亮有多少呢?只要一盞燈點亮起來,人人將你心中,還未點燃這支蠟燭,也同樣向著這盞燭火,分點過去,不斷一盞,再分給一盞燈,燈燈相傳,這樣這個娑婆世界,濁氣,很黯淡的地方,自然它的路照亮了,它的範圍也會亮麗起來。 這是我們在佛經裡面的,一段的經文。 佛言 睹人施道 助之歡喜 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 此福盡乎 佛言 譬如一炬之火 數千百人 各以炬來分取 熟食除冥 此炬如故 福亦如之 《佛說四十二章經》 有的人會認為:各人修、各人得,我修的,我若傳給他,轉法輪,傳法給別人,這樣我會較減少嗎?用這樣的問題來問佛。佛陀的回答,用這樣的譬喻:譬喻一盞燈點亮了,假如有更多人拿著一盞,還未點亮的燈,來到這個地方,這盞點亮的燈,這樣點過去,再不斷,燈燈將火分出去,這樣你覺得怎麼樣?這盞燈火有比較暗了嗎?沒有。這範圍有比較亮嗎?有啊。 對,同樣的道理,法,我們能夠了解了,讓人人都了解,我們能夠將這個法,能夠通達,這條路鋪得平;一個人鋪,千千萬萬人來鋪,這樣這條路會很快,鋪得很通,也很透徹、很平坦。這也就是像我們佛法,若能得大家都來接受,大家都是用點燈、鋪路的精神,若這樣,燈燈相傳,不就是增加,這條道路的光明嗎?路又是平,前途又是光明。 所以光光相續,這個光與光,這樣一盞、一盞,一直接下去,這就像我們人人,智慧,成長智慧,人人有智慧,智慧與智慧相匯聚,你們想,我們的環境都是福慧的人,這個環境不就是與華光如來,大寶莊嚴的世界一樣嗎? 在《法華經》,佛陀開始就是要,向所有的弟子授記。其實釋迦牟尼佛過去也是一樣,他也是受過去佛,所授記來的。現在佛陀的弟子群中也是,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佛佛傳授,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有成佛的機會,只是要看我們是不是很精進。 精進,有很用心在精進的,一聞一解,或者是一聞十解、千解、萬萬的解;若較鈍根的,就是了解較少一點;再更鈍的,可能要再用很久的時間,慢慢地帶、慢慢地教、慢慢來了解。所以說成佛有前後,這個前後,要看他的根機,看他的因緣,看他的煩惱,是厚或是薄。煩惱若很厚的人,就要較長的時間,慢慢用法水,慢慢洗滌他。 所以我們的煩惱,到底是從哪裡來?煩惱都是自己累積來的。所以我們能夠早日了解法,那就是少造煩惱;早一天體悟佛法,我們自然保護了我們自己,還能夠增加福慧,心能夠清淨,不要再複製無明。我們可以及時,行善、造福、結福緣,這樣我們的慧就不斷增加,煩惱不斷減少,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做就對了。 看到從我們的國際間,傳回來的訊息,其中讓我很感動的,那就是在莫三比克那個地方,已經那個愛,很溫暖的燈光,一盞點過一盞,而且黑暗的地方,已經開出了一條路來。看了實在是從內心的歡喜!當然,故事很長。 上次已經說過了,第一次的發放,在莫三比克在發放的時候,潘明水,潘居士,從南非帶著慈濟人,有我們臺灣去的種子,有就地成就的種子,浩浩蕩蕩去到莫三比克,在那個地方,去輔導他們。當然,白米到莫三比克,實在是重重的困難,那些重重的困難,能夠努力領出來,那段也是很感動人。 將要發放之前,那時候的潘居士,在那個地方陪伴,教他們,人要如何引導他們,讓他們有次序進來,借小學,要如何發放,位置要怎麼排?米要怎麼排?人要如何引?這一一都教他們教得很周全。同時,多少人要來發放,這些人要受過訓練,所以前次所訓練過的志工,這次已經是志願,永遠都要做慈濟的志工。 這次是第二梯次,第二梯次的米,到達的時候,三點多接到的訊息,岱霖,她就馬上趕緊發布訊息:二十一個志工,在一小時內集合,四點多大家已經都,到齊在倉庫前面,等那輛車子要到,遲遲還未到,不過大家很歡喜。將近七點了,黃昏了,所以岱霖就趕快去張羅,有的人去做香積,準備讓人家吃晚餐,待會米到達了,才有力氣能搬。 岱霖就在這個時候,時間不空過,馬上就將她的電腦網路接上,就聽我說話。其實,我說的話,他們聽得懂嗎?是聽不懂。不過網路放上來,我的影像,師父的影像,在那裡有聲、有影,大家坐在那個地方,就這樣看得很認真。岱霖她就翻譯一下,大意翻譯,這樣大家也很歡喜,將這個法,句句入心。 吃飽飯,終於到九點多了,車子將米載來了,姍姍來遲了,不過大家還是歡喜。二十二位,加上岱霖,二十二個人,就這樣從車上一直搬,要搬入倉庫疊好,一直到十一點多了,他們這樣在描述,在莫三比克的人,黃昏就是開始要睡了,因為那個地方,那麼貧窮,那麼窮困,白天沒有工作可做,他們也是無所事事,但是黃昏之後,大家就要睡了。卻是在這一天,人人精神都是很好。 用二個多鐘頭,二千包的白米,這樣二十二個人搬好,還疊得很整齊。然後,還在那裡歡喜、快樂,邊唱歌、邊搖擺,一邊唱歌、一邊搖搖擺擺。我們若想像南非的志工,那種邊走、邊唱歌,全身這樣搖,你看,那種的快樂,已經是十二點了。 在這當中,岱霖的先生,他有一些網友志工,他就在那個網路,開始將這個訊息、照片等等,傳上網路去,得到很多人的讚歎。這就是只是一段的開頭,再接下去,真的是很精彩!這不就是燈燈相傳?這不就是在黑暗昏沉、貧窮苦難的世界,已經鋪出了一條路。這種光也已經漸漸相續,一直延續下去,從臺灣引到南非,從南非到莫三比克。 看,這樣「光光相續長慧命」,大家做得很歡喜,沒有一個人說累,那種的歡喜,這是用「踴躍」二字,可以來說,大家那種法喜充滿。想到、看到,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人,一點都沒有貪念,就是很歡喜,可以更再付出,這種「心心念道傳法脈」,這實在是不簡單。 所以說,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學在你有辦法,在什麼樣的時代,在什麼樣的環境的眾生,他的苦難,我們能夠去救他,這才是真正,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 所以前面的經文,「正法滅盡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廣流布,天人普供養。華光佛所為,其事皆如是。」 正法滅盡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廣流布 天人普供養 華光佛所為 其事皆如是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正法過了之後,像法三十二小劫之後,佛,華光佛住世,是十二小劫,華光佛滅後,圓寂、滅度之後,就是他的舍利,就是說,他的身形以及他的法,還是不斷流布在人間裡。 下面接著說,「其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 其兩足聖尊 最勝無倫匹 彼即是汝身 宜應自欣慶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那是佛陀對舍利弗說:華光佛,那尊佛是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那位,沒有人能再超越過的,這位大覺者。那位大覺者是誰?那就是你,舍利弗你現在,未來所成佛的華光如來,那個地方。這一切,你應該要很歡喜。這是佛陀為他的祝福。生生世世,累積福與慧,福慧叫做兩足,這樣兩項都很具足。 兩足尊: 佛的尊號 因佛在兩足 是於覺有情中 最尊貴者 又兩足 是指佛福慧兩足 所以,佛的尊佛,最尊敬的稱呼,叫做「兩足尊」,因為佛這二項都具足,你能夠成覺悟的人,必定福、慧都要具足,這個具足了福、慧,是在覺有情中,最尊貴,就是在菩薩群中,佛,他是超越了菩薩,所以這是覺有情中,最尊貴者。這樣叫做「兩足尊」。這樣是「最勝無倫匹」,沒有人能和他比得上,這就是已經超越一切的群眾。「兩足尊」就是,佛的福、慧兩足。這已經是在這段的偈文,前面的長行文結束之後,又再,佛又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此偈頌結會令欣 言舍利弗 汝既受佛記 未來將成佛 應自欣慶 述明以此法會 之歸結也 所以,說話都要有個結語,所以這段(偈)文是,授記的結語,就是說,舍利弗已受佛記,未來將成佛。 這種描述於師徒的心態,佛是師,舍利弗是徒弟,師父向徒弟祝福之後,你要好好用功,你要自己要有信心,你要自己要歡喜。像這樣很親,很親的叮嚀。 所以:「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大眾。」 爾時四部眾 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天 龍 夜叉 乾闥婆 阿修羅 迦樓羅 緊那羅 摩睺羅伽等大眾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這就是稱為「四眾八部」。在這個大會,四眾,這個「四眾」就是指,比丘、比丘尼,還有優婆塞、優婆夷,這叫做「四眾」。「八部」就是天,天人、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這叫做「八部」,人家說「天龍八部」,那就是這個八部。 這段文的解釋,就是說,人、天、龍天八部等眾,全都集合,用恭敬心來見證,見證釋迦牟尼佛授舍利弗,未來能夠成佛的記。 此釋人、天 龍天八部等眾 集會敬恭 與會見證 釋迦佛授舍利弗 未來成佛記 「優婆塞、優婆夷」,那就是代表人間社會、國家,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老百姓,富有的、貧困的,不分階級,人間一切的人類,全都集在那個道場裡。那個法會是已經,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後,開始希望大家可以集會,這是又再重新從小乘法,開始轉為大乘法的一個道場,是多麼的殊勝,多麼盛況的景象啊!所以他將之描述,除了人類,很多知道佛陀,這一次所要講的經,與以往不同,是大轉大乘法輪,所以要來聽法。 我們若回憶在,那時候在說<序品>時,那個道場的盛況,還不只是人類,還有天龍八部,全都集會來那個地方,等於是一個盛會。在那個地方,能夠大家來見證,見證於佛將要為某一位弟子,授記將來作佛。這個景象,真的不是用語言,有辦法可譬喻、言說,總之很莊嚴、很盛況。 所以這就是要平時不斷累積,行善、造福、結福緣。前後受記的機會,只是前與後,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人人心中都有一盞,還未點亮的燭光,所以燈燈相傳、光光相續,長出了慧命,能夠心心念道傳法脈,能夠佛佛相傳,全都是皆大歡喜。 那個道場真的很歡喜,希望很大,人人都抱著希望,將要得到佛授記,大家都隨喜祝福,多麼歡喜慶幸的一個大法會。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真正法法相傳,這樣這個人間就能夠祥和。