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影片--20210220,07:00(公開時間) (片長18分鐘)![]()
週刊的六種讀法 看與聽 影片(Youtube,看與聽) 聽 影片(Youtube,只聽聲音) 聞思修(下載檔案,邊看邊思考,心得) 看文字(照片檔,慢慢看與瀏覽皆可) 讀文字(純文字檔,可瀏覽與細讀) 分享討論(轉傳與同好分享並討論) 第一章 自我管理的故事 睡眼惺忪的身體會自動準時醒來嗎? 很愛說話的嘴巴會自動停止說話嗎? 意興闌珊的心情會自動點燃激情嗎? 答案可能都是不會,但如果需要的時候,該如何啟動呢? 管理自己的人生,從管理自己的小事、身邊的事開始。自動自發,訂定目標,追求品質,改善效能,精益求精。管理好自己,快樂、成就感、幸福感就會出現,你會感受到。 吳宇森的故事─命運自己創造 香港導演,也是好萊塢著名導演,曾經導過《英雄本色》、《變臉》、《不可能的任務2》、《赤壁》等知名電影。 吳宇森,出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曾就讀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及路德會協同中學。之所以念教會學校,是因為家境貧困,所以選擇有貧寒獎助的學校就讀。 從小有點害羞自閉,他想到可以參加學校的話劇社,透過表演訓練,以求自我突破。 高中畢業時,媽媽告訴他,只能供應他求學到此為止。他很想念書,所以又自我思考,選擇到書店或圖書館,讀了很多哲學、美學、攝影、電影、導演、製作方面的書。初期靠著寫影評,賺取微薄的稿費生活。因此遇到貴人,介紹他當臨時演員。第一次當臨時演員,就被胡金詮導演的敬業態度感動,胡導也對他留下深刻印象,給他一個特寫。 隨後,友人介紹他跟著張徹導演做副導演,在片場與姜大衛、狄龍等人熟識,他們慫恿他,並力薦吳宇森做第三男主角。正當他們計畫拍一段試片給張導看時,張導告訴吳宇森,要他專心走導演的路,從此改變吳宇森的一生。吳宇森學習各家導演的專長、特色,並融會貫通,再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香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進軍好萊塢,電影叫好又叫座。在一次電視臺專訪時,他曾經強調:「沒有懷才不遇這種事情!」看看他的成功過程,真的是「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這是自我驅動與自我管理的絕佳典範。 請思考吳宇森這個故事給你的學習、心得與啟發? 自我管理——吳宇森個案的啟發(參考答案,建議先思考,再看下文)
0 評論
上傳影片--20210213,17:00(公開時間)![]()
周刊的六種讀法 看與聽 影片(Youtube,看與聽) 聽 影片(Youtube,只聽聲音) 聞思修(下載檔案,邊看邊思考,心得) 看文字(照片檔,慢慢看與瀏覽皆可) 讀文字(純文字檔,可瀏覽與細讀) 分享討論(轉傳與同好分享並討論) 前言 開啟自我驅動力? 有一位二十四歲的姑娘,名叫愛瑪。 父親希望她能學好英文,但她只是應付一下,在大學裏也只是圖個考試通過。父親希望她讀第二外國語,她讀了兩年日文就丟在一邊。 有一天,愛瑪突然跑去學韓語,自己報名,自己付錢,回家也自己自修,看韓劇學韓文等。過了不久,因緣際會進入一家韓國公司工作,之前的韓文底子正好派上用場。 這就是自我驅動力,人人具足,只是看你是否在機會來臨前準備好? 行為科學家說,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改變的開關,安裝在自我內在,除非自己願意改變,別人沒辦法從外面改變他。這一方面說明了自我驅動力的重要,你要學會自我設定,才能啟用這個巨大的力量。另一方面說明,當你與他人互動時,你只能促動對方的自覺,讓他自己願意調整,願意改變。 再舉一個例子,宮本武藏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劍術家、兵法家、藝術家,以「二刀流」劍術聞名於世。 十七歲以前,宮本武藏是個小混混,常常與人打架,惡貫鄉里。之後,他遠赴關原之戰,差點丟了小命,死裏逃生後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澤庵和尚。和尚為了迫使武藏覺悟,先是將他綑綁於千年老杉上,讓他自省。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武藏沒有覺醒。 隨後,再將他囚於天守閣中,讓他有更長的時間去反省。經過和尚耐心調教,武藏因而尋獲生命的意義。二十歲,宮本武藏立志作一名修行武者,足跡遍歷日本各地,遍尋名師切磋武藝,不畏路途遙遠,他都慕名前往求教,虛心學習,不恥下問。 長時間的參訪修學,宮本武藏累積了非常深厚的功力,不論是劍術、心法、實戰,獲得全面性的自我提升與精進。他的習武修行有一句名言:「我以外,皆我師。」這是他真實做到的一件事。