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心得專區1015老龍薰法 虔誠是法 警惕是法 精進是法 法不在多在悟 日常行住坐臥 俱當思惟空性 萬法皆是幻 萬法皆是假 欲解如來真實義 即是回歸真實法 開示悟入重悟入 信解行證重證悟 破假顯真 藉假修真 歸家穩坐 五濁惡世火宅中 眾生需要救濟 眾生需要化導 喚醒眾生出離 我們慈濟人 如何淨心利他 如何和合互協 強化慈濟功能 幫助更多苦難 這是願如意足 清淨心具足萬法 萬法不離一念心 攝心不動現般若 真如摩訶般若 竪超三際大方廣 橫遍十方體相用 真如寂滅體是空 真如起行亦不空 大白牛車是覺道 破盡能所塵沙惑 證八地以上菩薩 一切智用起萬行 遮外惡而不入 持萬善而不失 鈴喻正導教化 萬行成就萬德 法無礙教法無滯 義無礙義理無滯 辭無礙言辭無礙 說無礙辯說無滯 我慢高山折 今日上人法髓妙法567集,說了一段公案,晝日持炬喻,點出聞知曉人也自迷,眾生長夜暗,光明破暗室,真實是如是,自覺理通明,慢心高山起,雖欲救群萌,若是無因緣,強作有我癡,有我就有所,無明起現行,因緣法方生,妙法甚難解,釋迦世尊悲,入三昧放光動地現瑞,與會眾生歡喜歎,無能知法義,若無大慈彌勒菩薩,利樂有情問,大智文殊菩薩,點出過往日月燈明佛者典故來回答,這般大法無人請法,又怎麼有幸得聽聞,感恩彌樂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及法華會上佛菩薩,佛說一切法,隨他意語,應對方便說,眾生處處著,般若二十二年說,破執了真相,破自了小乘,呵斥焦芽敗種,執空是二邊,中道第一諦,連有個中道都不可有,若有又著有,金剛經云說佛有說法即是謗佛,若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能,燃燈佛不授記釋迦摩尼佛成佛,了了真空妙有,不變的正念隨順因緣不攀緣,隨順因緣方便開示,不變的是涅槃妙心,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修行一大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行 果原 書於如是齋 2020.10.15 黃喜三 今日熏法香個人心得筆記 關鍵字和下手處 無量功德:懂得多,要趕緊去付出。付出就是“功”,因為我們的付出,別人受益,就是“得”。“得”者“德”也。為人付出是功,他人受益是德。 無所求地付出,以一切智起萬行,萬行成就萬德,就是“無量功德”;若因為懂得多,而看不起別人,增長的是愚癡傲慢,和業障。 熏法心得整理 佛陀時代,有修行梵志。認為自己懂得多,覺得他人都很愚癡。於是標新立異,在大白天,大太陽下,舉著火把到處走。邊走邊說:“天底下的人都是愚癡,不懂道理。” 佛陀憐憫,就問他:這麼懂道理,可否明白“四明法”?梵志不懂。佛陀問:一、天文地理可通達?二、宇宙運行的規律可明白?三、治國安邦之術可懂?四、護國用兵之道可明?梵志不知,心地慚愧,皈依佛陀。 人就是這樣,懂得一點,就瞧不起別人。生為萬物之靈,就居高自傲,要主宰萬物。不知眾生平等,六道輪回。今生為人,若守人倫道德,持五戒,來世再為人;若行十善,慈悲喜舍,來世可升天;若逆人倫,甚至亂倫,來世生為畜生。 而佛陀以平等的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所賜大白牛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 “其車高廣”,表“體相用”。體,就是真如本性。其“高”則豎窮三際,其“廣”則橫遍十方(三際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是空間;就是說“真如”,超越一切時空。);相,就是慈悲、智慧、平等,等無量功德;用,則隨眾生根器而起作用。牛吃草用手捧,貓吃飯用碗盛。眾生什麼樣的根器,就給什麼樣的法,令他受益。 “眾寶莊校”表以一切智,起萬行,萬行成就萬德。以慈悲智慧,無所求地付出,令眾生受益,成就無量功德。 “周匝欄楯”,欄楯外可防非止惡,內可持善不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四面懸鈴”表四無礙辯才。 一是法無礙,對佛說的法沒有障礙,能夠複述,能夠傳法; 二是義無礙,“義”是義理。對佛法的義理,通達無礙; 三是辭無礙,語言沒有障礙,表達清晰。 四是樂說無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樂於傳法。 所以我們需要法。得法之後,我們可以用種種方法,行慈悲喜舍,就會歡喜無量。付出令人受益,就是無量功德。 惟智薰法香 燈燈相傳增道明 光光相續長慧命 心心念道傳法脈 佛佛相授皆歡喜 看見上人用燈燈、光光、心心、佛佛的疊字來寫手札,感到很特別,也很歡喜。 燈燈代表佛,光光代表佛子,心心也是佛子的心,我們的心要來印佛心,學習佛佛相授皆歡喜。 這當中最重要的觀念是法脈的傳承。法脈傳承要自己先慧命成長。 燈燈相傳增道明,不同的佛相傳大法,讓大道更明朗。 光光相續長慧命,佛子願意將佛光不斷相傳,自然增長自己的慧命。 心心念道傳法脈,以佛心為己心,心心念念在菩提道,才能將法脈傳好,不偏差。 佛佛相授皆歡喜,佛最歡喜的就是人人成佛,所以佛看到佛,也互相傳授,彼此皆大歡喜。 記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惟智有感於三位同修的薰法香筆記,趕緊提起精進心,完成此心得。 惟智虔誠合十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享受人間樂,無福哪得受? 不見人間苦,福中猶不足; 知福知足,福樂隨心常住, 受因攬果,貧富苦樂心造。 用心來體會其中的意義。「享受人間樂,無福哪得受」,人人都期待、希望、祈求能夠來人間,既來人間就希望能夠享受人間的快樂。但是我們自己沒有福,哪有辦法受到人間的樂呢?人間人到處都是,卻是貧富的距離很長。富有的人財源滾滾,很多好的消息,總是富有的人享盡了,但是貧困的人呢?他連三頓吃飯都難得求,連容身,能夠安身居住的房子都是破爛不堪,這種苦難的人間哪有辦法能夠談到享受人間樂啊? 所以,無福哪得受?無法得,如何辛苦,如何打拼、付出,總是家庭還是貧。所以人生就因為這樣造成了人心不平衡,也讓世間無法很平安。這就是從生活中無法很平均的得到,所以難免世間有種種事件在發生。但是有修福的人,也是有富中的煩惱,財產再多,有很多他覺得他苦、他煩惱,他所想要的不是財物享受,他所想要的是情,家庭和樂感情,但是偏偏家庭無法和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等等都有很多的煩惱。儘管財物很多,他還是常常就是在叫苦。就像這樣,就是沒有去看到有其他的人間,苦得,他所想要的每樣都沒有這樣的苦。他去見苦,才有辦法得福,「不見人間苦」,福中人間也是苦,同樣很不足。不足就是苦啊!我們若是富足,有一個富足感,人的心才有辦法才會開闊,我們若不滿足,永遠心都不會平衡,感覺到:我缺這項、缺那項,我的心不如意、不滿足。因為這樣,「福中猶不足」。 所以我們都常常說:「唉呀,去看看人間的疾苦。」慈濟人就是這樣,入慈濟門來,就開始要培訓了,讓你們知道慈濟在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你都要投入進來做。哪怕你是享受人間樂的人,你也更加需要來人間,見人間苦,你才能夠感覺到:原來我是擁有一切。只是觀念一變、態度一轉,自己的家庭原來是這麼好的家庭;只是一個心念轉了,自然他就是福中福人。而且看到貧困的人苦,啟發他的愛心,能夠為貧困的人去付出。這種富有愛心,這叫做富中富的人。這種富中有富的樂,就像在享天樂一樣,心清淨輕安,物質豐富富足,這豈不就是人間的天福呢?所以,若是享受人間樂,應該要很滿足,且就得要再投入人群,去看,很富足的當中能更富有。這就是在人間還有很多事情要讓我們去做,我們愈做會愈歡喜,做得法喜充滿。 就像昨天,高雄有一大群,幾十位榮譽董事回來,他們真的就像梵天之樂。他們富有,他們難免有過去的習慣,但是走入慈濟來,過去人間種種不好的習氣很快就轉變過來,成為一個福中人,也是福中的富人。他們那個心懂得滿足,同時也期待社會要更幸福一些。社會要幸福,人人要知福。福要從哪來?他們就用心去接引與他們差不多同類,方便接引的人。他們想盡方法,將他們一個一個接引進來;被接引來的人,他們也感恩,「我入慈濟之後,與過去的感受、心態不同了。」過去事業忙碌,過去財富雖然很多,但是覺得還是不夠,還是不斷忙忙碌碌,在事業中擴大再擴大,如何擴大都不夠大,所以很忙碌。在這種事業忙碌中,所接觸到的,不論是事業的管理,家庭,有的人,不論是妻啊、子啊,會不滿足,「你都忙在你的事業裡」,對家庭疏忽了,造成了孩子的不滿,造成了太太心靈的空虛,像這樣的社會人很多。 而我們這群榮譽董事,他們就希望每一個家庭若能夠像他們這樣,接受了佛法,了解了,走入慈濟、關懷社會。那種的心態,事業穩定,心快樂沒有掛礙,了解佛法消除煩惱,這種人生的滿足,他們希望這若能夠與大家分享,所以他們就用心來接引。被接引進來的感受到了,同樣人人走入這樣,富中有法、法中有情。所以這種「覺有情」,不忍眾生苦,承擔起了如何能夠付出,讓社會祥和,這種愛的循環在人間。 昨天他們來了,看到這群菩薩和樂融融。在這個地方與師父分享,每一個人所說,不離開投入人群那種的歡喜。他們用什麼方法來帶動人,帶動的過程得到互動的歡喜。就像我們這幾天一直在說天人享樂,天人在宮殿裡受眾娛樂。不論他們在做什麼,去號集人來,人來了,感恩啊;接待人的人,「歡喜哦,邀約你,你就來了」。被接待的人,「感恩哦,經過了你這次的邀請,讓我發現到人間的價值,知道自己要如何來轉變管理的方法,對家庭的美滿。了解了,很感恩哦。」彼此感恩、互相勉勵,為社會人群、苦難人而付出,這就是人間天福,很享受在這個天福。人與人的互動全都不是有什麼得失,都是互相在勉勵,這種在一起的歡喜昨天看到了。 他們還來告訴師父,計畫在農曆七月吉祥月,要如何去活動,再展開吉祥月菩薩招生。那種道場的氣氛要如何讓大家去體會、了解,點滴的付出大家會合起來,為苦難人到底做什麼事情。他們這次的活動就是:要讓人看到慈濟,看慈濟在做什麼事情。很特殊的規畫,我聽了也很歡喜。「莫忘那一年」,同這個方向,他們這樣去規畫,讓大家看到「那一年」。他們的那一年是哪一年呢?2009年,高屏地區大水災、大災難,叫做「八八」水災。那個時候慈濟人是如何地動員?在杉林,一片荒蕪的土地,政府批准了,讓慈濟在那個地方建近千戶的永久的房屋,我們在八十八天為他們完成了這些建築(第一期工程88天756戶,2010年2月入住。第二期250戶,次年10月入住),讓災民搬進去住,八十八項的禮物送他們,讓他們過一個幸福的舊曆年。 「八八」水災,八十八天完成,八十八項的禮物。尤其是這些禮物是從衣櫥、床鋪、棉被,應有盡有。而且還有電風扇、電冰箱,廚房的設備等等等等合起來,連油、鹽、米、碗筷通通有,進來住的人只要帶著他們換洗的衣服就好。裡面已經豐富了,進來就可以準備過年了,連過年的生活物資全都為他們備好在裡面,只是帶著歡喜入厝過年。這是對高雄地區是很大的事情。高雄慈濟人為了這一波,真的有很多很多的回憶。要如何從災區,在山上,要去勸這些原住民,從山上願意下山來住。為什麼我們得要那麼辛苦呢?因為「八八」水災造成了整個山崩了,小林村是這樣,整個山都塌下來,幾百戶完全滅掉了。所以「八八」水災,讓小林村滅村。山上,更山上,整個崩掉、塌下去等等,了解為何一陣大雨就造成這麼悽慘的災難呢?原來山上開發。 想到,山應該要讓它長期養息,要長期養息,人要離開那個地方,這樣就不會再為了生活又在那裡開墾,希望他們能夠從山上全都搬到山下。搬到山下能夠安定他們的生活,山下工作、做生意都很方便,孩子讀書也進出都方便,安定整個家庭生活,所以能夠安心、安身、安生活。不過,住在山上的人對平地不安心,就要經過了慈濟菩薩,高雄這些菩薩要負起責任,到山上去,去勸請他們,用盡了心,一次再一次。開在已經被傷害的山路,路很難走,很危險,開著車沿著這個山路,這樣一次再一次去拜託他們,去說道理給他們聽,而且希望他們下來看。這一次再一次,他們說到心是這樣回歸在當初,十年前那種的辛苦、那種的用心、那種的真誠,就像父母在勸孩子,希望他們能夠下來安居,安全生活。這實在是……。 那天我在那裡聽他們回憶,「莫忘那一年」,回憶在二00九年,我說:「很感動,你們應該要讓大家再清楚,喚起了大家的回憶。曾經有過的大災難,慈濟人啟動了人人愛心的投入,那個愛的投入很有價值,希望再讓大家這樣回憶一下。人生很有價值,為人群付出那個回憶。」他們現在就是為了這樣,要讓大家再來了解,看看那個時候向你勸募的錢是如何用,用在什麼地方,造福多少人。那個時候大家共同活動,那是從南、中、北,從臺北、中部,很多人南下到高雄、屏東,去幫助「八八」水災。高雄能夠那麼快就安頓了這麼多的災民,所以社會就安定了。他們應該向從外地來的菩薩,他們同樣無所求付出,這段很長的時間來幫助,也要感恩。人間要有感恩,才是真正富樂的人間。要不然,一直付出、付出,感受的人沒有感恩,這樣的社會就會失去了平衡。有人願意付出,我們一時的需要,有人願意幫助我,我要很感恩。 過去,一頓飯,一碗飯就能夠感恩終身。在青海省,我們之前一波的救災,他們可以感恩二十多年到現在。這次他們又有災難,慈濟人又上去了。他們感恩述說從前,從前,二十三年前,拿出二十三年前薄薄的那封信。在發放的當中,師父寫一封信來為他們祝福,這封信這樣像寶一樣隱藏二十多年了。看到慈濟人,他們說:「我認識你們!」被他說認識的人說:「我不曾來呢。」「我認得你們這頂帽子,認得你們這套衣服,二十多年前就是這樣、這樣。你們的誠意、你們的愛、你們的付出我接受到了,是我這輩子要傳給子孫,這個見證,這封信我留著,讓我的孩子、讓我的孫子代代傳下去,要大家知道。」這已經好幾位哦,都有留著這封信。 我們接觸到、看到,「你有這封信,我也有啊!」大家去拿出來。那封信邊緣都已經黃了,摺的痕跡也已經蛀掉了,但是他們還是像寶這樣留著,不是像我們現在的人……。以前人說,說「人情如紙,張張薄」,以前的人這樣說。我們現在的人不就是這樣嗎?一次一次有了災難付出,還有很多不懂慈濟在做什麼,能見度好像很低。但是他們這次就說:「我們回憶起來要很感恩,感恩有這麼多人來投入、付出,讓整個社會快速安穩下來,這麼多災民快速有穩定,七、八個大愛村連續完成。」這,他們南部人說要表達感恩的回憶,所以要讓大家看、大家知道。昨天他們來了,所以我覺得聽他們在分享,是這麼的快樂,參加過的人充滿感恩,有做過之後那種心得。當初汗流浹背去付出,現在輕安自在,那種回憶很感動,這就是要見苦知足。 所以,「知福知足,福樂隨心常住」。我昨天看到這一群人,真的是已經知福、知足,一直想要如何去造福人群;他們對自己已經很滿足了,要再讓大家更知福、更滿足,這就是因為他們「福樂隨心常住」。看到他們現在每樣都很滿足,為人群付出很快樂,這種「受因攬果」。過去付出的因,這樣把握這因緣去付出了,現在擁有的叫做「攬果」;擁有,就是將這個福,過去所做這樣將它攬過來,這個果報那就是歡喜、快樂。所以,「貧富苦樂心造」。就能夠知道是貧或是富呢?是苦或是樂呢?這個心,富有的人他知足、知福,福樂常住。若是平時一般的人,在投入做那些事情,不是人人都很富有哦。他出工、他出力,他請假、他來投入等等等等,這種他們受因感果了,人人去付出,那種雖然不是富有,他也很快樂,這是一切唯心造。我們一句說,「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各位,要用心,這就是菩薩在人間。 昨天我就告訴他們:「你們『六度萬行』都做到了,你們是人間菩薩。你們有布施,布施、付出,人人都是布施、付出的人;你們有持戒,慈濟的規則大家都守好。你們有精進,人人已經都很資深,從進來一直一直互相在精進;法也在聽,好事也在做,為社會的幸福不斷在造,這就是精進。你們有忍辱,因為在凡夫界之中,人與人這麼多,入人群中難免意見有不相合,或者是要去做事情要克服很多的困難、難關,重重難關、重重克服、重重過,這就是忍耐,所以忍你們也做到了。」 還有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做到了,精進大家精進。要如何禪定呢?我就告訴他們:「禪定你們也有了,因為凡事都很細心,很細心地靜思惟。企業家都很會計畫,但是做志業都很細心,知道我要如何去引導人,知道這件事情我要如何做。大家細心規畫,大家來謀合起來,方向要如何走,篤定了方向,這細思惟,這你們也做到了,所以這叫做禪。」「有了禪,靜思惟,細細規畫等等,沒有錯亂掉,這在禪中,擔柴運水無不是禪,什麼動作都沒有錯亂掉。這若能夠這樣,有細思、禪,那就是定了,定下我們這念心,就能夠行在菩薩道中。『六度萬行』都做到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智慧在人間,大家全都成就了這個六度。雖然我們還是在人間,但我們超越了人間福,人人要做菩薩,所以要不斷精進。」這是昨天簡單再對他們說的話,所以我們大家要很用心。人間在修行,人群中在造福業,我們行菩薩道,我們真正做到了。來,看昨天的文, 複習經文:「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 剛才聽那些話,現在看到這樣的經文,天人在所有的境界中都在享受,不論在環境中,不論在人與人的互動裡,他們過去有修上、中、下的善,所以結果在現在天人的境界,同樣有上、中、下的境界。但是菩薩就完全都是上上善,超越這種富樂要求,他們行在菩薩道中,投入人群見苦知福,那種的快樂應該是比天上天人一直在享受的樂更加快樂,這得到輕安。 前面的文再說,「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這也是昨天說過了。看看這些天人,他們再如何的享受福,也是不離開要聽法,還是要聽法,每場佛陀的說法他們一定來聽。聽了之後,他們又有一個妙法堂,在那個地方討論法。這種不離開法,來享受他們天人的福,他們不斷要再聽法,在聽法中,聞法還再享受他們的天福。 所以他們有「來往行坐臥」,昨天說過了。「來」,那就是十善業完成,來生天堂;若天福享盡了,他就要再「往」人間了,再回生人間;或者是過去若有更重的業,可能又跑去別的道。所以,天啊、人啊,有修福就往天上去,福盡就要再墮落至五道來,人道、地獄、畜生等,同樣要再墮落下來。所以不要只想要享受天福,要超越,要行菩薩道我們才會來去自如,回來我們很滿足。去呢?見苦,我們更知福。看看貧困的人,我們去付出,這就是我們要修菩薩道的方向。接下來這段文就說, 經文:「天女所著衣,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香悉能知。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 經文簡釋: 「天女所著衣,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香悉能知」;人間修諸善,得升欲天,以著色欲故,而受女身。其所著衣,及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能夠看到知道。既然天人這麼有福,他們所穿的衣服都是寶衣,上等的衣服,天女所穿的衣服是輕飄飄,那種很舒服,這「天女所著衣」。除了衣服穿很漂亮,很高級的布料,很高尚,又有享受的,這周圍那個香,「好華香莊嚴」;花的香氣又是很莊嚴。到處所看的花草、草木都很莊嚴,花園的景觀都很美。在那個地方「周旋遊戲時」,在那裡穿著輕飄飄的衣服,在那個花叢裡面,花樹、果樹的裡面,在那裡繞著,這景觀是多美呢!有無情的景觀,卻是也有有情的天女在那裡飄著這個衣服,在那裡在遊戲。你們想,享不享受?那個景觀,「情」與「無情」會合在那個地方。那個境界是很美,「聞香悉能知」;美得連聞就都夠聞出那個美的莊嚴的香,這就是修行者。 所以這就是「人間修諸善,得升欲天」,在人間修十善業,所以他所得到,所攬著、所收到的福,那就是生欲天界,就是忉利天、地居天,這有土地、地居的地方,這叫做「欲天」。 「以著色欲故」,因為他們的心還有想求欲享受的心,還很大。但是他們福造得很多,他們生在天上,仍有欲,帶著欲生天上。所以,「以著色欲故,而受女身」,這些女人,還是欲心很重。「其所著衣,及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悉能知」。就是這樣在那裡玩,穿得輕飄,在那裡玩。而花,周圍飄來的香氣,真的是很快樂。女人就是這樣,長得漂亮、有得享受、有得快樂她就很歡喜,這就是女人的業。 *華香及衣,即有漏善,受用善報,名為遊戲。 「華香及衣即有漏善」,就是有漏的善,光是著重在要享受這個環境的好,要享受吃好、穿好,珠寶多好,這就是「有漏」。儘管你享受很多,有福可以享受,福若享盡了,就是漏了;漏掉就是福漏掉了。你有造的福,一天享福一天漏,就是漏掉了,所以「有漏善」。「受用善報,名為遊戲」。你在享受過去所做的善報,現在在享受時,福就一滴一滴地漏掉。今天享受完了,今天消掉今天的福,就像我們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水少魚,斯有何樂」。但是這些天女不覺得我有老的一天、福享盡的一天,今天有樂今天享。這就是女人,光是懂得要享受,沒有想到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我們要去做,這就是女人。不過這麼說也不公平,慈濟開始都是幾雙「繡花鞋」走出來的菩薩道。總是心,一切都是心念。女人的心念多數傾向就是在她的身體,為悅己者這樣將那個身體打扮得這樣,很可憐,總是這叫做女人。 經文簡釋: 「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自從欲界,至於清淨,梵天世界,如是名為轉上。 「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這就是說,就像這樣修善法,能夠修到生天堂、享欲樂。其實若再「上善」、「上上善」,又更善,那個善善得連自己的心都能夠了解要去掉欲;心沒有煩惱,去掉欲了,這樣就能夠輾轉上,乃至於梵世。超越了這個欲樂的天,這有求、享受的天,他能夠超越到梵世,梵天。梵天壽命長,沒有那種粗重的欲的煩惱,所以他們輕安,在梵天裡。 梵天王,我們前面的文說很多梵天。梵天王的快樂,是減少煩惱、去掉粗重的煩惱,只是他還有微分的煩惱,那個塵沙煩惱,惑還未解開。他也在求法,因還有塵沙惑未除,所以雖生在梵天,還無法入菩薩、佛的境界,所以他們還在梵天裡。是因為還有少分微塵的惑存在,所以他還只是在天福之中。他有修行,修行入禪,入禪就是心靜下來,好好靜思惟。出禪呢?就是活動,生活的活動。就像這樣,「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他們的生活,出禪生活等等,聞香的人就知道他們的生態是什麼樣的生態。如何修行能夠在梵天?梵天的生態有打坐,也有細思惟,有在修行,但是他們出禪之後,就恢復他們梵天的生活。他們如何生活,我們聞香的人悉能知。這就是「自從欲界,至於清淨梵天世界」。梵天就是清淨,只是那微分的惑還未斷而已,所以大部分是清淨,在這個梵天的世界。「如是名為轉上」,輾轉向上。 *攝念向定之為入。從禪定起,名之為出 所以,「攝念向定之為入」。當他的心全都攝受起來歸於一處,這個時候他們是說「定」,就是細思惟的時刻。他們就這樣定下來了,這叫做「為入」。「從禪定起,名之為出」。