連在路上看到小狗搖尾巴,都可以悟出劍法,可見其用心學習的程度。 日本著名的領導人才培訓單位──松下政經塾,把這樣的精神稱為「萬物研修」。 愛瑪姑娘與宮本武藏的故事,讓我們明白,大部分的人不可能一開始就自動自發,但經過一些考驗、助緣、衝擊之後,有機會開始去做一些想做的、該做的事,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做出成果。 自我驅動來自於哪裏?興趣、自省、自律、願力、好玩、決心、因緣,為了生存挑戰自我,累積成功的經驗,只要有心,一旦因緣成熟,屬於你的那顆種子就會發芽。 近二十年來,許多大型企業想找出主管的管理核心能力,自我驅動力是其中頗受重視的一項。 根據我多年的研究,自我驅動力可由以下四種能力構成: 自我管理:能夠自動自發有效達成工作目標,追求品質及效能,精益求精,成就志業。 自我精進:勇於學習與承擔,積極提升自我,開發自我,激發潛能,追求卓越。 自我省視:清楚自我價值,養成自我省思的習慣,修正自我的習氣,端正行為,達到自利利他的結果。 自我激勵:遇到人我是非,人與人之間的磨難,能夠正向思考,自我激勵,自我修復,帶動善的循環。 當我們買一部印表機時,電腦需要安裝驅動程式,才能讓印表機順利運作。同樣的道理,每個人需要在自己的腦中安裝自我驅動程式,才能讓我們觸事會理,讓事情順利運作。 替自己安裝自我驅動程式,建議一開始「自我管理、自我精進、自我省視、自我激勵」四個都要安裝,才能順利面對各種狀況。 讓我們為自己安裝一個自我驅動程式,讓自己動起來,想像自己像一部電腦,或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不論是什麼樣的運輸工具,雖然速度不同,效率不同,只要適當地重新安裝新的自我驅動程式,就可以擁有自我成就,達成心願與目標的能力。 這一個單元自我驅動力,你最大的學習是什麼? 上傳影片--20210206,21:00(公開時間)![]()
周刊的六種讀法 看與聽 影片(Youtube,看與聽) 聽 影片(Youtube,只聽聲音) 聞思修(下載檔案,邊看邊思考,心得) 看文字(照片檔,慢慢看與瀏覽皆可) 讀文字(純文字檔,可瀏覽與細讀) 分享討論(轉傳與同好分享並討論) 【自序】 來自奈普敦的訊息 災難發生,你看到數不清的無人機投入救災……想要出門,預約的自駕車在門口等候,載你到一處無人商場……回家,你吃著透過智慧音箱訂購的披薩…… 世界變化如此之快,5G、AR、VR、AI如浪潮般席捲而來,這一切「無人」的現象都是「有策略性企圖心的人」製造的。 當車子可以自動駕駛,飛機可以自動飛行,但還是需要燃料,需要安裝程式與輸入目的地。然而,身為人類的我們,可不可以自動駕駛、自動導航、自動執行、自動偵錯呢? 讓我們從一個古老又現代的主題——「自覺」開始,透過一個個故事自我省思,進入「自我驅動力」的奇妙世界。 Neptune就是海王星,在我的想法,它是一顆能幫助人心靈智慧成長的星球,也是具有慈悲大力量的星球。我曾在大型企業擔任專業經理人十年,負責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員工關係;繼之擔任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十年,團隊建立、領導才能、組織學習、主管訓練是我的工作。過程中涉略非營利組織的管理,二○○一年開始當志工,帶來更多生活的樂趣。 二○○八年成立奈普敦(Neptune)論壇,是一個註定的妙因緣。那年發生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客戶紛紛取消訂單,時間空出很多,但人力資源不可以浪費,就花一些時間建置一個公眾論壇,加上證嚴法師的開示等內容,一開始是給所指導的探索教育團隊使用。 二○一四年發行奈普敦週刊,一念心變成一粒種子,如今已長成小樹。當時我對自己說,要寫就每週寫,每期十一頁的電子週刊就此誕生,目前已超過兩百六十期,中間都沒有間斷。 二○一八年成立奈普敦智慧平臺,這又是一個願力與挑戰。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的普及,資訊流通與閱讀的習慣改變,必須有適合手機閱讀,可以快速貼出影音檔、自主控制版面的平臺。這是每天寫,每天傳,挑戰更大。 成立一個又一個聞法、說法、傳法的平臺,以非營利的方式,默默踏實去做,都是自我驅動,自己甘願,日積月累,與時俱進的。 一篇篇的文章在這當中誕生,亦是本書的溯源。這個過程有一些美麗風光,或許你會看到;有一些妙法,或許你會感受到。熱情邀約大家一起來閱讀本書,學習自我驅動的心法,進而成為一個發光體,在人間發光發熱。或者,透過本書,找到光和熱,看到希望與美善,讓自己心的溫度,溫暖如冬日的太陽,先照耀自己,再走入人群去照耀別人。 送給讀者的三個祈願: 願學習增長:個人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三個面向,同步思考。 願智慧增長:管理智慧,情緒智慧,佛法智慧,三種智慧,同時成長。 願力量增長:自我管理,自我精進,自我省視,自我激勵,同等入心。 (作者:高明智) |