從禪定起,打坐之後,起來了,這個時候,那叫做「出定」,就是恢復生活。這就是梵天天王他們生活的境界。生活的境界最重要,我們希望人人超脫天人的欲樂,向著佛道修。向佛道修行,看看梵天王還有一點點塵沙惑,他還是在追求,塵沙惑未除,所以還未得這念清淨的心。要如何去除?連塵沙惑都要去除,現在他們正在努力。所以欲天還是煩惱很多,還有享樂、求福、求樂的心態,但是超越了這個境界,他就在梵天了。梵天還要追求的那就是佛法,要成佛。 所以我們在人間要回歸到了解因緣果報,有造福的人他享受人間樂,就像欲界一樣,欲界天享受;沒有造善的人他就無福,哪有辦法受到呢?但是我們人間若沒有見苦,就在福中也不知道他有福,還是不足。所以我們要在菩薩道中入人群,不論是富或者是平常,或者是苦難人,他們都能夠見苦才能夠知福。所以,「知福知足,福樂隨心常住」,我們若能夠這樣,就在佛道之中求菩薩道行;學佛向菩薩道行,我們就永遠都在很穩定的方向。 所以,「受因攬果」,我們知道因果,大家道理都了解。「受因攬果,貧富苦樂心造」,大家都平等,了解唯心造。這個道理若了解了,不論欲天、梵天他們如何在享受,我們的心都沒有動搖,就是行菩薩道就對了;要享受,無福也享受不到。現在我們對人間苦難用心去了解,去拔眾生苦,「復為說法」;互相了解佛法,彼此相度化,用這樣來淨化人群。這就是人間天堂,才能夠超越人間行菩薩道。希望大家要能夠深心理解,所以要多用心啊! 心得與應用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如來藏界涉入無礙, 世界互融圓明常住, 三昧功德藏真如性, 了知一切正心行處。 要多用心啊!「如來藏界涉入無礙」,我們應該看到就了解了。平時就是一直這樣說,「如來藏」就是我們人人真如本性藏在心深處,那就是被很多煩惱無明覆蓋了。但是在這個無明界中,真如還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涉入無礙」;儘管人間世事等等,我們的真如本性還是與我們同行、同住、同在。「世界互融圓明常住」,世界就是有生命物處,無不都是世界。人有人的世界,天有天的世界,一切一切有情動物都有牠的世界。所以「世界互融」,尤其是我們人類,就是僅僅人類的世界,那個心與行,有的,有人如處天堂,人間就是他的天堂。有的呢?那心就如同地獄,生活也如同在地獄一樣。 總而言之,人間萬般種的人有萬般不同的世界,不論他生活、心行是什麼樣,全部都在這個世界中,不論什麼行為都同樣,在我們眾生界所造作一切的一切。我們凡夫就是凡夫,我們的世界只在人間的事物,我們無法了解其他有情界,我們無法了解自己與別人之間。前面說,「五通」,有「他心通」、「宿命通」,我們什麼「通」都沒有,就是凡夫啦!要有「五通」,必定要修行,我們若修行,心靜、心明,自然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見解等等,對事物就會比較精通,但是眾生多數都是被煩惱覆蓋著。 所以說,「世界互融」,世界能夠都同樣在一個世界,各種的生態卻是各不相同,若是徹底說起來,是「圓明常住」,不論什麼樣的有情、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我們若是有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用智慧來看一切,分別得清楚,卻也是有情平等,所以「圓明常住」。「三昧功德藏真如性」,我們人人心若靜下來,「三昧」也是靜的意思。我們若能夠靜下來了,那叫做「靜思惟」。靜思、靜慮,那就是所想的事情都是明明朗朗,真正的細膩,沒有事情不清楚。清楚的、對的事情會去做;不對的事情絕對不會去做。所以我們最近在說梵天、天人等等,各有善,各有上上善,或者是平常善等等,這全都是在觀念、思想與行為所得的。 後面那就是「三昧」,用功的人,自然在什麼樣的境界我們都清清楚楚,這種內修、外行,內心樣樣清楚,外面所做的不會做錯,這「三昧功德藏真如性」,那就是因為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具有。所以有時候說,「啊,這個人生性就是這樣,他的習氣就是這樣。」是啊,習氣的意思是後天培養來的,不是生性這樣,是習氣這樣。生性就是天生自然,若是習氣是後天熏習來的。所以我們常常說,薰法、薰法,我們若常常聽法,聽了,法入心,法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法,自然心與法平行,每天無不都是在如理生活中待人接物,這是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不斷薰習,就是法,不是熏習凡夫那種無明去緣行,在這個六入中,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的耳根、眼根、鼻根、舌根等等,我們所接觸到的環境去分別出來,這容易隨環境將我們迷惑。不論是在懷胎之中,一直到出生,都沒有離開在這些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等等等等,這樣一直下去。我們現在此時法要再向前回去推,往前推。就是這樣,從前面下來,下面再轉,所以叫做輪轉,六道輪迴,也就是在我們生、死,死、生,生生死死。 生死不一定是在人的身上,生死在一切一切物命中,所以說起來叫輪迴。但無論如何就是如來藏還是在,我們要清清楚楚,要「了知一切,正心行處」,不論它,這如來藏覆藏在煩惱中,因為煩惱重重疊疊覆藏著,我們面對著各種各種不同的境界,凡夫容易受不同的境界誘引。修行的人就明明了了,「三昧功德藏真如」。我們若不明瞭,那是如來藏塞。涉入了這個人間世界,不論它如何在,無明就是不斷將它覆蓋著,一定要聽法,法一定要入心,才能夠「三昧功德藏真如性」,我們自己才能夠清楚了解。三昧,那就是清楚、了解,我身體力行累積起來的功德。這種的功德就是藏在真如。我們生生世世不斷造作,分分明明都沒有迷失掉,所以佛陀生生世世無不都是三昧功德藏真如性。生生世世不斷不斷修,一直到了他覺悟成佛,這都是在「三昧功德藏真如性」。 但是就是這個真如性,修行過程自然他「了知一切正心行處」。我們最近一直一直在提起,一直在說的話無不都是在說鼻根聞一切,悉皆知之。這差不多在這個地方,但是一直要讓我們知道,知在三昧功德,修行的過程藏真如性,這很明顯喔,所以我們能夠「了知一切,正心行處」。大家要記著這已經是在修行過程。前面那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真如,這個真如也是在人群中,但是沒有把它丟掉了,永遠永遠存在。所以,「世界互融」,人人都具足有的;「圓明常住」,真如永遠就是這樣圓滿存在,只是被埋了。還記得前面說的地中覆藏,我們就是心地底下藏著很有價值的寶。很有價值的寶藏埋在地底下,這地底下就是我們的心地底下。 我們就是應該從簡單的一句話──我們人人本具如來藏,所以是「圓明常住」。但是我們要用功夫,就是三昧,要很寂靜清澄。三昧,心若能夠清淨,自然就能夠清楚,希望大家要很清楚去了解這些。這些事情才會這樣每天每天在這裡告訴大家,我們的真如本性穩藏在哪裡?我們要如何能去體會這個文。一切皆清楚,用這樣的智慧來看世間事物,所以一句話叫做見解、見解,聞解、聞解,嗅解,聞也能夠了解,所以聞解一切。我們要很用心,在這其中的意思是要……,雖然是原地踏步,但是步步要踏實,要很了解。我們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 「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讀到這一段,與我前面說的,大家將它連貫起來。「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我們真正聽法,聽得清楚的人,很自然「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我們若真的聽法,聽得清楚的人很自然「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我們現在就無法去了解它的價值有多少,但是修行,心很寧靜,寂靜清澄,自然他聞就知道,知道這個香的貴賤:這是很有價值的,這很普通,所以「聞香知貴賤」。你將這個東西拿到他的面前,他就能夠分別這是一件珍貴的東西,它要在某某地方才有辦法出現的東西。這很普通,這個東西它產生的地方差不多在哪裡?用鼻子就能夠將它分別出來。所以,這就是知見,也是見解,就是我們鼻與眼、與耳要互通。下面下來這段文, 經文:「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 經文簡釋: 「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天上景物等,無情香,如前聞香悉能知。 這段文就差不多能清楚,那就是說天上的景物,我們前面也已經說很多了。「天上景物等,無情香」。天宮那個妙法堂、講法處,天人所生活的生態等等,那個境界,不論什麼樣的莊嚴的華果樹等等,它的境界,那就是無情的香,意思就是空間設備。空間的生態就是有很多很多,很美、很美妙的景觀在,不管它的景觀多麼地富貴堂皇,都列入無情,是它的境界,它天然就是這樣的境界,所以叫做無情。「如前聞香悉能知」;如前面所說的聞香悉能知。 經文簡釋: 「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等是諸天,修因不等,因有高下,果位亦殊。 接下來就說等,就是「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那就是上面說的這些天上的宮殿,或者是上中下的差別,所有莊嚴的境界,聞到這個香,只是這樣就能夠了解,說出來就會了解了。「等是諸天,修因不等」;等諸天那些事情,他們修因等等。修因,我們修因很多很多,這樣「因有高下」,不等就是高下,因為「因有」,這個因,有很多很多的東西,而如何能夠享受這麼多、這麼多的境界,有那個善,善有上中下的善法,各層不同的境界。所以,修因得果,我們因為種的因不同,大樹有大樹的種子,小草有小草的種子。我們大善有大善的福報,小善有小善的果報,所以因為這個「因有高下」,所以「果位亦殊」。同樣是天人,天也有領導者,也有天眾是被領導的。同樣的道理,各人、各人的因緣不同,所以是因不同,果自然就不同了。 *寶華即至妙寶華之王,喻是所修清淨,攬因成果,故曰眾寶華莊嚴,天王臣民,持善上中下有異,聞香悉能知。 所以寶華,前面說的「寶華即是至妙寶華之王」,它那些花與我們所看到的花不同,因為花就是至妙寶華之王。但是這個至妙寶華到底是漂亮到什麼程度?唯有天人的境界才能夠享受得到、能夠欣賞得到。「喻是所修清淨」;這譬如是所修清淨,所以「攬因成果」,因為我自己這樣修行修行,自己所修、自己所得,「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我們修多少清淨行,就能夠得多少清淨,心沒有污染的本事在。 同樣的道理,這些事情你為何都知道?我同樣在這裡,為何我感受不到?人家他會知道、他感受得到,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見解;有這個見解,是因他已經沒有這無明,就是無明減輕了,心鏡較清了,「大圓鏡智」浮現出來,心較清,所以他照出來的境界就較不同,這叫做「攬因成果」,各人修的,各人就有不同的境界,所得到的結果就是這樣。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你的享受,我的享受就各不相同了,這就是各人修行,各人的果,因緣果報。 所以,「故曰眾寶華莊嚴」,天人的寶華,我們無法去體會。這就是修行者,他能夠分析出這個寶華的形態,而我們還沒有到那個境界,就還沒有辦法。所以「天王臣民,持善上中下有異」,他們所有的,不論是天王或者臣民,或是一般天人,他們大家所持;過去所修持的善因,有上中下,各人不同,道理就是這樣。所以「聞香悉能知」,修行者會知道他,他這樣的享受是修這樣的善,這我們大家就要很用心去了解。 *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法增長,遍滿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 這是一種「綿綿之樂」,那種快樂是沒有間斷的天人的樂,只要他有天福,他的福是「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法增長」。他這樣在享受,但是他也是很好樂佛法,每次佛陀在說法,天人都來聽法,都好樂佛法。所以他有天福,又聽法還有法樂,所以「遍滿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他的世界中,有得享受,又有得聽法,這就是天人所得到的,修行者能夠感覺到。接下來這段文再這樣說: 經文:「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 經文簡釋:「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及勝殿周圍,有情娛樂等種種香。 「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天,裡面的園林,天堂的景觀、園林與勝殿的周圍,以及它的宮殿妙法堂的周圍,所有的天人叫做「有情」。「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剛才的景觀叫做無情,現在在這個無情景觀中還有「有情」,「有情娛樂等種種香」,有情、無情無不皆是在這個香,修行者都能夠感覺到那善,那修善、得果的香。 *靜處為林,身為宮殿,面門說法,名為法堂,依止其中而自娛樂,是人聞香,悉能知之。 接下來就說:「靜處為林,身為宮殿」。我們的身、所有的靜處,就是譬喻那些的園林,那些園子與他的景觀一樣。若身呢?現在譬喻我們的身就像宮殿,而我們住在哪裡?是住在這裡嗎?其實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個人的世界。剛才就說過了,如來藏處,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的如來藏處。同樣的道理,現在是在譬喻,心譬喻成在這個宮殿中,我們的心一清淨就是如來,藏在哪裡?藏在我們的心地中,這個心地在哪裡?就是我們自己的行動。 所以「身為宮殿,面門說法」,就是宮殿,而這個宮殿那個門,那個門面就是這個人,你會說法的人。什麼人在說法?是這個門面在說法,要告訴你們我的心地長什麼樣,你們看不到;要告訴你們我的想法是怎麼樣,也沒有人能理解。唯有透過了這個門面;就是這個人來說話,如來藏性在這個人身體之中,這個人了解用這個門面來與大家說話,大家所有的都是一樣,有身的宮殿、有門面的說法,我們所做的身的行為。 所以,「名為法堂」。我們大家在做事,無不都在說法,無不都是用我們的門面,別人看得到,我們了解我們人的所行為。行為是一個典範,是一個門面,所以常常告訴大家,我們威儀等等要顧,這就是門面。人,也是要讓人看出門面來,所以「名為法堂」,我們所做的這就是典範,就是修行,就是帶人,那個門面的典範。所以,「依止其中」,我們都在這個身體之中,「而自娛樂」,我們得到法了,聽法之後,我們會感受歡喜。「是人聞香,悉能知之」,修行者看人、看你,你的門面是如何,修行者看你的門面、看你的行動,他就知道了,這就是「聞香悉能知」的意思。所以「悉能知之」,這個人有修行來看你的行為,自然知道是善、是惡。 經文簡釋: 「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諸天乘之人,若能聽聞得是法音,同體解教法,則善法不退精進為行。 「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我們都要很用心聽。「諸天乘之人」,天乘,就是修天福的人,「若能聽聞得是法音」,能夠聽到這個法,你已經修善法了,還願意來聽法,來聽這個法音。天人修天福,時時都來聞法,「同體解教法」,在這個中間,他所修的天福,又再來聽法,了解佛陀所講解的法,這個法清楚了,這樣「則善法行不退」。常常說「富貴學道難」,處在人間天堂的人,能夠說生活很好過,但他願意行善造福人間,又願意聽法,這樣的人就是善法不退,他的善會不斷增長。生在天堂,是他在人間修行,人間若有這樣的富貴的人願意投入、願意再不斷修行,若能這樣累積就是天福,這樣就是「精進為行」。在修福德的人,就是不斷精進在行善,叫做修福,不斷向前精進;若再聽法呢?就是在福中還要修慧。所以天人,現在不只是享天福,他也要來修慧,所以要聞法。 若受五欲,福盡即墜,名之為來。 人間修善,得升天上,名之為往。 靜心住善,不進不退,名之為坐。 放心棄善,名之為臥。 所以,「若受五欲,福盡即墜,名之為來」,來,人間所受的福。但是他還是「來往行坐臥」,來、往;來了,再來人間,因為天福受盡了,他能夠來人間,人間還是能夠修。而有的人是天福享盡,就要墮落地獄;人間的福享盡,不知道法,不懂得行善,福享盡就墮地獄。天人也一樣,他有極善,上等的善,但是難免也有造了極惡,福的惡。他造的善在天堂福享盡了,再墮落來人間,他若有惡,再來生人間同樣就是受苦。若是更惡,同樣也要再墮落地獄。 所以才說修行者不是要修天福,我們是要修超越天,我們沒有這個天的欲,我們連天欲都不想要享受,我們要超越。所以這修行者他很冷靜,「聞香悉能知」,能夠很清楚用智慧來分別。因為這樣說,「若受五欲,福盡即墜」,想要去接受這個五欲;五欲,天福中也是有欲,人間也是有欲。有這個欲就來享受,福盡還是同樣要墜落啊,所以「名之為來」。「來往行坐臥」,經文有這句,所以叫做「來」,再來人間。 來人間若是還有福,沒有造很大的惡,他還是要從人再開始修。所以,「人間修善,得升天上」,再回歸天上。「名之為往」,從天來人間,從人間再往天上去,所以「名之為往」。「靜心住善,不進不退」,就是在天與人之間,這樣來來回回,這是修善的人,就是在人與天來回,「不進不退,名之為坐」。就是在那裡坐著,就是常常在天與人之間。所以將這個心,「放心棄善,名之為臥」,已經很安心了,我全都在這個善的境界裡,在享受的境界中,這來來回回,我放心了。難道是這樣呢? 這就是我們人若享受到一個階段,就以為我做很多了,我已經有這樣的福,我就是永遠得福了。有時候,大家就這樣鬆懈掉了。我們修行者總是要不斷地精進,不想要享受五欲,但是法、道理,我們要不斷前進,因為「如來藏」藏在我們的心地裡,我們要不斷精進要到達圓明、到達三昧,在這當中如如不動,這才是我們清淨修行。不是到天人的境界,這樣就放心了;這樣放心就鬆懈掉了,我們不要求享樂,我們所要求的是身心自在。 *華香及衣,即有漏善。受用善報,名為遊戲。 所以說,「華香及衣,即有漏善」,不論天人享受的福,讓他住得再好、穿得再好,如何的來莊嚴他的身與他享受的境界,不論有多豐富,這全都是有漏的善,有漏的善就是還帶有煩惱的善。因為他還不斷在追求這個樂,欲樂。所以,「受用善報,名為遊戲」,就是這樣在求欲、造善,造善就求欲,只是在這個境界裡來來回回。所以請大家用心來了解,最重要的「如來藏界」。我們已經涉入在這個人間世事裡,聖人世界的如來藏清淨,他與我們這個凡夫人間,佛陀為了要度生入人群,所以很多修行者在人間,受佛的教法,了解了佛法的深理,所以修行。同樣,要在這個世間才有辦法修行,在人群中知道了什麼是迷茫,「這叫做迷茫」、「這叫做苦」,「這就是超越的境界,安然自在」。 「我是向著這個安然自在,『圓明常住』,我已經了解了真如本性。我有我的真如本性,緣過去、現在到未來,我要將我這個真如真正顯現出來。心的這面圓鏡,我要認真勤拂拭,趕快,一直將它擦拭乾淨,才有辦法外面境界能看得清楚。這是修行者那種細心,三昧的功德,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藏在我們真如之中,這我們要很清楚。所以前面那段大綱我們要很用心體會,雖然很深,回到了經文,用看的很淺,但是就是在它當中所含藏著的,我們若不了解,只是看它的宮殿、它的娛樂等等,就容易這樣疏忽掉了。所以我們要時時要多用心啊! 心得與應用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九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三)
本性靜寂清澄,真如覺諦體現, 瞬間淨性星光,靜慮思道覺海; 真如世界,即是如來藏無量界。 用心,好好體會。「本性靜寂清澄」。我們人人每天每天,我們的真如清淨,每一天就是這樣在生活中,這是我們的本性,本性原來就是靜寂清澄,這是人人本具。「真如覺諦體現」。我們人人若能夠保持著靜寂清澄,我們的真如本性,覺悟,就是與諦理互相會合那個本質,本體永遠永遠都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生活本來就是在這樣的清淨本覺中,本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只是我們一念與人事是非,將它當作是我們人性的真實,所以我們讓它複雜了。要不然本來是很清淨,只是僅僅愛計較,只是那個心量很窄,法辦法接受身外,我們身外的人、事、物容納在我們的心。因為這樣,我們錯了,一念錯,步步錯。 人人,若能夠世間事,好事大家做,好話大家說,彼此之間用感恩、尊重,這個本性或者是真如都是安然、清淨,心與理時時都會合,只是我們的心容納不了外來的。所以,心就像一盆靜靜的水,一些泥沙土粒這樣將它丟下去,整個水就動了,與這樣一樣。我們若能夠心量寬大,時時抱著感恩啊感恩,「我的事情能夠成就,是你的力量來幫助我;我若沒有這些力量,無法去幫助人。」這道理很簡單,卻是我想要幫助人,但你不要來幫助我。這種不要讓別人與我們一起合力來幫助,我們到底有多少力可以幫助人呢?這就是一些很複雜,說不清楚,但是本來很簡單,又是講不清楚,又是很複雜;與我們的本性、真如,與我們的無明,這樣如何說都釐不清,釐不清楚。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豈是這樣呢?「煩惱即菩提」,菩提難道應該是煩惱呢?這兩件事情本來是分開。菩提就是我們的覺性,煩惱呢?就不應該與覺性合在一起,覺性與煩惱卡在一起,那就是迷了,就是我們現在的凡夫。而我們凡夫若能夠將迷、無明將它消掉,現得我們清淨、寂靜的本性,這樣我們叫做「覺」,這樣叫做「菩提」。就像金在礦石之中,礦石就是礦石,當中含藏著金,但是金不能說它是礦石,金是要從多少含金的礦石之中去淬取出來。我們若釐得清楚,煩惱是歸煩惱,菩提是歸菩提,因為菩提去卡到煩惱,所以我們叫做無明。這不知大家聽懂嗎?總是我們人人本具清淨本性,也是如來的覺性。 我們的覺性一直都與真理體會,只是我們的「體」沒有現出來,因為諦理是看不到。一直說諦理看不到,因為它沒有形相。我們現在真如若能夠很明顯,自然那個覺的體質就能夠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很難得體會到,但是道理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還是在不覺中。其實,「覺」,「瞬間淨性星光,靜慮思道覺海」。佛陀當他萬事放下,境界清淨了,心、境完全清淨無礙。那個時候,瞬間清淨的本性與星光這樣會合起來,那瞬間的接觸,與平時在思惟道理,靜慮、思惟;靜慮、思惟就是在禪定中。禪定中,剛好這時候,離開禪(定),眼睛才一展開與星光接觸到,就像石火的光一樣。那個石頭因摩擦,突然間那個光這樣出來,那種的瞬間的淨性,發出了那個光,體悟到那個理。 所以我們,原來我們修行,本來真如本性,我們只是這樣去讓人、事、物將我們複雜掉了;複雜的東西我們若能夠去除,心境清淨,這就是在靜慮思道的境界。我們若能夠這樣整個放下了,那個清淨的覺性就開闊如大海,如天空無邊際,如大海的廣大,心量一開了,就是這樣全開了,所以「諦」,這個覺諦的體就顯現出來。我們凡夫好像離這段還很長、很遠。經典就是這樣一道一道要來教導我們,所以經典會伸得很開闊。就像我們所在說眼、耳、鼻、舌、身、意,從這些五官,這器官與我們的心意來對著外面的境界,因外面的境界在分別。 凡夫的眼光看人,人人有分別;凡夫的耳朵聽到,聲聲都是雜音;凡夫的鼻,聞起來只有香、臭分別。都是有局限,它有一個限量、限量,分別只是在日常生活,很近,身邊的事情這樣在計較,去比較等等,這就是凡夫世界。而我們若是能夠真如世界體現了,那就是「靜慮思道覺海」體現,就是接近,就是已經進入真如世界,就是如來藏無量的世界,就是開闊了。總而言之,我們學佛,心就是要開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量大,能夠包太虛,這有什麼煩惱無明會再來擾亂我們的心呢?開闊的心,在這個地方說這麼多文字,好像很深,卻也很簡單,將它會合起來一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這樣幾句話,就已經包含進去了。所以我們要很懂得用心,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人類,其實與這個如來藏,覺者,我們若體悟就是如來性現,而我們人人同樣有這個如來覺性、如來藏在,只是我們的心沒有打開,所以無法「心包太虛」。我們的如來藏,其實日常都在用。 就像昨天有馬來西亞與緬甸的菩薩回來了,他們是在緬甸發放,將近五萬戶的稻種,用半個月以上,一、二十天的時間進行發放。臺灣的慈濟人回來,已經回來臺灣了,緬甸的菩薩也跟著一起來臺灣。昨天緬甸的菩薩與馬來西亞的菩薩一起回來精舍,看到他們人人合心,臺灣、馬來西亞、緬甸的菩薩會合,這個心合在一起為四萬多戶,將近五萬戶的貧農,為災後──災難過後,他們負債,他們生活苦難,我們去關心,了解他們的困苦,就送他們每一戶今年將要播的種子,要插秧的稻種,我們去發放給他們。了解了,我感恩,這三個國家地區慈濟人會合,去為四、五萬戶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是功德無量。 心若大家會合起來,彼此感恩,感恩有你、有他,還有我。我得到他與你會合起來,共同來完成將近五萬戶的發放。五萬戶就有幾萬人,這些人未來的生活安穩、安定,這樣彼此感恩,之後法喜充滿。若是無法彼此感恩,難免你的意見,他的意見,我的意見,三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來會合,意見若不和合,儘管工作做完了,布施大量付出,卻是只是有煩惱,就欠缺了法喜。同樣的道理,同做一件事情,我們是要用凡夫心去做出了那種滿心煩惱,或者是要去做出一番真的是法喜充滿?這種會合起來很圓融的歡喜,這叫做「法喜充滿」。多數的人,大家都是法喜充滿回來,我很感恩! 同時,同樣昨天,有一群從苗栗、臺中來的慈濟菩薩,他們只是為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那就是「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年」。大家為了師父一句話──莫忘那一年。那一年是什麼年?在「九二一」發生那一年,大家再來回憶一下,今年是第二十年了。大家再去回憶,去開啟了記憶中的七千多日。七千多個日子過去了,我們的腦海中,要如何去叫回來距離現在七千多日以前的記憶呢? 不只是記憶,要再將記憶顯相出來,就是有體相,再將它拿出來。過去那個瞬間發生的事情,那時候我們如何感受,那個時候我們如何投入?在幾年的時間沒有停歇的日子,就是為了「九二一」,安心、安身、安生活,同時還再為孩子,要及時讓他們有書讀,學校要趕快完成。真的投入多少人啊,全省動員,南、北部,都在中區裡。大量的時候,委員、慈誠大量會合。慢慢來了,永久,千年不倒的建築,五十一所的學校這樣將它完成。用幾十天的時間,讓他們度過三年間,那個安身的臨時簡易屋為他們建起來。大愛村環境如何將它整理,景觀整理得就像別墅一樣。簡單,那個房子雖然小,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給他們非常舒適的環境。三年的時間,讓他們有安身、安心,去計畫他們要如何復建自己的家園。這用幾十天的時間將它完成起來,為他們構造這樣一個村、一個村,那個景觀很美。 再者,學校,千年不倒的學校,一所一所的完成,這都是大家用愛付出。回想過去,差不多是九百天的時間,完成那麼多的事情。現在再回顧回去,已經距離是七千多天了。記憶要再拿回來,差不多三年所有的希望工程都完成,現在回歸回去已經近二十年了。這很奇妙,這些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再告訴大家,你們再回憶一下,「莫忘那一年」,這樣大家一一再拿出來,很豐富。這些東西原來在哪裡?就是在「如來藏」,大家用清淨的心,無染著的心去付出,付出無所求,我們沒有掛礙就這樣過去了。現在你們再回憶一下,等於又打開你們的如來藏,看看你們那個時代,是用什麼力量去完成這麼多事情。人都有無限量的功能、良能在,一個人的功能、良能有限,就是要這麼多人的功能會合起來,發揮良能完成起來。用這個事來為大家譬喻法,法就是這樣,這個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本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九二一」那時候發生,人人的心境是什麼呢?尤其是昨天,我也很感動。他們回來在說位置要如何布置?近二十年前,發生了之後,第幾天,師父到臺中去,某一天、某一日站在這個位置,師父用著很凝重的心情告訴大家:「我現在的心都空了,悲極無言。」他們就說師父這句話是在這個位置說的。你想,他們的本性寂靜清澄,現在再打開,那種記憶是那麼真、那麼純、那麼的明朗,時、日、月,人、事、物,都清清楚楚再回憶起來。這次的展示,求真、求善,沒有錯謬。所以他們一次一次不斷去分享,一次一次的偏差,大家一次一次地更正,「我說的若偏差;而你說的,不是這樣,又不是這樣。」大家都回憶,到大家認為:是這樣!這就是像金子摻雜在石頭裡面,在沙石裡面要如何篩出金子來。同樣的道理,法就是這樣,凡夫已經將法摻雜在沙石了,現在我們在沙石要將它篩,篩出金子出,同樣的道理。 所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很籠統,是一個形容詞。現在將它收束過來,好像很複雜,這到底是要從簡單中有辦法體會嗎?在這麼複雜之中有辦法了解嗎?這就是凡夫與佛的境界,那麼的難釐清,這麼複雜,很辛苦,所以我們要用耐心。這人事、景物是歷歷,我們現在趕快來回憶。雖然已經經過了那麼多天,七千多天的日子要來再做回憶,還有那麼多的事情。就像我們現在要回憶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如何說法?當然,那個時候不是我們這個時候,所以很難說的法,我們只有用耐心去體會它,重複重複不斷去講說;我們要重複重複耐心聽法,就是這樣。所以,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曠野險隘處,師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聞香知所在。若有懷妊者,未辨其男女,無根及非人,聞香悉能知。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 這段文,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嗎?想來沒有關係,但是認真將它解釋起來,關係多了;關係到佛陀用什麼法來教育我們,四諦、十二緣法,眾生輪迴,五趣雜居,都在這個當中,我們一一解說。甚至我們如何來投胎?投胎那時候要出生等等,這我們若要用心去說它,很多道理是說不完。現在,經文接下來再說, 經文:「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 經文簡釋: 「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地中知伏藏,貴賤出處,眾生心中,具有如來藏。 要更加用心。光用聞的,就要聞出這麼多來了。「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這段其實用簡單來解釋,地中所伏藏的是什麼?我們要去聞出來。你看狗,這地下有什麼東西,牠就有辦法去聞出來,所以用聞的聞得到裡面是什麼東西,不是不可能。只是我們人,因煩惱無明讓我們失去這個功能。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類有覺性,有諦理,有道理在我們如來藏之中,我們良能應該要發揮,無所不在。但是,我們已經被煩惱掩覆掉了,一層一層,就像寶藏,寶去藏在地底下一樣,所以知道「地中知伏藏」。 我們人人都有如來藏,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身中有懷寶物,自己也不知道。要知道我們自己所懷、所有的,「貴賤出處,眾生心中」,這些寶在哪裡呢?真的是在地底下嗎?說一句很簡單的,不論是珍貴的,或者是很下賤,它的源頭都是在心中,「具有如來藏性」。這個如來藏,藏很多,就是我們人人所藏著的東西。貴就是善,賤就是惡,善、惡都含藏在眾生的心中,眾生心中,貴賤都在其中,這就是叫做「如來藏」。人人本具佛性,卻是我們所藏的裡面就是有這樣。就像「九二一」,「莫忘那一年」,我們的記憶藏著很多,事事、物物,歡喜的、有感傷的;有很感傷的,也有很有成就感,也有很挫折感。這呢?「九二一」這樣將它回憶過來,我們隱藏多少在我們的記憶中呢?當然投入是善多,因為付出無所求,所以我們也有如來藏。 *迷故不覺,名為伏藏,其中所有金銀珍寶即是六度功德智慧。無漏淨心名銅器;由聞法華知此伏藏。 所以迷,因為我們眾生「迷故不覺」。我們自己庸庸碌碌,總是迷掉了,不再去回憶它。因為我們在胞胎之中,要出生人間時非常地掙扎,一出來的時候受到這麼大的刺激,這熱,就像熱湯、風火一樣將我們解體,痛啊!就像我們經歷過那個劍林那樣的痛。所以我們哭了,這一陣的哭聲已經忘記了我們過去的一切,一切都全部將它埋進了這個「藏」之中,所以又開始還是迷了。「迷故不覺,名為伏藏」,這是一層一層煩惱將我們遮蓋掉了。 所以,「其中所有金銀珍寶,即是六度功德智慧」。其中有很多我們有辦法可以去做的,可以去發揮的,那就是六度;這些金銀財寶,我們人人本具有的功夫。就像在「九二一」,不可思議,你我不認識,與那些受災的人也沒有關係,而這麼不可思議,大家這樣合起來共同去成就一件事情。事情完成了,大家沒有受到污染、執著,又歸本位,各人回去到各人家業、事業,回歸了。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我們原來所具有的本能。忽然間,這個六度萬行的功德拿出來了,我們的功能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所有的金銀寶藏。 所以煩惱無明也藏在這個地方,那個良能、金銀珍寶也藏在這個地方。就像我們地球所含藏著善惡、知識的人類,又含著金銀珍寶、垃圾一大堆,都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如何去善用它?我們要如何去發揮?這就是我們人,在我們的心中要如何去做,所以「即是六度功德智慧」。要用心去體會。所以,「無漏淨心名為銅器」,這個淨心,「由聞法華知此伏藏」,因為我們凡夫現在才接觸到法,我們要開始修,要懂得學,煩惱不要入我們的心。「漏」就是煩惱,大家要記得。我們已經到無漏了,能夠無漏,將我們的心清淨,這就起初開始成為銅器,我們還沒有到金器,才成為銅器。這才僅僅是除去煩惱,將無明、垃圾清出去而已,還沒有再經過裝修,還沒有經過乾淨、擦過,只是清垃圾出去而已,還沒有再經過裝修。下面接下來就說, 經文簡釋: 「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五乘三乘及以一乘,種種智慧,各各不同。 「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那就是說我們開始要修行了,「種種諸瓔珞」,我們心中的寶藏開始發現了,很寶貴。我們的如來清淨的本性,或者是藏著賤惡的惡念,全都是在這之中能夠分辨出來。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發心要修行,那就是在「五乘、三乘及以一乘」。我們現在要修行,開始要從五乘開始嗎?是啊。「五乘」是什麼?「種種智慧,各各不同」;這種種的智慧都不同。什麼叫做「五乘」?之後會解釋。 *如眾寶珠結為瓔珞。無智解者,孰能知之,是不識價。持經解義,一一分別,人天十善。 「如眾寶珠結為瓔珞」。很多很多的寶珠,將它串成與瓔珞那個裝飾會合,這都是寶。無 「無智解者,熟能知之」,沒有智慧來分別哪會知道,「是不識價」。我們就是不懂,所以我們就不知道價格,一個東西掛在手指頭,在那裡晃一下、晃一下,不懂價位的人,覺得那一小顆有什麼好珍惜呢?「這顆要幾億元呢!」「為何要幾億元?」不懂價位的人,只是看一顆白白的,在手指頭上,不懂價位,不懂它的價錢,不識寶,所以沒有價值。識寶的人、執著的人,它就是很有價值。 為什麼有價值呢?若對我來說,它是破壞很多山、石,才能夠去磨出了這顆石,變成寶石。這對我來說不是價值,是破壞。卻是有的人認為這是從很多石頭之中,很不容易才能夠得到的,所以它很珍貴。若是佛法呢?我會覺得這就是寶!很不容易,這麼多很難解釋的;在這麼難解釋之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價值,都是很有價值的寶藏。這就是要看我們人的認知。所以不識貨的人,「無智解者,熟能知之」,我們不懂佛法,我們哪會知道寶藏是什麼呢?不懂人間的物質,當然不知道價格,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持經解義,們要一一分別。一一分別五乘。什麼叫做「五乘」?就是人、天……。過去我們說過了,「人天十善」;人、天乘修十善,求能夠修極十善,他們能夠生在天上,在那種梵宮殿裡面享受娛樂。這就是在人間時,他能夠為人群,人群中苦難人多,要如何去解開他的苦難,要如何安心、安身;讓他們安生活,很富有,讓他們能夠反貧為富。 就像這樣的功德不斷不斷累積,救濟不是蜻蜓點水,是要全方位的投入救濟。我們若能夠在人間不斷不斷去造出了這種大善功德,這就是極善,極善法。如「九二一」,我們不是只有去送熱食,只有去送衣服穿,只有給他們一個臨時的房子,不是。我們還要為他們建永久千年不倒的學校。我們這三年的時間,讓他們恢復,再去復建他們的家園。等到他們的家園都復建、安全了,準備妥當,這樣他們再搬回去家裡,安樂自在。 *緣覺因緣,菩薩六度,佛展妙覺,拈起便知。貴賤差等,出處不同,得其所在。 我們救濟、救災是要做到這樣的程度,這就是「人天十善」,這是人天法。再進一步,那就是「緣覺因緣」,就要讓他了解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所了解的就是要緣這個人間環境,在四季,時間如何在過?春、夏、秋、冬,時日如何過?如何利用時間,要把握什麼樣的因緣?這是聲聞與緣覺所要修的。要去了解那個「諦」,真諦的道理,這就是聲聞、緣覺乘。「菩薩六度」;再來就是菩薩,菩薩修六度萬行。佛呢?「佛展妙覺」;就是要到達妙覺,就是到達覺悟的境界。 這樣是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叫做「五乘」。菩薩道走過的,盡頭過了,那就是已經到佛的境界。所以說起來,要記得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叫做「五乘」。到佛的境界來了就展開了妙覺。這我們回過頭來了解這些法,「拈起便知」;隨手拿來無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貴賤差等」,是貴、是賤,在這個如來藏,或者是地底下所伏藏,不論是貴賤,分別清楚。因為要知道地中所伏藏,而這個地中是在我們人的內心。 所以人的心我們要如何修行,讓我們選擇五乘。現在我們希望人人從人開始做基礎,修極十善法,然後超越,來到菩薩的境界,修佛所教育的菩薩法,這就是我們選擇的「貴」。而我們若不懂得選擇,還是在犯非,那就是「賤」。所以「出處不同,得其所在」,這就是我們如何修行,就得到什麼境界。各位,愛的力量是能夠凝聚成為了無價的寶,這個無價的寶就是開啟我們的智慧,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後面是什麼?智慧啊!極清淨的智慧,那就是回歸如來藏,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覺悟。這是只要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心得與應用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九年三月十九日星期二)
人始生托胎,居母腹中, 生熟藏中間,迫迮倒懸, 其苦痛無量; 及至出胎,如熱風觸身, 如履刀劍,失聲大叫, 頓昧前因緣,是為生苦; 迷網因復始。 我們用心來了解這段文,就會知道我們人生,初初是如何入母胎來了。開始入母胎,是在母親的胎胞裡面,開頭父精母血混合,只是僅僅一個名色而已,說母親生理起變化了,才知道「有了啦」,「有,懷孕了」,才知道胚胎已經在母親的身體了,那時候還沒有根,還沒有形,叫做「名色」,只是僅僅一個名,說「有了啦」,但是還沒有根,只是色,這就是胚胎之時。一直要一段時間,慢慢那個胎胚才開始形成,慢慢五肢,頭啊、腳啊、手啊,才這樣開始形成,過程中,母親的胎,腹胎的裡面就是這樣的成熟,這樣的變化。其實我們都沒有辦法了解那個時候的我們是長成什麼樣呢?是什麼樣的境界、如何的感覺都沒有,不知道。 就是還在母胎中,這樣一直一直到了順月,六根俱全,腳、手,眼、耳、鼻等俱全了,順月了,要生產了,孩子是倒反過來,所以是倒懸,很快速的時間讓他轉,就倒懸了。難怪母親要生孩子這麼痛苦,在肚子裡面在翻騰,要如何脫離母胎,很辛苦。生的人也苦,被人生的也苦,翻騰倒轉,倒懸,所以,「其苦痛無量」。「及至出胎」;他在肚子裡的時候,在掙扎、掙扎,這樣要翻轉,母親也痛苦,孩子也痛苦。很不容易生下來了,就「如熱風觸身,如履刀劍」,那個身體與空氣一接觸,就像一陣熱風刺到身上。「失聲大叫」,所以孩子出生,會哭,大聲叫、大聲哭,那就是因為全身體痛,神經感覺就在這個地方完全刺痛起來,所以「如履刀劍」,就像滾向刀劍的裡面去,很痛苦。 難怪孩子落地就大叫,叫聲,所以「失聲大叫,頓昧前因緣」。頓昧前因,因為不記得了,到底上輩子是怎麼樣?只是在這個時間翻騰、掙扎,出來到外面是這麼痛苦,過去的一切就在這個時候完全不記得了,昧了,就是昧掉了。這樣整個都掩蓋掉了,掩蓋掉了前世的一切一切,就昧了,昧前因了,「頓昧前因緣,是為生苦」。因為與父因母緣,就這樣來了,所以從這樣開始,就是生的苦。生下來開始面對著人間,從小慢慢重新吸收,今生此世與父母開始接觸,與家庭接觸,與社會接觸;慢慢這樣這個觸,一開始就有很多感受,那個感受無不都是欲,就還要再取,自己一直隨著這個人間社會,這種的習氣慢慢累積,累積來了貪欲、取有,就是一直要貪取有的、我所愛的。 這個貪取這個之間,就開始累積了有的業,而這個有的業開始,長大了,學業、事業、家業,最後就是老、病、死了,這就是一輩子的輪轉。這幾天就一直反覆在說這段,人,人生來世間,在這個世間有種種種種的因緣,是苦樂,是苦緣、樂緣呢?是善緣、是惡緣呢?在這個世間重新承過去的緣,雖然說來生那個瞬間,出聲大叫、大痛,這樣一次的大翻轉,前因都不記得了,續後面的緣又開始,後面的緣,禍福就是現在開始要累積,這與我們的生命很重要,與我們過去來生,此生來世就是密密相關。我們哪能夠對這些事情不知道呢?何況文中,懷孕,初懷孕,這與人,一段文就是能聞出了初懷妊,且懷妊期間,過去到現在,過去如何做,是善意或者是惡,今生在世是善還是惡,是善就是累積福,是惡呢?那就累積了種種的業,這就是在人間。 所以我們人生的去來,這個色身的去來,要很清楚。「四聖諦」、「十二緣」是連貫著,首先告訴我們苦啊苦,苦從集來,知道集了,我們現在就要如何去修,讓這個苦能夠消滅,那就要向道。要向道,先要了解生的來源,那就是十二因緣,這就是連貫,我們要很清楚。這是我們修行最根本、最源頭,也是人的開始,開始從這裡,到最後斷掉了一口氣,也是很掙扎。這種捨不得,來的時候翻騰痛苦,撕肝斷腸,見世面,就是全身像熱風滾火燙過我們,那種全身的痛苦,就像滾過了刀劍,因為人已經不記得了,這全都不記得了,那種被生即刻的痛苦,更不記得了來生那個時候的前世到底是如何。 這次的大痛苦、的大翻滾過來,全都抹殺掉了前的,前面的一切,慢慢長大了,慢慢開始累積善惡,這樣一輩子很辛苦的過程。我們若能夠清楚,應該就能夠很精勤、用心,自然我們會厭生死,在佛經中,都一直說厭離生死,受持戒行。你若不知道,我們脫離母胎那瞬間的痛苦都不記得了,你若知道,那前世的事情你也會知道。就是讓這次這樣來生,那個剎那間,風刀解體,熱風,滾熱的風、刀劍,這樣將我們身體折磨過,讓你哭得很淒慘;過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忘記,再從頭開始,所以「緣是為生苦」。從這樣開始,生下來就是苦,「緣是為生苦」。現在開始落來人間,這「生苦」,從這個時候又開始了。 開始就是「迷網因復始」,我們這種的無明,人間的無明,已經前世不知道,此世面對著人群與過去的因緣,就是冥冥中我們已經忘記了,但是成為一股氣──這個因,讓你不由自己。「我就要修行了,為何會這麼愛發脾氣呢?我為何習慣這麼多呢?我想要能夠學得莊嚴、威儀,為何我很多習氣都無法調過來。待人接物,我明明就要與人結好緣,怎麼一句不謹慎的話又再得罪人。」這都是習氣,過去生累積來的習氣。所以我們又再牽扯到現在,所以我們到底是怎麼樣,明明的好事,讓我們的一念間,就消失去了。「為何這樣的人來與我說話,明明心就有在謹慎,不可,不可讓他誘引了,為何不由自己呢?一個念頭這樣就跟著他去了。」這全都是一股無形相,那個緣,因緣果報。你過去生是這樣,你這一生來,雖然在富有人家,若無福消受,這個富有人家,也有無常的時候,會變化;或者是富有常在,自己的心態無法在這個富有家庭,一時懵懂,這樣就什麼因緣,就被驅離這個家庭。 人生百般,千萬種因緣誘引我們。這些因緣與過去那個因緣會合,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這因緣就是真諦、就是道理,讓你看不到、摸不到的道理;說不清楚,因為你看不到、說不清楚。不過我們現在要知道,「頓昧前因,緣是為生苦,迷惘因復始」,我們迷茫的因,在這個時候又再造起來。過去的因已經造了很多的因緣果報,所以拉我們來這個家庭;我們來這個家庭,為什麼來? 這風刀解體的這段時間(「風刀解體」指人臨命終時),我們不知道了。像現在,有的病患受了一番的大傷,醫院救醒了,但是就全都忘記了,認人,不認人了,一切忘記了,也有這樣。我們的人生就像這樣,受了一段很痛苦,這樣過了之後就不記得了。不過「緣是為生苦」,因為這對父母的因與緣,父因母緣已經緣到這生來了。所以這生開始註定,又是再苦了,苦在哪裡呢?迷惘。因為這樣迷惘了,這個因再復始。我們,那個緣,過去因緣,冥冥中就再來牽引我們,讓我們在迷茫中,就那個因與緣這樣又迷失掉了。 可能大家聽起來無法得以去理解,不過必定要聽,聽下來,好好去思考。人的一生,在懷胎之中我們都不知道,要出來在那個地方翻騰,母親痛苦,孩子也很不容易這樣翻轉倒懸才有辦法離開母胎,才有辦法出來到外面。這外面的一切的大考驗,風、刀、滾湯,將他煮沸過,又再刀、劍滾身。那是很痛苦,全身的神經都是這樣痛苦,他才整個開始活躍起來。第一聲啼哭,就是所有全身的神經、知覺就這樣開始。這應該就是這樣,大家慢慢地去想、慢慢地去體會。前面的文要用心, 複習經文:「曠野險隘處,師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聞香知所在。若有懷妊者,未辨其男女,無根及非人,聞香悉能知。」 這段文這樣看過應該能記得。下面再來的文再說, 經文:「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 經文簡釋: 「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時所發之念。 是善是惡成不成就,以聞香力知其所在。 這在文之中就看到。「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初懷妊」就是如何成胎形,那種開始的,「名色」開始,那名色的前面有「行」、「識」。就是人的過去,就是這樣開始,父母也是這樣開始。所以我們過去也是這樣開始,造了一輩子的業因、苦果,老、病、死,捨彼投此;死了之後去哪裡呢?就投來這個地方。而母親也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是這樣,就名色才緣六入。就是這樣,父、母交合,父精母血,這樣成形了。「初懷妊」,說「有了」。有了,但是「成就不成就」,孩子在母親的胞胎裡面,母親懷孕很辛苦;孩子慢慢在成形,過程很辛苦。能不能成就,與這對的父母,緣是夠不夠?不夠那個緣,只是僅僅一個過度緣,若這樣就不成就了。而足夠那個緣,因緣成熟,那就是成就了。這無緣的則退了,有緣的則進,就成就了。 所以安樂產福子,大家說到有孩子了,「恭喜,你媳婦懷孕了」;當父親的歡喜,「我將要做父親了」。好像很歡喜、希望,母親盼望的是這個孩子生下來乖乖,能夠很有成就的孩子,所以大家充滿了期待。所以聞香,「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其實有修行的人差不多都會知道,「這位懷孕的人,懷的應該就是女、男。」男、女,因為他的過去生應該是有這樣、這樣的過程,與父有緣而來,那就是女孩子;與母有緣來的,那是男孩子。這種知道他過去的因與緣,差不多能知道。 所以,「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這個孩子的過去是與父母有什麼樣的染欲,有什麼樣的貪、瞋、癡,彼此關係的交結過,所以與這對的父母有緣。是要來報恩,或者是要來討債?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就知道了。這大家用心來體會。所以「以聞香力故,故知其初時所發之念」。那時候為何會跑來這裡,為何與這個家庭會合,我們自己本身不知;但修行者知道,母親懷孕,就差不多知道了,這個孩子是怎麼來的。所以,「故知其初時所發之念」,那時候,那個因與緣要會合的時候。所以,「是善是惡,成不成就,以聞香力知其所在」。知道這個孩子來到這個家庭,將來的方向是什麼,這光是聞就知道了、了解了,哪裡在懷孕生子等等,這個氣氛他就能夠了解。 *知善因緣,進而成就,退則不成,進退盡在一念心,持善造福行精進,是惡則險厄,善則安樂,一念善種子,則生福子。(懷孕,胎教) 所以,「知善因緣,進而成就」。這個因緣俱全,進了(指投生)。剛才那段文說「成就不成就」,這已經因為因緣具足就成就了。「退則不成」,因緣不夠、不具足,那就不會成就了。懷孕能不能成,就要看因緣。「進退盡在一念心」,要來與這對的父母會合那念心,那個心念、因緣有具足嗎?就在這念心。所以,「持善造福行精進」,有時持善、造福的人精進,註定他非來不可;就是來了,就是報父母恩,這懷孕成就了來報父母恩。所以「是惡則險厄」。若是惡,過去與這對父母有恩怨,他要來報復,就是要來討債、報仇,那就是懷著那分恨意而來。但是過去是什麼樣的惡因緣會合?被生的這個孩子也不記得了,「風刀解體、痛徹心髓」,這樣一番的折騰也忘記了。但是未來對這個家庭、對這個孩子將來的一生,還是要看他過去生所造作的業、因緣。 所以,「善則安樂」,孩子生下來就是安,「一念善種子,則生福子」,一念善的種子就生福子。所以常常說懷孕的婦女就要開始胎教。胎教,有的孩子,母親懷孕,母親的個性會變,就像舍利弗。母親懷舍利弗,母親不知不覺,性格變柔和了,智慧一直成長起來,這故事是這樣說。也有啊,懷胎很順利,而且媽媽很溫柔,這種性質變了;有的懷胎之後,母親時時要發脾氣,很多很多不如意,全都在這個懷胎的期間。無論如何,總是懷胎了就要胎教,過去有什麼因緣,在胎教中就能夠慢慢讓他調和心智,慢慢地,所以胎教很重要。 經文簡釋: 「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如是初懷妊者,未辨其男女。 「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就是這樣,這當中,母子之間那個緣要如何培養它?培養出好因、好緣來。所以是不是能夠生福子,這就要看過去因、現在緣。現在的緣,在肚子裡就開始要與他結好緣,要讓他受好的教育。「如是初懷妊者,未辨其男女」;在初懷妊的時候,到底是男的是女的?以前的時代還不知道,現在科技發達了,就會去驗、去檢查是男的、是女的?以前的人不知道,不知道懷孕時是男、是女。 男剛毅、好強、智謀果敢; 女柔和、溫細、慧善解意; 觀其所為,即知其念。 「男剛毅」,很剛強,「好強,智謀果敢」,這是男孩子的個性,在懷胎就開始很剛強,生出來性質會愈來愈有男孩子的氣概,愈來愈剛強、毅力、好強等等。有智、有謀,要怎麼做?做大事業,很多都是男主外去打拚事業;對的事情,他能夠有那個智謀要如何規劃,現在叫做「企業家」,企劃起來如何前進去謀生、去貿易,這都是男人比較強。 而女人呢?是「柔和、溫細」,較細心、較柔和。不論是她的身態,形態與她的心都較柔細,所以「慧善解意」,比較有智慧,較有媽媽心。母親心,孩子再壞都能夠善解他,天下慈母心,能夠較善解,所以女人比較柔和、溫細;就是溫柔、智慧、善解,這全都是女人較充分。所以,「觀其所為,即知其念」,這是說,看一下就能夠了解這個人的性,過去、現在、未來。 *欲染即貪,恚即瞋癡,有三毒者,則非修善,無此三毒,是修行人。 「欲染即貪」,這個人看了就會知道,欲染那就是貪,若「恚則瞋癡」,有貪、瞋、癡了,那就是「有三毒者」,所以就是非修善,這種人,要叫他修善很難,所以「則非修善」。若「無此三毒」,就是修善;若有這個三毒,那就是無法修。因為三毒有了,要修困難,善就要施捨,他不只是不施、不捨,還要貪,所以這個三毒,就會讓人帶來很多惡業;若沒有三毒,無此三毒,就是修行的人。有三毒,那就是非修善的人;無三毒的人是修行人,你們要看得清楚。 *柔和善順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惡行故。謂人托胎,居母腹中,迫迮倒懸,苦痛無量。 柔和就是善順,「柔和善順身語等業」能夠「制伏、滅除諸惡行故」。我們若是柔順,對語言、所要做的事情都用很柔順去面對,所以遇到逆境就有辦法可制伏它,滅除了惡言、惡語、惡行。就像這樣,這種過去有這樣的修行,就是好人,這叫做善。「謂人托胎」,也可以說人托胎了,我們人開始托胎了,來到母親的懷孕中,就是「居母腹中,迫迮倒懸,苦痛無量」,這剛才說過了,很辛苦。 *及至出胎,熱風觸身,如履刀劍,失聲大叫,頓昧前因,是為生苦。 「及至出胎」,就是這樣「熱風觸身,如履刀劍,失聲大叫,頓昧前因」,再讓大家多一次了解。頓昧,就是在那個時候,過去的事情都不記得了,一番的痛苦忘記了,「是為生苦」。我們不記得過去,所以我們重新再來,面對這個社會,過去的苦因緣,現在拉來在這裡,冥冥中讓我們在不由自己,在這個人間糊塗、迷茫。所以大家要用心,用心在這段文,這與鼻有關係嗎?有啊,這也是一種人間的氣氛,所以鼻根「聞則能知」。鼻,常常說這好像能夠聞出了什麼樣的氣氛來。是啊,從懷孕中,都可以聞出了這個懷孕媽媽的形態,她的氣氛都差不多能夠了解了,這叫做預測,就有辦法去預測出是男、是女,是福子或者是帶來了這個家庭的敗家子?這都未知數。 所以,未知數就是在無明中,大家自己今生、此世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今天的未來,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常常就是在無明中,在這個煩惱、無明;每天面對的就是煩惱,每天過程都是無明。不記得了,昨天的事情了不可得,記得的記得,但是什麼都沒有,要再拿昨天的景象,沒有了。哪怕是攝影起來,那也是虛幻。所以虛幻;真實一切是空,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儘管現在的科技很發達,能夠攝影下來,那不是真實,那是虛幻。我們真實的在這裡,虛幻的在那裡,所以又是同樣與我們沒關係,這就是人間。 什麼叫做無明?什麼叫做妙有?妙有呢?真如本性;無明呢?過去的懵懂是怎麼過來的,這一直糾纏不清。唯有善知解,「甚深心信解」;真理無體相,我們才有辦法體會萬物微妙的合成;我們的身體也是一種微妙的合成,所有形形色色,都有那種微細的合成。所以大家要用心,細膩、用心,好好去思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心得與應用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